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艺术家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婚礼进行时(4)

    李丽质这一关过去了,一众官员们总算松了一口气。

    进了立政殿,马超在尚义官的示意下来到了汝南公主李丽仙在此的临时闺房。

    马超带着伴郎团的伙伴们到了门前,自然少不得几位伴郎的齐声呼喊“新妇子快出来”的口号,唐朝的习俗就是如此,即使身份是公主也不例外。

    很快,门被打开了,却不放马超入内。

    开门的正是高阳公主李丽惠,也就是房遗爱的未婚妻。

    “二姐夫,你家新妇子说了,她不喜欢牡丹,她喜欢梅花,你就以梅花为题做诗吧,做几首不好说,做到你的新妇子满意为止,嘻嘻!”高阳公主笑着对门外的马超说道。

    “什么牡丹……你是不是把我写的诗给丽仙看了?”马超意识到,李丽仙既然这么说,定然是那首《咏牡丹》被她看到了。

    “姐夫,你过来一下,我悄悄告诉你……”高阳公主小声地对着马超说着,

    马超将信将疑地走了过去,他搞不明白这个傲娇的高阳公主想说什么……

    “姐夫,这话虽然是从你的新妇子丽仙姐口中说出来的,却并不是她的意思,而是……长乐公主的意思,她一定是羡慕姐夫你送了一首好诗给我……”

    听了高阳公主的这番话,马超终于明白了,怪不得刚才李丽质那么匆忙就离开了,原来在这里等着自己……

    马超有些不明白,这位长公主跟自己有仇?自己也没得罪过她吧?怎么感觉自己有点被她针对?

    马超想不通,既然暂时想不通也就不用想了,里面人对催妆诗的要求既然是以“梅花”为题,这倒也简单了,他的记忆中这样的诗太多了,马超立刻就能想起来的就不下十首,若是多给他回忆几分钟他能想起数十首。

    马超无所谓地选择了一首宋朝诗人蔡襄的《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马超书写完毕后,便让高阳送了进去。

    过了不大一会,房门再次打开,依然还是高阳公主。

    “你家妇子说了,不满意,请二姐夫重写一首吧。”

    高阳公主说完,还继续不停地对着马超眨巴眼睛,马超顿时明白了,那是什么新妇子不满意,长乐公主李丽质不满意。

    马超又无奈,又写了一首,这次他选的乃是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五言绝句《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马超写完这首著名的五言绝句后再次让高阳送了进去。

    很快,门开了,高阳出来了,还是那句话“不满意,重写。”

    马超心里这个气呀,李丽质这个小妖精简直太过分了,若非看在他是别人未婚妻的份上,马超非得……

    无奈马超又选了一首,这次马超准备放大招了,若是里面的还不满意,马超就准备直接闯了。

    马超这次选用的乃是我们伟大领袖的经典之作《卜算子咏梅》:

    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诗的大意是“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马超让高阳给里面的带话,就说他的夫君已经江郎才尽、油尽灯枯了,这是后一首了,再不满意也没办法。

    高阳听了,立刻拿着马超的新诗走了进去。

    高阳走进屋子内后,并没有把诗交给新媳妇李丽仙,而是交给了长乐公主李丽质,并且对着高阳学着马超的语气说道“里面的新妇子听好了,他的夫君已经江郎才尽、油尽灯枯了,若是里面的新妇子还不满意,他的夫君也没办法了……”

    高阳说完就看着长乐公主李丽质……

    李丽质被高阳的一番话闹了一个大红脸,立刻起气噗噗对着高阳说道:

    “你和小妮子看着我做什么,你问二姐她呀,她才是新妇子……”

    高阳也知道李丽质乃是嫡长公主,玩笑适可而止,真把李丽质惹急了她也不好受。

    “二姐,这事就到此打住吧,二姐夫已经尽力了,都三首诗了,你说这段的时间,整个大唐还有比二姐夫厉害的吗?嘻嘻”

    汝南公主李丽仙也知道差不多了,若不是李丽质在这边使性子,她早就放马超进来了。

    很快,房门开了,这次是全打开了。

    马超在尚义官的示意下走进了李丽仙的闺房内。

    此时的李丽仙并未头顶盖头,这个时期的规矩是女儿走出娘家门时才会披上盖头。

    马超进了房内接上了李丽仙,然后便是两人一起拜别女方的父母,也就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马超牵着李丽仙的手从闺房中出来后,便在尚义官的引领下来到了立政殿的大殿。

    此时的大殿内不仅有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还齐聚了李世民还留在长安的几位儿子:太子李承乾,越王李泰以及晋王李治。再然后就是以李道宗为首的李氏宗亲们。

    至于规矩,尚义官已经多次交代过马超,马超按部就班地一一对着众人行施大礼。

    大殿内的众人拜过了一圈,接下来的事情反而简单了许多,长孙皇后为汝南公主披上了盖头,接着就是在马超的牵引下离开了立政殿。

    虽然李丽仙的腿疾导致她走路多有不便,不过一路上倒也安然无事。来时马超走的是长乐门转武德门,而出去时的路线则做了改编,走的乃是两仪、太极、承天门三门,这是大唐公主一生唯一有机会会有过的这些正门,便是出嫁的这一天。

    出了承天门,汝南公主就被安排上了早已等候在门外的公主仪仗内。

    唐朝的婚嫁并不用轿子,而是用车。

    公主的婚车自然与众不同,当然这一切都是由六部中的礼部和太常寺共同操持。

    出了皇宫,下一个目的地自然是公主府。

    当然,依照习俗,公主的婚车还会绕着长安主要街道走上一圈。

    马超一马当先,伴郎陪伴左右,虽然汝南公主的仪仗队伍比起其他的公主来说,并不算突出,不过在一般的长安百姓眼中,也算得上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庞大车队。

    汝南公主的生母早已经去世,而她的生母的娘家地位、人丁在长安也并不兴旺,所以前来送嫁的亲人并不多,只有寥寥的数十人,而陪嫁更是少的可怜的两车。汝南公主李丽仙对此并不介意,反而很开心有她生母家的亲人前来送亲。至于马超就更不介意了。

    送嫁的仪仗绕了长安城一大圈,快到午时车队终于到达了位于长安怀德坊的汝南公主府。

    照着唐朝的规矩,驸马尚公主并不需在婚礼当日叩拜男方的父母,只会在婚礼过后再去男方家里去另行媳妇之礼。

    更何况马超的父母本就已经去世,婚礼过后,马超只需要带着李丽仙回家祭祖一下就好。

    公主和驸马即是头衔也是官职,而公主府显然就是一个小衙门。

    属于汝南公主公主府的官职虽然不多,各级宦官、宫女、嬷嬷加起来也有上两百人百人,除此之外,公主府还有属于自己的直系的八十卫队,虽是卫队,也设有校尉一职,但并不属于十六卫卫中的任何一卫,算是皇帝赏赐的私兵,一切供给都需公主府自己提供,而这也是皇室宗亲专属的特权。

    对于汝南公主府,马超一点都不熟悉,虽然他来过几次,但是每次都是被一众宫女、嬷嬷们盯着,让他十分不舒服。

    马超的正式婚礼要在公主府进行,公主府上早已经准备妥当。

    照着唐朝的习俗,马超需要把新娘子抱进家门,这对马超来说小事一桩,虽然他才十七岁,不过每日锻炼的他身体素质那是杠杠的,抱一个一百多斤李丽仙轻松至极。

    来到了公主府的大堂,紧接着就是拜天拜地、夫妻对拜,不过区别是身为公主的李丽仙只是弯腰行礼,而马超则是行跪拜之礼。

    对此,马超也并非十分在意,这种礼节上的公平与否他毫不在意。

    婚礼的进度都有尚义官在一旁领衔,礼毕后,李丽仙被送进了洞房,马超则需要到外面的客厅招待今日的宾客。

    今日的宾客清一色的都是年轻一辈,一位上年纪的宾客都没有。

    坐在主席的是太子李承乾、越王李泰以及晋阳李治和几位如程处亮这样的驸马,余下的也是朝堂上重要官员家的子弟们。

    文官子弟与武将子弟各自坐在自己的阵营内,这些人平时就经常在长安大剧院内飙歌斗曲,大家也算是相熟。

    马超的婚礼完毕后,这边的宴席也算正式开始了。

    此次的婚宴马超参与安排的不多,只是提供了一些白酒,当然,这也是因为程处亮几人的软磨硬泡下,马超不得不答应的事情。

    今日的太子李承乾并没有因为他反对过这桩婚事而闷闷不乐,相反,今日的他心情还不错。

    很快,一帮年轻的宾客就被这浓烈的白酒给吸引住了,毕竟在座的几乎知道长安大剧院有这种烈酒出售,但是数量少的出奇,让他们大多人只是听闻过却不曾饮用过。

    马超也在尚义官的陪同下给诸位宾客挨着敬酒。

    今天的宾客并不算多,只有一百多人左右,这个场面别说和其他的公主婚宴相比,就是和一般官员家的婚礼比较,宾客也不算多。

    很快,年轻的宾客们就把今日准备的白酒给喝完了。

    高度白酒提炼不易,马超准备的并不多,他还怕有人喝多了闹事惹麻烦呢。

    好歹这是公主的婚宴,宾客们虽然年幼,却也知道在这个地方可容不得他们放肆,酒喝完了,菜也尝过了,在太子李承乾的领头下,这场宴席也算结束了,毕竟来的宾客大多数并不认识马超,今日来次也只是看在公主的面子而已。

    马超一面装着饮酒过度的样子,一面送走了今日的宾客。

    照着一般的公主婚礼,送走宾客后,驸马会带着公主接着拜见自己的父母,不过这一步骤在马超这里倒是没必要了。

    现在虽然时间还早,不过是后半晌,距离天黑还有一两个小时的样子,并不是入洞房的最佳时间,马超也不在乎,直接走进了洞房之内。

    因为马超感觉累了,他想休息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