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玉京
繁体版

第二百八十章 小公主溜出宫

    五月初五,端午节。

    一大早,长安城北的芳林门便人流如织,许多百姓从这里出城,涌向西北方向的金明池。

    金明池隶属上林苑,是皇家园林,平时是不对外开放的,只有在某些特定的节日会允许百姓进来观光游玩。

    比如每年的端午节,金明池都会对外开放,民间会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场面会非常热闹。

    今年隆庆帝宣布要观赏龙舟比赛,礼部提前半个月便开始安排。

    普通百姓只允许在金明池东、西、南三面岸边观看比赛。

    可以乘船入湖的,除了参加比赛的选手,就只有皇帝的御用楼船了。

    巳时一刻,锦衣卫护送着隆庆帝的御驾出了神武门前往金明池,伴驾的臣子们随行在后。

    右安门是大明宫西侧的一处角门,宫里的太监宫女若是想出宫办什么事,都会走这个门。

    只要是有腰牌,看着面熟的宫女太监,禁军一般都不会阻拦。

    这时一辆马车来到右安门,驾车的是尚衣局的一个小太监,名叫小福子。

    守门禁军显然认识这名太监,并没有查看他的腰牌,而是上前掀开门帘子看了看。

    禁军发现马车里有一个大箱子,问道:“箱子里是什么东西?”

    小福子说道:“胡尚仪让我出宫买些线,这是装线用的,我顺便装了些用废的布料出去换点小钱。”

    说着他便将一小锭银子塞到了这名禁军手里。

    禁军掂了掂分量笑着说道:“小福子公公这是要发财了,不过我还得检查检查。”

    小福子说道:“嗨,都是些碎布头,想查你就查吧。”

    禁军把箱子打开了一点看了一眼,看到确实是一些布料,便又合上了。

    “行了,走吧小福子公公。”

    马车顺利驶出右安门,躲在箱子里的元熙公主将箱子顶开,从布料下面钻出来。

    自小生活在大明宫的元熙,除了逢年过节,跟着大家一起去重华宫给太上皇、太后请安,其他时间都没有出过宫,外面的一切对她来说都很新鲜。

    那日元熙公主知道皇帝要带姐姐去金明池看赛龙舟比赛,却不打算带她去,便琢磨着要自己偷偷溜出宫来玩。

    于是她便找到自己小时候就认识的一个小太监小福子,让他带自己溜出来。

    今天正好是皇帝出游,禁军的头领一大半都调去金明池保护皇帝安全了,守卫比较松懈,所以他们也挑了这一天出来。

    她掀开门帘兴奋的喊道:“小福子,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你带我去逛逛。”

    小福子哭丧着脸说道:“小主子,你好好在车里坐着。

    这还在宫城边上呢,来来往往的有好多宫里的人,别让他们看见。

    我偷偷带您出来这可是杀头的罪过,要是被人发现,奴才的小命可就保不住了。

    咱们可是说好了的,出来了您可得听我的,我办完了差事带您在街市上逛逛咱们就回去,可不能多留。”

    元熙公主闻言吐了吐舌头,连忙将门帘放下。

    她说道:“放心吧小福子,咱们是好朋友,我是不会让你被杀头的。”

    却说皇帝的车队一路来到金明池北岸,众臣在池边站好队形躬身迎驾。

    隆庆帝和明月公主下了车,只见金明池中几十艘各色龙舟已经在东岸一列排好,蓄势待发。

    金明池两岸旌旗飞扬,锣鼓声声,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明月公主先上了皇帝的御用楼船,隆庆帝站在岸边欣赏了一番湖中的风景,对众臣说道:“今天这金明池真是热闹,众卿家,可有写赛龙舟的佳作?”这次隆庆帝点来随行伴驾的,除了恭亲王以外,就只有一些翰林学士出身的高官,都是才名颇高的官员。

    恭亲王闻言笑道:“皇上,有咱们大楚的第一才子在,岂会没有佳作。”

    李世睿附和道:“是啊,有贾三元在此,我等就不班门弄斧了。”

    贾琼忙摆手说道:“李阁老说笑了,小子如何敢当。”

    礼部尚书朱晨笑道:“贾大人就莫要谦虚了,要论填词作诗,谁能和你相提并论。”

    隆庆帝笑问道:“贾爱卿,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你今天无论如何也得写首好诗才行。”

    贾琼拱手说道:“皇上赎罪,臣现在还没有什么思路。”

    隆庆帝说道:“无妨,众卿家随我上船吧。

    咱们先欣赏比赛,让贾爱卿慢慢想。”

    “是,臣等遵旨。”

    众人上了楼船,隆庆帝和恭亲王上了第三层甲板,其他人都在第二层甲板。

    楼船缓缓离开岸边,快行到湖心时,东岸轰隆一声炮响,几十艘龙舟便如离弦之箭般的冲出来,两岸的欢呼声也跟着高涨起来。

    众臣正兴致勃勃的看着赛龙舟比赛,戴权从三楼下来说道:“贾大人,皇上宣你上楼。”

    李世睿笑道:“玉京,皇上这是要听你的诗了,快上去吧。”

    贾琼点点头,跟着戴权上了楼,见隆庆帝,恭亲王和明月公主都坐在一桌。

    明月公主看了他一眼,便红着脸偏过头去。

    隆庆帝问道:“贾爱卿,可有佳作了?”

    贾琼苦笑道:“今日文思枯竭,想了一首却不甚满意,实在没有佳作,希望皇上不要怪罪。”

    恭亲王笑道:“没想到咱们的贾大才子也有文思枯竭的时候。”

    明月公主小声说道:“竞渡诗本来就难写,没有佳作也很正常。”

    隆庆帝点点头说道:“你不是作了一首吗,先说来听听。”

    贾琼拱手说道:“那臣就献丑了,臣作的是一首减字木兰花。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明月公主听完说道:“这首词气势不凡,已经算是竞渡诗中的上佳之作了。”

    贾琼拱手说道:“谢公主夸赞。”

    隆庆帝看了明月公主一眼说道:“贾琼,你这首诗朕觉得算不上佳作,你还得再做一首,否则朕可要罚你了。”

    贾琼无奈说道:“臣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诗,不过倒想起一个故事来颇为有趣,不知道皇上可有兴趣听一听。”

    “哦,什么故事,你先说来听听。”

    “这个故事名叫《白蛇传》,是一个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