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天启皇帝
繁体版

026 再来司礼监

    司礼监办公的地方,朱有教坐在主位的圈椅上,魏忠贤、王体乾、李永贞在旁边陪着。

    除了涂文辅还在操练净军,李朝钦要去拷打审问崔呈秀之外,魏忠贤在司礼监的铁杆都在这里了。

    刘若愚是唯一一个打下手的,所以继续担任念诵奏章的任务。

    朱有教今天会来司礼监,魏忠贤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刘若愚自然也是知道的。

    朱有教进来之时,已经见到刘若愚给他悄无声息地打了眼色,知道有事情。

    王体乾亲自在手里提着茶壶,先给朱有教满上一盏上好的明前茶,然后又给魏忠贤和李永贞分别斟上。

    朱有教喝了一口,没有一定造诣的情况下,尝不出什么好歹来。

    但是好话还是要说的:“这茶喝起来清香满口,端底是好茶!”

    王体乾陪笑道:“皇爷喜欢就好!”

    接下来魏忠贤和李永贞也赞不绝口,说点儿没什么营养的话。

    这边趁着这几个太监头子们寒暄的时候,朱有教看了刘若愚一眼。

    刘若愚往一旁的一个小角门处悄悄地指了一下,然后一本正经地拿起了一本奏章。

    魏忠贤说道:“可以了,刘若愚你给皇爷念一下这几天的奏章。”

    “皇爷要有什么回覆,你就直接批上去!”

    刘若愚当众念奏章,朱有教当众交代批语。在魏忠贤的亲自监视之下,应当没有问题。

    刘若愚看了看朱有教。

    朱有教装模作样地说道:“念吧,让朕听听这些朝臣们又发了什么牢骚!”

    刘若愚一本一本地念了起来。

    果然,前面这几十本奏章都是借着讨论林丹汗与顺义王的矛盾,实际上要说别的事情的。

    基本上都是在开篇讲说一下林丹汗与顺义王的矛盾,然后随便给出一个解决办法。也不管是否有效,甚至都不管是不是人类的解决办法。

    接着就开始引申、借题发挥,把话题往别的方向扯。

    有人往辽东战局上面扯。

    有人往阉党专权上面扯。

    有人往东林党空谈误国上面扯。

    竟然还有人往天启皇帝锯木头这件事情上扯。

    最后就开始攻击政敌,把责任都推到政敌的身上去。

    对于这一些奏章,朱有教根据魏忠贤的暗示,批语都是一律斥责一顿。让他们以后就事论事,不准胡乱攀引。

    魏忠贤很满意。

    念了一会儿,刘若愚又拿起来了一个奏章。

    “皇爷、厂公、两位宗主,这一份是兵科给事中杨所修的奏章。”

    “内容是要求将三大案给编修成书,对外印发。说是百姓们都对三大案有兴趣,私底下到处传言。”

    “不如朝廷印发下去,以正视听!”

    这个奏章是意外。

    在一大堆的指桑骂槐、夹带私货,借着讨论林丹汗与顺义王的矛盾的名义,去趁机攻击政敌的奏章中,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奏章。

    本来已经听得昏昏欲睡的魏忠贤、王体乾和李永贞,都呼的一下子坐好了姿势。

    朱有教马上就开口说道:“准了!”

    魏忠贤与此同时也急切地说了一句:“不可以!”

    朱有教故作奇怪地问道:“厂臣,这可是正百姓视听的举措啊。”

    “三大案乃是关系皇家颜面的大事,如果不能由朝廷出面阐释一二,只怕民间早晚会谣言满天飞。”

    “到时候越传越乱,最终谁也不知道会传成个任何样子?!”

    魏忠贤只顾皱着眉头,偷偷斜眼瞪着朱有教:“皇爷,奴婢以为,此事重大,皇爷还是多考虑一下才最为稳妥!”

    “奴婢还有要事禀报,还请皇爷暂停处理奏章。且先听奴婢一言!”

    说着,魏忠贤还偷偷地打了两个眼色。

    朱有教当即说道:“你们都先出去,朕跟厂臣有要事相商!”

    王体乾、李永贞和刘若愚一起离开了司礼监的屋子。

    李永贞还顺手关上了门。

    屋子里一旦没有了别人,魏忠贤就马上恢复了上位者的强势态度。

    “你可知道,这个兵科给事中杨所修,乃是东林党的人,也是东林党的重点培养对象?”

    朱有教眼珠子转了两圈,笑道:“那跟这编纂三大案,有什么关系?”

    “不就是写本书吗?”

    魏忠贤冷冷地说道:“写本书?呵呵!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可不仅仅是皇家的事情。”

    “这也是东林党的上位史!”

    “尤其是到了移宫案,杨涟、左光斗等人更是直接冲到宫里,强行带着皇爷举办登基大典。又逼着李选侍移宫。”

    魏忠贤发出呵呵的声音:“那种威风、那副嘴脸,咱家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魏忠贤盯着朱有教:“把三大案编纂成书,就是要给他们东林党人扬名!”

    “三大案在关键处都有东林党人的身影。他们这个时候要拿出来宣讲,是要造势、要在名望上占上风!”

    朱有教毫不在意地笑了笑:“厂臣你这话说的……咱们如果不让他们以朝廷的名义修书,他们还会以私人的名义修书啊?”

    “以朝廷的名义修书,厂臣你还可以盯着不让他们乱写。”

    “这万一以私人的名义修书,那可就不知道他们会怎么胡写乱写喽!”

    “到时候把厂臣你给写成个妖魔鬼怪,只要在出版的时候不缀上他们自己的名字,厂臣你还能拿他们怎么样?”

    魏忠贤又惊又怒:“他们敢……”

    想了想,好像还真敢!

    大明朝对于写书出版这事儿,历来非常的自信和开明。

    太祖朱元璋刚刚登基的洪武元年,就废除了所有书籍出版的税收政策和出版审查制度。

    无论你是谁,只要有钱,就可以刻版印书,事前无需由任何机构审查。还不用缴税。

    所以大明朝各种名著满天飞,同时各种野史杂书也是满天飞。

    如果杨所修他们真的按照朱有教所说的那样子,偷偷给魏忠贤编纂出一部不写作者名字的野史出来,那么魏忠贤还真没办法。

    “你当场答应了,看来你是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不得已,魏忠贤只能求教朱有教这个聪明人。

    朱有教笑道:“让杨所修他们写嘛。他们写,你们也可以写!”

    “你不是有东林党人的名册吗?把这些人都编排上……”

    “他们要编书给自己扬名,你就编书打击他们的气焰。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