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一念代万念
众人看着唐永在黑板上写下的“仙学发展观”五个字后全部眼神一亮。
“各位仙学同道,我叫唐永,第一次参加仙学交流大会,如果有讲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同道包涵.....”
唐永还没说完,众人就开始纷纷催促道:“快点开始讲吧!”
看来这个噱头已经让众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唐永没有理会众人,而是自顾自的说道:“我是学历史出身的,最初主要研究洪国史,后来长生时代来临后我开始转修丹道史和仙学史,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任何国家的历史都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而仙学却只有古代史和近代史,唯独缺了现代史。当时我就升起了一个编撰仙学现代史的想法。”
“可是修史这么大的工程岂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我只能把这个想法深深的藏在了心里。”
“直到前段时间我看了一篇关于历史进程的文章,这个想法再次浮现在我心头。既然修史不行,那么我何不写一篇关于仙学现代发展历程的文章,顺便可以探讨一下仙学未来究竟何去何从.......”
《仙学发展观》这篇论文唐永已经起手很长一段时间了,但目前只完成了主题部分,还需要修正和润色。本来这篇论文他是用来压轴的,希望在关键时候用这篇文章来讨好院长的。
“两百年前,陈老提出了仙学四大原则:务实不务虚,论事不论理,贵逆不贵顺,重诀不重文。仙学十大箴言:重研究不重崇拜,尚实践不尚空谈,讲生前不讲死后,凭经验不凭经典.....”
“从此,四大原则和十大箴言成为了现代仙学的指导思想....”
“建国后,随着政策转移现代仙学陷入了低谷,但先贤们一直在思索仙学未来的发展。洪国三十一年,钱老提出了“R体科学”这个概念,甚至用自己的职业生涯做担保,至此现代仙学开始走出困境.....”
“R体科学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思想那就是“R体功能态”,先贤们从这一刻起看到了现代仙学的未来该怎么走,那就是紧紧拥抱“科学”......”
“但是,在持续近二十年的R潮后,现代仙学再次陷入低谷。现代仙学甚至被打成“W科学”,但先贤们没有放弃,而是在黑暗中默默的摸索.....”
“直到长生时代前夕,凌飞同志提出了现代仙学的新思想“仙学是一门以洪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采用现代科学实验方法研究长生的学科。””
“至此,为现代仙学定下了基调,现代仙学的路线又开始清晰,方针就是“科学”要拥抱,但传统也不能放弃.....”
“从四大原则和十大箴言,到人体科学概念,再到......”
“纵观历史,驻足现在,展望未来,所以我写下了仙学发展观。”
这一刻,会议室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众人全都目不转睛的看着唐永,希望他赶紧说下去。
看到众人这么热情,唐永开始缓缓说道:“仙学发展观的本质是精气神,核心是阴阳铅汞,ZD思想是顺为凡逆为仙,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路线是大小周天,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延年益寿和致道成仙,下手功夫是清静二字.....”
“在这里我斗胆说一句,现代仙学的未来就是---仙学发展观!”
“这就是我要讲的内容,感谢同道赏脸,谢谢!”唐永抬手拱礼。
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唐永走下台去,周围的人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第一天的会议也由唐永的这场演讲收尾。
.......
第二天上午,交流会继续进行。
在交流会的最后,吕军又上来讲了一些压轴的东西。
是关于“入静”的,这也是唐永第一次真正接触修炼的东西。
正所谓“不入静定不入道”。
仙学界公认,“静则炁生、静则多妙”,“入静定”是踏入仙学大门的必经之路。
仙学下手功夫第一步就是入静,而入静要做的就是收心,止念。在修炼中有很多扫除杂念的方法,比如随息、守窍、观光、听息等,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一念代万念”。
“一念代万念”的好处是把内心诸多繁杂的念头用一个念头来代替,就像平常人沉浸游戏一样,会自动屏蔽周遭的其他东西比如不相关的声音等只关心游戏这件事,这是转移注意力的一个好方法。
修行这些方法时,大脑皮层便会形成了一个中等强度的孤立兴奋灶(亦即优势兴奋中枢);多次修习这些方法后,大脑皮层又会建立与之相应的条件反射弧;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修习后,这个条件反射弧便会得到不断强化。
以随息法为例。修习日久,必然就会达到“一息一念”的程度。所谓“一息一念”,即每一次“呼气”时“意念”都自然的“觉察”一下;并且,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念头”。“呼气”与“意念”如此的“一一对应”,这就称之为“一息一念”。其实,“一息一念”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孤立条件反射弧”的最终建立。
而“一息一念”这是入静前的第一步工作。
既然“孤立条件反射弧”已经建立,那么除了“那一念”之外,我们再也无法(在功中)生出别的念头,并已形成习惯。那么,这时再要求“在保持‘警醒’的前提下,‘意念’越轻越妙”,其实也就是逼迫我们——不光那些以前就已经扫除干净的“万念”还要继续清扫之外,现在,连“那一念”也要开始灭除了。
修行之前,我们的后天意识“处处可以落脚”;“一息一念”后,我们的后天意识“只有一处可以落脚”;而在忘法阶段,就连后天意识“唯一的落脚之处”也要拆除,后天意识还能到哪里去呢?真的是“前无去路,后有追兵”。
如此用功,则后天意识的“落脚之处”必定渐渐缩小,最终便到了“无立锥之地”的地步。不管后天意识有多么顽固,到这地步,它也只能无可奈何的被迫放下(即撒手)了。
能如此,则此阶段的功夫,完毕,达到这一步就算真正的入静了。
交流会结束后,众人纷纷互相交换联系方式,还建立了一个仙学交流群,仙学会这边为群主,唐永为副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