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文宗
繁体版

第二十章 县试之前(一)

    就这般,苏澈与苏有元二人之间形成了一个约定,苏有元也将答应的十两银子送到了苏澈的家中。

    林氏与苏澈自然大喜过望,原本他们好不容易借贷到了一两五钱银子作为苏澈进学的开销,只以为此事会让这个贫寒的家庭带来一些压力。

    但没想到苏澈入学一事不仅未曾耗费一文钱,还给这个家带来了十两银子安,大大的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只是林氏与苏定潮二人终归是老实的庄稼人,虽然得到了十两银子,但夫妻二人只当是没有这回事,还是如同往常一般下地干活。

    用林氏的话来说,“这十两银子乃是留着给苏澈娶媳妇用的。”这让苏澈哭笑不得,见开解不了这对勤劳的夫妇,苏澈也就随二人去了。

    只是在心头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取得功名,让二老往后不必如此辛苦。

    至于他与苏有元之间的约定,只有苏占文与孔异二人知道,未免夫妇二人担心,苏澈打算先不将此事告知二人。

    秋去春来,自从苏澈与苏有元约定的那日之后,苏澈吃住都在族学,数月才能回家一趟,林氏与苏定潮夫妻二人虽然担心自家的孩子不适应,但见苏澈每次回来都胖了不少,二人的担心也就少了许多。

    “你这字体终于能够勉强看得过去,童生试应当不会成为你的阻碍了。”这一日,苏澈与苏占文在族学的后山苏占文的房舍之中勤练字体,已是头疼苏澈的字多时的苏占文发出了这样一声感慨。

    明朝科举格式为八股文,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字体使用的为馆阁体又称为台阁体。

    科举考试不仅看考生的文体格式,更还考验考生的字,前世的苏澈根本就没有练习过毛笔字,是以虽然在文章记忆一道上一日千里,但这字却是始终不得寸进。

    用先前教导苏澈的孔异的话来说,苏澈的字就像蚯蚓在爬,毫无章法和规矩之言。

    也正是因为如此,苏占文才会亲自来教导苏澈练字,只是苏澈在文章一道之上虽然进步神速,但在字体之上却是进步缓慢,今日练习这一篇寒窑赋是苏澈少有的没被苏占文挖苦的例子。

    “多谢族叔的教导,澈能取得如此进步,若非族叔只怕不知道要等到何等岁月。”

    听到苏占文的话,苏澈立即起身朝着后者一拜。

    苏占文对苏澈的道谢并未谦虚,天知道这近两年来他为了教导苏澈的字耗费了多少的心血,若非是将苏澈视为苏氏重新崛起的希望,按照他原来的性情,早就撂挑子不干。

    直到此时,苏占文才终于理解到了孔异的难处。

    “不出一月就要开始童生试了,以我观之你的文章水准已是足够,先前担忧你的字体,如今虽然还并不称得上是优秀,但也可以称为合格。”

    “这两日你在温习文章的同时,还是要勤练不辍才可,须知这馆阁体还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可。”

    苏澈对于苏占文的话自然毫不怀疑,再怎么说,后者也是这大明朝取得了秀才功名的读书人,知道科举考试的步骤和标准。

    比他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可要强得太多。

    “族叔吩咐的是,小侄定然遵循族叔的话,对于字体之上一定多加勤练。”苏澈谦逊的道。

    对于苏占文,他心底从一开始的感激再到如今的尊敬,这其中的变化着他也终于开始将自己看作苏氏一族的族人看待。

    若非苏占文他也不能进入苏氏之眼,更不能有如今这些进步,是以对于苏占文,他已是将其看作是亲人一般。

    看着这个皮肤已是渐渐变得白皙,身材变得强壮起来的族侄,苏占文不由得感慨道:“这些年你的成长我等有目共睹,按理说现在你的文章水平考个童生不难,但科举一事之上并未有一定之事,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是。”苏澈半弓着身子立于苏占文身旁。

    “还有就是,你待会收拾一下,可以回到家中见一见你的父母了,只是练字一事切莫懈怠才是。”

    苏占文哪里不知自己的这个族侄早已按捺不住心中回家的迫切,对于苏澈想家一事他并不认为这不是一个好事。

    毕竟这也说明了苏澈有情有义,日后若是其出人头地想来也不会忘记今日苏氏给与他的支持,而这也不就是苏有元等人当初所期望的那般么?

    原本苏占文对于苏澈也是如同苏有元那般的有利用之心在其中,但这两年的相处下来,他也是渐渐的喜欢上了这个勤学好进的族人。

    得到苏占文的许可,苏澈压抑住心中的喜悦,当即道:“多谢族叔。”

    “去吧。“

    “多谢族叔。”

    苏澈再次拜谢苏占文之后便在后者的目光当中走出了房门,苏占文的房舍在族学之后。

    此处距离学堂并不算很远,是以远远的苏澈就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学子此时已是放课,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准备回家。

    不过片刻,苏澈便已是下了山,到了学堂前。

    “见过族兄。”

    “见过族兄。”

    这两年在山上的教化使得原本调皮捣蛋的苏氏学子一个个的内敛了不少,多少开始有了一些读书人的样子。

    他们见到苏澈,纷纷作揖,但并未有谁去上前搭话,原因自然是为了苏澈能够全心投入的苦学之中,孔异给众孺子下达了不得打扰苏澈的告诫。

    旁人不知道苏有元和苏澈之间的约定,孔异却是知道的,他知道苏澈时间有限,不可能将自己的心思放在与人交际之上,便也就三令五申这些学堂的学子莫要去打扰苏澈。

    苏澈对此自然也是十分满意,来自于后世的他自然没有太多的兴趣与这些不过十来岁的孩童一起玩闹,况且他的时间被苏占文和孔异排的十分满,很少有空闲的时间。

    寻常的孩童半旬便能下山回家,而苏澈是数月才回一趟家,此番若非是即将到童生试,苏占文怕思家影响他的发挥的话定当是不会让他此时归家的。

    毕竟此时距离他上次归家才一月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