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玉京
繁体版

第一百六二章 瓦剌间谍组织

    这一日,贾琼刚要下职回家,就见魏文通兴冲冲的走了进来。

    一见到贾琼,他就兴奋的说道:“曼娘有动静了!”

    贾琼笑道:“魏兄这么高兴,看来收获不小啊,先坐下慢慢说吧。”

    魏文通点点头,坐定之后说道:“这还真是多亏了你,要不然我们还发现不了。

    曼娘这些天都很老实,平日只出门买点米菜,很少与人有接触。

    前几天,她在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那里买了些针线,我们的人记得,这个货郎早先曾去过群芳阁。

    你不是说过红袖招和群芳阁这两家青楼可能有问题,让我的人多留意嘛。

    我便派人专门盯着他,果然有了发现。

    他昨天晚上出门,去了一个胡商府上,这名胡商可是不一般,他名叫孙德夏,是个归化胡人。

    买卖做的极大,在东西两市都有产业,卖的都是西域和海外来的稀罕东西。

    这人长袖善舞,交友甚广,经常以各种名义举办酒会。

    与朝中很多权贵子弟,尤其是边军将领的子弟都有交情。”

    贾琼点点头说道:“与我想的基本差不多,估计这伙人不是瓦剌人就是吐蕃人,女真也有可能。

    你们再深入查一查,就以十天为限,看看还能不能发现其他线索,要是没有就可以动手了。

    要小心行事,这次咱们可是捞了一网大鱼,别让他们提前发觉溜了。”

    魏文通笑道:“贾大人放心,进了我们锦衣卫的网,他就休想再钻出去。

    孙德夏府和群芳阁不像金虎帮,都没有什么武力。

    最多就是有几个家丁护院,想抓住他们易如反掌。”

    六月二十二日,距离隆庆帝让贾琼限时破案仅仅过去了半个月,长安县衙和北镇抚司突然联合行动。

    同时查抄了群芳阁和孙德夏名下的所有产业,顺利抓捕孙德夏,以及群芳阁的一干人。

    在长安东郊孙德夏的一处别院中,查获大量生铁和食盐,这显然是孙德夏准备走私到草原上去的。

    同时在密室中,还发现了大量情报和一些信件。

    在群芳阁中也找到了一处密室,从中也发现了少量情报。

    这些情报涉及方方面面,从经济到军事,从官员升迁到军力调动,非常全面。

    经过审讯,这个间谍组织的构架也随之浮出了水面。

    贾琼在孙德夏的口供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云光。

    云光是神京留守司都司指挥使,正二品大员,职位类似于总兵,民间一般称呼为节度使。

    长安节度使掌管长安周边地区防务,职权颇重,关中四塞都在他的管辖范围。

    这个云光是贾代善旧部,在原著中这个人只出场过一次。

    在王熙凤弄权铁槛寺一回,云光只是收到了王熙凤假托贾琏的名义写的一封书信,就帮她把事情给办妥了。

    一点推托都没有,也没有索要好处。

    可见这云光对贾家还是比较忠心,算得上是心腹。

    在孙德夏的供述中,他通过云光的侄子结识了萧关的守将,花钱将其买通,使他的货物可以畅通无阻的通关。

    这件事无论云光知不知情,这份口供交上去,他都难脱干系。

    云光这个位置很重要,对贾家也忠心,按说贾琼应该拉他一把。

    以他和魏文通的交情,想办到这个并不难。

    不过贾琼并没有这么做,连给云光报个口信的打算都没有。

    这么多官员与外国间谍组织有接触,贾琼预感到将有一场大风暴要降临。

    孙德夏与多少人有过接触,群芳阁与什么人有牵扯,这些贾琼都没有深入调查,而是第一时间就进宫了。

    隆庆帝已经下过特旨,这件案子的事贾琼可以直接入宫禀报,所以他直接递牌子请见。

    南书房,隆庆帝正在批阅奏折,一名小太监进来禀报道:“皇上,长安县令贾琼请求觐见。”

    听到贾琼求见,隆庆帝心想可能是案子有了进展。

    “宣他进来。”贾琼急急入内,行了一礼说道:“臣贾琼参见皇上,吾皇圣躬金安。”

    “平身,可是案子有进展了?”

    “回皇上,案子已经查清了,这是个瓦剌人安插在长安城的密谍组织。

    金虎帮负责为这个组织提供资金,同时培养打手,在非常时期可以作为一支奇兵使用。

    金虎帮贩卖出去的女子,有少部分是瓦剌人精心训练的密探,这些人大部分都进了群芳阁。

    她们会从那些王孙公子,官宦子弟那里打听情报,记录下来以后送到胡商孙德夏处。

    孙德夏主要负责给瓦剌输送情报和物资。

    他平时刻意与许多官宦子弟,尤其是边将子弟交好。

    出手很阔绰,经常举办酒会,送给那些官宦子弟奇珍异宝,通过他们结识官员。

    通过各种形式,对那些将领进行贿赂和拉拢,让他可以顺畅的将违禁物资输送到草原上。

    孙德夏手上还有不少官员受贿,帮助他运送违禁物品的把柄。

    关键时刻,他就可以以此为要挟,控制一些将领。

    瓦剌人处心积虑,居然从七八年前就在长安安插密探,可见所图甚大。

    这个组织布局严密,不易察觉,幸亏被及时发现。

    要不然一旦瓦剌对我朝发动大战,后果不堪设想。”

    隆庆帝越听越心惊,瓦剌人如此处心积虑,显然是存了攻灭大楚,重新入主中原的心了。

    如果不是贾琼机缘巧合查到金虎帮,继而查到这个组织的核心,年深日久,不知道要对朝廷造成多大危害。

    他皱眉问道:“都有哪些官员与他们勾结,查清楚没有?”

    贾琼从袖口掏出一叠文书说道:“皇上,这是初步审讯孙德夏的口供,和他与一些官员交通的书信。

    臣着急入宫奏报,还没有详细审问孙德夏,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人。”

    隆庆帝接过书信,仔细的翻阅了一遍,沉吟半响后说道:“伱做的很好,后面的事你就不要插手了,朕会交给锦衣卫来处理。”

    贾琼闻言松了一口气,这差事他巴不得甩出去。

    “是,臣遵旨。”

    隆庆帝笑道:“你这次又立了大功,为朝廷除了一个大隐患,理应重赏。

    不过你这长安县令干了还没两个月,这么快就调动好像也不太合适。

    你说朕赏你点什么好呢?”

    贾琼心里:这皇帝老儿不会是又想赖账吧,老子立了这么多功劳,还不想给老子升官?

    心里疯狂吐槽,面上却恭敬的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上怎么赏臣都会铭感五内。”

    隆庆帝激赏道:“好好好!不愧是名满天下的才子,我大楚的文曲星。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好气节,好风骨!”

    贾琼感觉自己好像要被隆庆帝套路了,夸的倒是挺狠,就是不来实际的。

    他只能客气一下,说道:“皇上谬赞了,臣实在当不起。”

    隆庆帝笑道:“你的心意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朕要好好想想该赏你点什么。”

    “诺,臣告退。”

    刚走了两步,贾琼又顿住了脚步,回身说道:“皇上,臣有个请求。”

    隆庆帝疑惑道:“什么请求?”

    “臣这一段时间为了查这个案子,日以继夜的调查,身子有些不适。

    正好过两天就是我夫人的生辰,我想请几天假,在家休养几天。”

    隆庆帝摆摆手说道:“这种事还用跟我说,自己安排好县里的公务便是。”

    “是,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