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艺术家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长安刮起了飙歌风

    这几日,马超的生活过得很是悠哉。

    家中这么多人,就马超一个正儿八经的主子。包括马大娘一家在内,家中所有的人都围绕着马超身边转。

    家中的五个小丫鬟,三个姿色不错的被马大娘安排到了马超身边照顾他,两个留在马大娘身边带着他们处理家中的琐事。

    而两个小斯庄庄和周周则每日由邱官家带领着整理马超的小花园。

    过了年开春后,马超要把自己家的小花园好好改造一下,于是安排了邱官家带人先整理一下。

    胖婶自然操持着家中的饮食事项。

    如今胖婶的厨艺比起马超要强上不少,除非马超再想出一个新的菜品,否则他还真赢不了胖婶。

    马大娘虽然不是马超的母亲,却也是这个宅子里的半个主子。

    也许是有了马大娘的暗示,包括月牙儿在内的几个小丫鬟这些日子时不时的对着马超秋波传情。

    丫鬟们的变化,让马超哭笑不得。

    尤其是月牙儿,虽然经过这些日子的调理,从前瘦弱的身子滋润了不少,毕竟才十三四岁的年龄,身子都没张开,还每日对在马超身上吃豆腐,这让马超又是好笑又是无奈。

    马超知道,这肯定是月牙儿得到了马大娘的暗示,又得到了胖婶的指点才会对马超上下其手,否则她一个小丫头那懂得这些事情。

    虽然马超有些无奈,却也不好呵斥。毕竟月牙儿是马超唯一的贴身丫鬟,放在唐朝这个时代,贴身丫鬟的职责就是照顾主子的饮食起居,在照顾的主子没有成婚前更是顶替了暖床叠被的位子,与这个时代的通房丫头的作用相差并不大。

    若是马超此时把月牙儿换了去,只会让她的心里觉得委屈、难堪。

    不过马超作为一名自诩的艺术家,这点定力还是有的,莫道她月牙儿有她的千百计,都动摇不了马超的金刚钻!

    每日除了指点两个小跟班——二宝和跳跳以及马大娘的两个七八岁的小孙子读书识字以外,其他空闲的时间马超都是用来抄书。

    没错,是抄书,马超要把记忆中的名著抄写下来后交给房遗爱去印刷贩售。

    马超此时正在从记忆中抄的书乃是曹雪芹先生的大作《红楼梦》。

    马超本想先抄《三国演义》,又想到《三国演义》的剧情实在太长,于是就换成了红楼这本书。

    虽然红楼这本书的章节也不算短,不过相较于三国还是短小了不少。

    按下马超家中的事情不表,再说近些日子的长安的情况。

    如今的整个长安都刮起了一阵飙歌风。

    尤其是在长安的武将子弟以及勋贵子弟之中,长安大剧院已经成了他们口中必谈的话题。

    武将子弟们喜欢长安剧院推出的《军嫂的送别》、《俺为大唐去战斗》、《大唐盛世万万年》这些斗志昂扬的歌曲。

    而勋贵子弟喜欢的则是长安大剧院推出的《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摇太阳》等等温馨甜蜜的歌曲。

    还有一泼人同样喜欢上了长安大剧院推出的新歌曲。

    而这第三波人群多是一些沦落于烟花场所的青楼女子或者同情于他们的多情公子、少爷。

    这群人喜欢上的歌曲则是长安大剧院新推出的曲子《舞女泪》、《杜十娘》以及由长安大剧院乐师团队伴奏的《长相依》等歌曲。

    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如今的长安大剧院是场场爆满。

    从一开始的每天一场演出增加到了每日两场:上午下午各一场。

    即使如此,剧院仍然满足不了每日众多的观众。

    毕竟这个时代可是没有什么录音机什么的,要想欣赏到自己心仪的曲子,就只能到剧院中来。

    于是乎,房遗爱在得到马超的指点后又开启了预定模式。

    时值今日,长安大剧院的预定名额已经排到了半个月后的元旦日。

    而大剧院的二楼包间更是被争破了头。

    房遗爱和程处亮作为剧院明面上的两位大股东,更是因为包间的事情十分头疼。

    房遗爱的老爹房玄龄是文官之首,程处亮的老爹又是武将勋贵,于是乎二人一合计,便把十个包间的份额直接分掉了。

    剧院拿出六间包间分给了文武两方势力的二代们,剩下的四间则拿来对外开放或者以备不时之需。

    于是乎,大剧院的包厢内又成了各方势力的飙歌场所。

    说实话,长安大剧院的火爆程度超出了马超的预料。

    这也难怪马超意想不到,他只是忽略了古代人们在精神食粮上的匮乏程度。

    随着马超在背后不断地推出新的歌曲,加上长安大剧院独特的乐器伴奏团队,前来剧院拜师学艺的人是络绎不绝,尤其是那些财力雄厚的勋贵以及世家大族派来的人更多。

    房遗爱和程处亮没有办法,只好又来求助马超。

    马超大手一挥,便把早已经准备好的图纸和计划书递给了他们。

    马超给的解决办法是办一所艺术学院。

    学院暂时只开设乐器、歌唱、表演三个班级。

    而且马超准备筹建的艺术学院的收费标准出奇的高:一年的学费一百贯钱,而且还不包括饮食、住宿、服装等费用。

    除此之外,艺术学院的学期是两年,也就是说,想要送人来学习,两年的学习费用至少都得四五百贯钱。

    马超之所以制定这么高的费用自然有他的道理。

    能送人来学习的必定不会是一般的穷人,而且马超以后还要招收更多学生来培养,这样可是需要不少的积蓄,现在不吃这些大户们,马超拿什么实现自己的理想?

    当然,艺术学院的名义上的老板依然还是房遗爱、程处亮二人,马超要做的就是出出主意,然后收分红就行。

    剧院如今才推出了激昂励志、大众甜蜜、红尘酸楚三种曲风的歌曲,还有更通俗的摇滚、民谣、悲情甚至儿歌等等曲风的曲子没有推出来,所以马超一点都不担心长安剧院会被其他人去模仿、去抄袭。

    更何况,无论什么样的曲风,好的曲子靠模仿是模仿不来的。

    而马超心中收藏的曲子,即使他一天放出一首,一辈子他都放不完。

    房遗爱、程处亮得了马超的指点后便匆忙的离开筹备去了。

    马上就要到春节了,马超也在考虑着他在大唐过的第一个春节应该准备些什么。

    此时的大唐,春节虽然也有春节的称呼,而官方正式的称呼叫做“元旦”,大年初一又叫做“元旦日”。

    此时的大唐也没有过年吃饺子的风俗,虽然也有吃年夜饭的习惯,不过就是一比平时桌丰盛一点的饭菜而已。

    这倒是跟前世相差不大,除了年夜饭少了饺子和春晚以外,其次就是发红包的习俗了。

    今年的春节马超准备回马家庄过,毕竟那里才是他真正的家,虽然那个家破败一些。

    为此,马超提前吩咐邱官家带着人前往马家庄的老家把房子修整了一番。

    马超老家的屋子虽然不多,但是院子很大,这是除了一些田地以外,他老爹留给他最大的遗产了。

    又过了三日,距离大年三十也仅仅剩下了三天的时间。

    房遗爱和程处亮终于把马超的剧院分红送了过来。

    剧院开业至今,不过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长安大剧院的收益抛掉开支,竟然赚取了十多万贯钱,而分给马超的就有三万多贯钱。

    房遗爱知道马超喜欢收取银子,直接帮马超兑换了两万多两银子。

    看着这么多的银子,马超的心中虽然很淡定,但是一旁的马大娘顿时被吓到了。

    马大娘虽然保管着马超的库房钥匙,不过库房里也不过就一百多贯铜钱、几十两银子而已。

    马超让房、程二人把银子交给了马大娘,让马大娘安排人手把银子送到库房收了起来,之后便带着房、程二人来到了自己的书房。

    “两位兄弟,这元旦日马上要到,我也要回老家了,若是有什么急事,你们俩可以前去马家庄寻我。”

    马超这也是提前跟他们俩打声招呼,毕竟自己回家过年至少也要十来天的时间。

    “马哥,你过年还要回去?不是……你不参加我们剧院举报的除夕晚会了?”

    房遗爱有些担心马超不在的话,马超计划好的元旦晚会能否顺利进行。

    “我就不参加了,除夕晚会有你们俩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再说业务上有十娘、萍儿、婉儿她们操持,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马超确实不担心他筹划的除夕晚会。

    “那个……马哥,俺想求你一个事……”

    一旁的程处亮犹豫着询问。

    “说吧……”

    “是这样的……马哥,你能不能为俺写一首歌,俺想在晚会上再上台一次……”

    “呵呵,程二哥也有个舞台的梦想呀,好事,这个简单……”

    马超说着便取出了一张曲谱送给了程处亮。

    “这首《水手》的曲子以后就属于你程处亮一个人了,即使别人再翻唱,只要想到原唱,想到的自然就是你程处亮。若是曲谱看不懂就让十娘、萍儿他们指点你。”

    “马哥,那个我也想要一首……”

    房遗爱看到程处亮这么轻易地得到了一首曲子,立刻表示自己也想要。

    “这个给你,《星星点灯》以后原唱就属于你了。”

    马超说完又把一首《星星点灯》的曲谱给了房遗爱。

    房遗爱倒是识得一些马超传授的五线谱,只是看了一会就能简单的把曲子哼了出来。

    “不错,不错,我喜欢这首曲子,程二哥,我来帮你也看看……”

    房遗爱说着又把程处亮的《水手》拿了过来。

    “不错……不错,哈哈,程二哥,咱们跟那群竖子打的赌一定能赢,哈哈哈”

    两位对于这两首歌都满意,至于他们说的什么打赌,马超一点都不关心。

    “既然两位都满意,兄弟这就不多留两位了,我这还要收拾一下,后晌就要带着人回乡下的老家了,两位兄弟见谅啊!”

    马超确实急着回老家,如今剧院的分红已经到了,他自然不会再耽搁。

    送走了房、程两位合伙人,马超便吩咐邱官家去准备马车。

    马大娘则带着马家大嫂、胖婶以及一众丫鬟仆人去收拾马超和她们自己的行李。

    马超此次回老家,长安的宅子除了留下两位护院——老廉老颇两位以外,还留下了两位仆人婆子帮着照看,其余的人则全都跟着马超一起返回乡下的老家。

    家中的这些丫鬟仆人虽然都是马超买来的,不过马超并未完全把他们当做下人看待,马超的打算是找到合适的机会都会把卖身契还给他们,马超不会一直剥夺他们的自由,这关系到他一个自诩为艺术家的底线、他的人格!

    如今的马超也算是家大业大,相对于大唐九成的人来说,都算是事业有成了,他的家中如今光是马车就有五辆。

    不过今日要一同返乡的人将近二十人,再加上所有人的行李,五辆马车肯定是不够的,为此,邱管家又租赁了三辆马车:五辆马车载人和衣物,三辆车载着马超准备的食物、礼品以及一些生活用品。

    八辆马车在午后终于踏上了回乡的路程。

    马家庄在长安的北郊渭河边上,距离长安城也并不远,属于长安县的辖地。

    之前马超带着二宝每日往返长安城,耗费的时间来回加起来也不过三四个小时,如今乘着马车,自然快了不少。

    后半晌,马车终于到了马家庄。

    而此时的马大爷早已经带着从军中修整回来的大儿子马大宝以及乡亲们在村口前来迎接众人了。

    马车还未到达村口,马超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长辈迎接自己,马超可不敢有什么臭架子。

    其他人见此,也匆忙从车上走了下来。

    当众乡亲看到马超带着那么多的丫鬟仆人走来的时候,这才意识到,马超这一进城,身份真的变了。

    不说别的,就看马超身边的这架势,比起做官的返乡还要气派。

    “马大爷,你在家呆着就行了,这么冷的天还出来干啥……”

    马超微笑着走向前,急忙问候马大爷等几位长辈,又接着对着前来迎接的众乡亲施礼问候。

    马超的这种毫无架子的态度顿时惹得众乡亲热烈回响!

    “大宝哥,你也回来了啊?”

    站在马大爷面前正在和马大爷的两个孙子亲热的魁梧壮汉,即使马超不认识,也能猜得出这位就是马大爷的大儿子——在唐军中做百夫长的马大宝了。

    “哈哈,超弟如今可是出息了呀……啧啧,光是这么多模样标志的丫鬟,超弟还愁什么婆娘……”

    马大宝还未说完就被他老爹一脚给踹到了一边。

    当然,以马大宝百夫长的身手,要躲开马大爷的一脚还是很容易的,他这么做自然是为了讨老爹开心,故意不躲开,还装着一副被一脚踹飞的样子。

    “瞎说什么哩……超娃子怎么能娶个下人做婆娘,咱们大唐的律法也不准哩”

    马大爷在一旁气呼呼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