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艺术家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仓促的婚事

    春节过完,马超年后的安排特别多。

    造纸工坊那边马上就会试着开始生产新的纸张,印刷工坊的进度比较快,已经测试过活字排版印刷技术确实可行,接下来等待的就是采购到足够多的纸张就能开始印刷。

    造纸工坊那边是程处亮委派的人在负责,而印刷这一块则是房遗爱的人来管理。

    这一日,马超刚从造纸工坊回来,就看到了房遗爱正在家中等待。

    房遗爱来通知马超,是他的父亲房玄龄要在今天晚上要和他谈些事情,而且还告诉他,谈的就是汝南公主李丽仙和他的姻缘。

    马超很是无奈。

    这件事压根就跟他没什么关系,若非是因为李泰和几位公主参和,他从没想过自己会和什么汝南公主搭上关系。

    并非是马超嫌弃这位汝南公主李丽仙身有残疾,相反,他对李丽仙还挺有好感的,究其原因乃是马超现在接触的这些人以后的下场都很惨,比如造反的越王李泰,比如房遗爱、柴令武等人最后落得皆是人头落地。

    历史上程处亮和清河公主的后半生倒是不错,起码得了一个善终。

    当然,房玄龄要见他,马超明白这肯定是李世民的意思。

    李世民若是真的不同意,大可以直接反对,否则不会再安排自己的大臣来询问此事。

    马超有些为难,他到底该怎么答复房玄龄呢?

    很快,马超跟着房遗爱就来到了房玄龄的府上。

    房玄龄的府邸距离马超长安的家并不远,乘马车也就半刻钟的时间。

    房遗爱带路,马超自然不需要通报就跟着他来到了房玄龄家中的书房。

    第一次见到了房玄龄这位历史上一代名相,马超急忙弯腰躬身施礼,

    “小子马超见过房相。”

    “贤侄不必多礼,你和小俊关系不错,以后叫老夫一声伯父即可。”

    不愧是大唐朝堂上的重臣,房玄龄的为人处世自是十分老练,一副和蔼的神态而且面带微笑对着马超说道。

    “小子谢过房伯父,房伯父如此看得起小子,小子定当遵从伯父的嘱咐。”

    房玄龄示意马超坐下后,并未直接说出今日的主题,而是询问了一些马超的家庭情况,马超实事求是地一一答复,接着房玄龄又问起了马超今后的打算,马超也没有隐瞒,直接说出了自己没有入仕途的打算,只对诗词歌赋有点兴趣。

    房玄龄对于马超的答复并不满意,一个读书人不求仕途,在他看来马超就是一个没有抱负的人无疑,这样的年轻人房玄龄不喜欢。

    “马超,你是个聪明人,想必老夫今日寻你来是为了何事吧?汝南公主对你小子的印象还不错,陛下派老夫来问问你得意思,你小子有没有什么想法?”

    房玄龄个马超聊了一会,便直接进入了主题。

    “伯父,这件事能不能让侄儿考虑一下?”

    马超试着问道,若非是因为李泰几人做的牵线月老,这门亲事马超就算答应了也无妨。

    至于李泰几人为何如此热衷于给自己保媒搭线,马超知道他们一定有自己的目的。

    “小子,你可要想好了再决定,先不说汝南公主相貌出众、文采不俗,你若答应了这门婚事,对于你今后来说也是一大助力,即使你小子没有入仕的想法,有了这段婚姻也可包你在长安不受人欺负不是?”

    房玄龄虽然有点不太喜欢马超这个没什么上进心的少年,不过他内心也是很想撮合成这段姻缘,不说别的,若是帮陛下把这这个难题闺女的事情解决了,往后也少了陛下再去打其他府上公子少爷的注意。

    马超明白,自己被李世民父子们惦记上了,他很难不答应这件事,毕竟在大唐暂时没有一位可以真正帮得上他的亲人或者朋友,让他和皇帝、皇子们反着来,他肯定吃不消。

    “房伯父既然说的这么透彻,侄儿这边没有什么意见,只要汝南公主她不反对即可,这件事照着放伯父的意思办吧。”

    马超对于汝南公主李丽仙并不反感,即使她有点残疾马超也不介意,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现在没有实力拒绝此事。

    “好,贤侄果然是个明事理的少年,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老夫明日就会启奏陛下,贤侄回家做些准备吧。”

    房玄龄很高兴,马超这个少年虽然没什么上进心,却懂得事情的轻重,这让不必多费口的去劝导。

    房玄龄还指示房遗爱留马超在家中用晚饭,不过被马超婉言谢绝了。

    从房玄龄的府中回来,马超的心情有点压抑,原因便是这桩亲事是他被迫接受的,这对于一位现代思想的马超来说,有点遗憾。

    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中求生存,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无奈,对此,马超也算看得透彻,虽然汝南公主李丽仙并非他的理想媳妇,但他既然答应了就不会辜负这位女子,即使她腿有残疾,马超也不会觉得她配不上自己。

    回到自己的家中,马超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家中的马大娘,甚至没有告诉自己家中的所有人。

    马超明白,这件事不需要他做什么,一切都有房玄龄和李世民他们安排,他照着做就是了。

    自从答应了这件婚事后,马超便把这件事放在了一边,如今的他正在忙碌着他自己的事情。

    在马超无数次的指点下,造纸工坊终于生产出了第一批纸张,马超连日来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造纸工坊的成功,最开心的就是程处亮了,因为他看到了一条致富之路,这个纸张不但质量很不错,生产的成本更是可以低的忽略不计,市面上的宣纸一小张都要十多文钱,而工坊生产的一大张的白纸的造价一文钱都不到,这如何不让程处亮喜出望外?

    对于造纸工坊是不是赚钱,马超并不关心,他唯一要求程处亮做的便是为他每个月提供五分之一产量的纸张即可。

    有了足够的纸张,印刷工坊的生产也开始进入了正规,虽然这个印刷工坊的规模很小,但还是能够满足马超暂时的需要。

    马超给印刷工坊暂时的任务便是印刷三百本他所编撰的艺术学院所需要的教材,教材印刷完毕后便是接着印刷他所抄写的小说《红楼梦》。

    位于长安大剧院对过的一家小茶楼终于被程处亮帮马超给买到了,之后马超派人改造成了一间书坊,马超日后撰写印刷的书籍会在这间书坊里面贩售。

    而位于北郊的艺术学院的建造事项,马超同样没有落下。

    马超把这件事委托给了房遗爱派人施工建造,而艺术学院的名族院长便是房遗爱。

    至于马家庄百十号的乡亲们,除了每家会得到马超允诺的一套新建的小宅院外,马超还让他们负责起了艺术学院以后的后勤事项。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

    而马超和汝南公主的婚事,在这段时间内,终于被李世民给确定了下来,甚至包括婚期都定在了五月份,距离现在就剩不到两个月。

    汝南公主李丽仙即将出嫁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朝堂,而让众人眼珠子掉了一地的原因是汝南公主的夫婿竟然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平民书生。

    这段时间,马超很少留在长安的家中,不仅仅是因为忙碌的原因,还有因为这段时间李泰经常来访,这让有心和他保持距离马超不得不常常待在书坊之内。

    不只李泰很难找到马超,即使房遗爱和程处亮想要找到他都很难,而马超对外的说法不是出门游玩,就是出门采风去了,而事实是,马超几乎都待在书坊内坐着无聊的抄书工作。

    马超之所以这样做,躲清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在筹划他的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马超的理想是做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然而艺术并不能当饭吃,只有百姓们有办法填饱了肚子,才会有精神食粮上的需求。

    所以马超接下来要做的,一方面继续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一方面想办法提高大唐这个时期的工业生产能力。

    马超接下的计划很简单,他要对外放出很多制造计划,而且为了防止被世家大族们破坏,马超专门设计了这种“一加一”计划。

    当然,马超的这个计划还需要得到他老丈人,也就是李世民的支持,否则,仅仅他一个人,这个方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眼看着婚期就要来到,马超也趁着这段时间把自己的计划完善了一遍又一遍,既然做了李世民的女婿,这样的大靠山马超自然是需要利用一番,这无关于马超的节操,而是因为有了靠山,马超要做的事情就会省掉很多的麻烦。

    距离婚期还剩半个月的时间,马超终于回到了家中不再外出。

    虽然他和汝南公主的婚事都由宫里保持,但是马超总归还是需要准备一些的。

    在唐朝,娶公主不叫娶,叫“尚”,再简单点说,马超和汝南公主成亲后,并不是居住在自己的家中,而是居住在汝南公主李丽仙的公主府,虽然李世民赏赐给汝南公主的新府邸就在长安怀德坊内,距离马超的家并不远。

    马超明白,好听点叫“尚公主”,说白点就跟倒插门没什么两样,虽然马超对此并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