唐朝艺术家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 师兄孔颖达

    随着欧阳询入驻藏书阁,前来藏书阁浏览书籍的读书人渐渐地多了起来。

    短短半个月,如今的藏书阁几乎已经人满为患。

    引起读书人关注的原因乃是马超编写的那本《看图识字学写诗》。

    自从欧阳询入驻藏书阁以来。仰慕他书法的一些读书人纷纷来到藏书阁,因为欧阳询在藏书阁内挂满了他的亲笔字画。

    一开始这些书生还只是在藏书阁内观摩欧阳询的字帖,后来有人无意间看到了那根《看图识字学写诗》的书籍后,怀着好奇的心思随意地翻看,只是这一看立刻让他诧异不已,他以为这是一本启蒙书,没想到内容确实一本诗集,而且书中收录的五言、七言体裁的诗词是他从未见过的,书籍上并未标注作者的真实姓名,而是一律用“无名氏”代替。

    很快,这第一个发现的书生就把这个月消息传了出去。

    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藏书阁就成了今日人满为患的样子。

    藏书阁每天都会上架新书,新书用的不但是长安最近才流行的新式纸张,而且印刷精美,甚至还有不少的插图,虽然每本书籍的售价很贵,一本书的定价都在五两银子左右,但是只是借阅的话却很便宜,一天只要几文钱,于是无论穷富的读书人一股脑地涌进了藏书阁。

    不只一般的读书人喜欢上了藏书阁,即使当世的儒家大佬同样因为这本书而关注到了藏书阁,于是无论是虞世南还是褚遂良,甚至国子监的司业仅次于祭酒的孔颖达都亲自到访了藏书阁。

    这一日的午后,马超正在房间内叙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李丽仙在一旁代笔记录,他的老师欧阳询却匆忙的走了进来。

    欧阳询进来后直接对着马超说道:“楷书,你们夫妻随为师去见一位后辈。”

    “见后辈?谁呀?”马超有些不解,自己老师怎么说也是一代大儒,什么人的后辈能让他也这么重视呢。

    欧阳询不耐烦地挥挥手:“少啰嗦,赶紧走!”

    马超只好放下手中的事情和李丽仙一起随欧阳询来到了藏书阁后花园一间独立的阅读室内。

    欧阳询带着马超夫妻二人刚走进阅读室,屋内的一位半大老者就急忙站起了身子对着欧阳询作揖施礼,

    “弟子仲达见过欧阳师叔。”

    “哈哈,仲达不必多礼,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乃是师叔我最近收的关门弟子马超马楷书”欧阳询指着马超对老者介绍,接着又对马超说道,

    “楷书,快快见过你的师兄国子监的司业孔颖达。哈哈”

    “啊?”听闻老师说眼前的这位老者的名字后,马超顿时惊诧万分,这位竟然是唐朝有名的孔颖达,字“仲达”的哪位?大唐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校长?

    “弟……师弟马超见过孔师兄。”马超赶紧施礼问安,心中随即又欣喜若狂,自己的师兄是孔颖达?

    “马超……马师弟……”

    孔颖达有些惆怅,他的这个师叔欧阳询哪哪都好,就是喜欢和自己的师傅刘焯较劲,他们两位长辈较劲也就算了,连带着他们门下的弟子也受连累不得不比个高低,虽然如今他的老师早已经过世多年,可他的这位师叔好像还没放弃这个习惯。

    孔颖达的老师刘焯,字“仕元”,乃是隋末时期闻名遐迩的文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尤其在数学方面的天赋更是十分突出,他曾着力研习《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等;还著有《稽极》10卷,《历书》10卷。

    刘焯在天文方面还提出新法,编有《皇极历》,在历法中首次考虑太阳视差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用三次差内插法来计算日月视差运动速度,推算出五星位置和日、月食的起运时刻。这是中国历法史上的重大突破。

    而欧阳询和刘焯都曾经拜师大儒刘智海门下,所以自是是兄弟相称。

    “哈哈,仲达啊,我看你有些不服气是吧?看看这本书如何?”欧阳询说着就把《看图识字学写诗》这本书递给了孔颖达。

    孔颖达接过来一看是这本书,就开口说道:“师叔,这本书我看过了,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堪称旷世之作!”

    “哈哈,你可知道这本书中的诗是何人所做?”欧阳询笑着继续说道。

    “啊?难道这些诗都是师叔所做?师叔真乃高人也……”孔颖达见欧阳询如此询问,便以为这些诗都是出自他之手。

    欧阳询听了孔颖达的话,先是面露尴尬,接着就正色道:“非也,并非老夫所作,而是出自你的这位师弟之手!”

    “出自师弟之手?”孔颖达一件难以置信的再次看向马超,他才多大啊,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能有这样的诗才?

    “哈哈,你这位国子监未来的祭酒恐怕也写不出这么多好诗出来吧?”欧阳询继续笑看向孔颖达说道。

    对于欧阳询所说这些诗乃是马超所作,孔颖达还是相信这位师叔说的话,况且这种事情是做不得假的,首先这些诗确实是从未见过的,第二是他的师叔欧阳询擅长的乃是书法,这么多的旷世诗词,他的师叔绝对做不出来的。

    “师弟诗词一道竟然如此精通,师兄佩服佩服!”孔颖达抱拳对着马超说道。

    “师兄缪赞了,师弟也就对诗词有那么一点点天赋而已,诗词毕竟是小道,而师兄教书育人传授经义文章才是儒家大道、正道,师弟对师兄甚是仰慕呢!”马超赶忙抱拳躬身回礼说道。

    “师兄,这位乃是弟妹李丽仙,丽仙,赶紧见过师兄。”马超接着介绍李丽仙。

    “丽仙见过师兄。”李丽仙笑着对孔颖达施礼。

    只是,当孔颖达听到李丽仙三个字时,这才想起,眼前的这位乃是汝南公主,于是急忙躬身说道:

    “臣不知公主殿下在此,罪过罪过。”

    “师兄不必如此,都是一家人,这些礼节不必在意。”李丽仙连忙说道。

    马超也在一旁开口劝阻孔颖达这位师兄不必介意什么礼节。

    一番寒暄后,马超立刻吩咐月牙儿去准备宴席,今日他要宴请这位好好认的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