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草上草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奇怪的救援队

    其实汉匈之间,能数得着的几场大胜仗也就伍贯一所说,刘穆之打的那三场仗,而且打的极为艰辛,如果再数落下去,恐怕伍贯一就要说自家这边惨不忍睹的败绩了。

    众匈奴汉子唯恐刘穆之带大军前来,催促遮拦王赶快离去,遮拦王狠狠地瞅了一眼已经被撞的满破红漆的大门,一咬牙说道:“走!”

    人的名,树的影,刘穆之将军虽然人不在这里,今天却又立了一功,单靠他的名声就能吓退这些草原汉子,伍贯一听外面的匈奴人叫嚷着要离去,心里长舒一口气,暗叹,什么时候我也能像刘穆之将军那样威名赫赫就好了。

    赵全斌趴着墙角,小声尖叫道:“快看,匈奴人走了!”

    王柏川叹道:“走了就好,他们走了,该咱们去县衙拜访了。”

    赵全斌说道:“是啊,好歹咱们也是汉人,非我族类这句话用不到咱们头上,只是不知道那县官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柏川笑道:“古代的百姓见了县太爷都要磕头的,你我对于这里的县官来说都是草民,你是不是害怕磕头?”

    赵全斌冷笑道:“磕什么头,想磕你自己磕去,他们古代那套礼节不适应咱们头上。”

    王柏川见匈奴人走的干干净净,衙门前只剩一条树干粗细的木料,说道:“咱们也赶快回去吧,带刘草根他们见见这里的县太爷,也好顺便打听点消息。”

    众匈奴汉子簇拥着遮拦王朝县城大门而去。

    “咱们今天来汉地竟然全无收获,真是白跑一趟。”

    “谁能想到汉地也发生了大灾荒。”

    “算了,能保住命就是万幸了,谁知道刘穆之那个瘟神也在附近,如果咱们遇到他,恐怕就不是空手而归那么简单了。”

    遮拦王面色峻然,骑在马上一句话没说,静听匈奴汉子议论纷纷。

    方才说话的汉子无奈一笑,说道:“晋朝的军队不堪一击,不知道在咱们手里吃过多少苦头,我本以为汉人就这么点出息,没想到他们当中还有刘穆之这样的人物,哎,到底是风水轮流转啊。”

    另一汉子说道:“谁说不是,想当年咱们进入中原如入无人之境,部落里不管缺女人还是缺什么东西,来中原走一趟什么都有了,没想到如今咱们来汉地,就像过街老鼠似的,做什么都得小心翼翼。”

    那汉子挑出大拇指,说道:“论打仗,遮拦王在咱们匈奴人当中可以算得上这个,可惜汉人如今有了厉害的名将,草原的雄鹰如今也有了对头,咱们以后可得多加小心啊。”

    遮拦王想起自己数次中刘穆之的圈套,心里忽生一股愤然之气,冷哼道:“刘穆之算什么名将,最多只是个会耍弄心机的胆小鬼。”

    那汉子听闻,笑道:“汉人有句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然刘穆之诡计多端,咱们败了就是败了,遮拦王这点咱们得承认,汉人还是有能人的。”

    遮拦王愤然道:“我就不信咱们大匈奴会拿一个汉人毫无办法。”

    那汉子笑道:“算了,技不如人也不可耻,以后咱们遇见姓刘的尽量避开他就是了。”

    遮拦王听闻,大怒道:“你们要避我偏不避,今天我定要和刘穆之一较高下,让他知道草原的雄鹰也不是好惹的。”

    众人这时已经出了平安县城,没想到遮拦王说完,竟然拨转马头又朝县城大门飞奔而去。

    那匈奴汉子心里暗暗后悔,自己干嘛要和遮拦王较真,现在更麻烦了,他们不可能把遮拦王一人撇下留给汉人的将军,要是紧跟过去恐怕万一中了汉人的埋伏,怎么办?

    “遮拦王”

    众匈奴汉子赶紧拨转马头追了上去,那汉子见状,也只好紧跟过去。

    县衙里面,王承祖大腿摔伤,坐在正堂的椅子上一直都没挪过地方,听闻外面的匈奴人都撤走了,心里暗感庆幸,叹道:“还好匈奴人对刘穆之有畏惧之心,不然咱们几个的性命今天恐怕都难以保全。”

    老张和华嫂一直躲在厨房里没有露面,这时听闻匈奴人走了,才敢从厨房走来,华嫂叹道:“哎,什么时候咱们老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啊,让那些该死的匈奴人别再来祸害咱们,全城的百姓听说匈奴人的马队要来,都逃光了,恐怕县城就剩咱们几个人了。”

    县太爷不在这里,老张用袖子擦了擦台阶,靠着桌案坐下,说道:“那得看朝廷打算出大多的力气,往边疆多派几个像刘穆之这样的将军,那样才能震慑住匈奴人,不然光靠刘将军一个人,也是顾得了东,顾不了西啊。”

    王承祖冷笑道:“这不是太祖在世的时候了,老将军俱已凋零,朝廷里有经验的将领基本上全战死沙场了,除了刘穆之恐怕也找不出几个能打仗的,剩下的将军大多是世袭的官职,让他们带兵除了欺负老百姓,恐怕再没有别的用处。”

    朝廷的将领大多是靠镇压地方叛乱起家的,那些将军对付叛乱的农民,山区的土匪很有一手,但是一遇到匈奴人,以前对付农民那一套手段就不灵了,屡屡在匈奴人手下吃败仗,这些年光战死在边疆,品级在四品以上的将领就有数十位之多。

    京城里的将军们一听要去玉门关防御匈奴,都畏之如虎,纷纷找理由搪塞,到后来竟无人可用,刘穆之原本是京城的翰林学士,后来听说西北匈奴人频频入侵我境,烧杀抢劫,于是自告奋勇来边境驻防。

    谁也没想到,一个翰林院出身的书生,竟然硬撑起了西北的半边天。

    成秀忽然想起伍贯一还站在院子里,叫道:“今天要不是伍兄用刘穆之将军的名号震慑住那些匈奴人,我等焉有命在乎?”

    说着成秀来到院中,给伍贯一行了一礼,伍贯一连忙将他扶起。

    王承祖扶着受伤的大腿勉强站起来,说道:“伍兄为何还站在院中,莫非有什么心事?”

    伍贯一用计逼退匈奴人,救了众人,王承祖等人一改之前对伍贯一心中的轻视之意,言语之间满是关切。

    伍贯一叹道:“如今平安县和临近几个县都发生了灾荒,朝廷又不派人赈灾,再这么拖下去,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到时候逼的老百姓造反,再加上匈奴人为祸,恐怕我大晋的西北半壁就无宁日了。”

    众人听到伍贯一之言,都心有戚戚焉,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少雨,粮食产量本身就不高,如今又闹旱灾,平安县和临近几个县都往朝廷递过奏疏,让朝廷赶快派人,派粮前来赈灾,可时至今日,那些奏疏如泥牛入海一般,全无半点消息。

    王承祖叹道:“这些事就不是吾辈操心的事了,太爷是一县之尊,这事自然由他老人家做主,太爷人呢?”

    伍贯一这才想起来,郑仁寿还被锁在房间里,大叫一声,坏了,正要往厢房走去,只听外面有人大叫道:“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