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山下
繁体版

第127章 环保行动

    今年雨脚断得比往年早了一些,六月底后就没有下过雨了,清江河水一天比一天少,前进纸厂前面的石灰石河道也显现出来了。不过,唐青莲心里不慌,在与周伟明沟通后,她要何一海启用后水槽进行生产。分红如期如数进行,生产销售形势一派大好,股东们现在对唐青莲言听计从。

    唐青莲觉得这一段时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顺风顺水。

    从七月开始,纸品市场又迎来一波上涨行情,高峰时价格比年初涨了15%,市场上只要有纸就能销出去。现在到了八月中旬了,这波行情还在持续,并且没有任何征兆显示行情会在近期下跌。唐青莲算了一下,按照这个势头下去,今年自己的收益要高出去年一大截。

    更让唐青莲开心的是,唐鹏与姜红相处得越来越好,两人之间的感情迅速升温。上周她回了一趟娘家,姜红来了。姜红一见她就红着脸叫了一声“青青姐。”陶兰英把她拉到一边,朝她神秘地笑了笑,告诉她,姜红来了三天了,伢子妹子晚上睡到一块去了。唐青莲笑着提醒母亲,鹏鹏与姜红都这样了,不如早点定婚过礼,或者干脆早点结婚。陶兰英听后笑着拍拍自己的额头,说还是唐青莲想的周到,自己马上就与陈爱莲商量这个事情。

    这天吃过早饭后,唐青莲就去了生产车间,与值班的左东明交谈了一会,了解生产情况,又去后面排水渠看了看,一切正常。回到办公室时,唐青莲已是汗流浃背。她拿出空调遥控,打开了空调。

    刚坐下,陶兰英就进来了。

    唐青莲见母亲面色凝重,站起来迎了过去,问道:“姆妈,有什么事吗?”

    陶兰英看了看唐青莲,叹了一口气,说:“昨天陈爱莲来了,姜红家里变卦了。”

    唐青莲听了大吃一惊,连忙问怎么回事。陶兰英告诉了她。

    原来,陈爱莲昨天来家里告诉陶兰英,姜红一家对唐鹏比较满意,同意女儿与唐鹏来往,不过,如果要两人结婚的话,姜家希望唐家把房子改建成楼房。什么时候建成了,什么时候两人就结婚。陶兰英当时就急了,问陈爱莲姜家还有没有商量的余地。陈爱莲说,自己也跟姜家讲起,能不能先结婚,再建房,但姜家态度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

    说到这,陶兰英看着唐青莲说道:“青青,昨天我和你爷问了你建四叔,建四叔说,建四间登楼的二层楼房,不装修的话,要七八万,要是装修的话,要十一二万。这鹏鹏对姜红喜欢得不得了!这下……青青,我晓得你刚在县城买了房,你也没钱!唉!这可怎么办哟?”

    唐青莲看了母亲一眼,笑道:“姆妈,姜家同意姜红与唐鹏继续谈,就是好事嘛!至于建房子的事,您也别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青青呀,这不是三五两块钱哩!你帮我们还了那么多的老账,我真不想来找你了!只是……我又能去找谁呀!”

    “呵呵……我晓得!姆妈,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好吗?鹏鹏与姜红年纪不大,早一年晚一年结婚都可以,对不?”

    陶兰英想了想,点点头,又说道:“青青,那我回去了。你也别着急,我和你爷会想办法的。”

    唐青莲想要袁五华送,陶兰英拒绝了,坚持要自己走回去。

    陶兰英走后,唐青莲想了一会。娘家这房子看来不建是不行了,娘家要建房,自己肯定要支持。她准备晚上跟袁桂山商量一下,能不能延迟一年还钱,这样自己就有回旋余地了。

    下午四点,袁桂山从雾山上打来电话,晚上魏志平会来家里吃饭,要刘妹辉好好准备几个拿手菜。

    进入八月份以来,雾山村的旱情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雾山上的旱情越发严重,地势最高的东雾山组及以下几个村民小组几百亩晚稻已脱水一周以上,部分稻田禾苗已打蔫枯死,其他农作物也不同程度受灾,并且出现人畜用水困难的情况。袁桂山为此到黄桥镇政府去了好几次,要求政府加大力度支持雾山村的抗旱工作。

    雾山村严重旱情引起了镇政府的高度重视,黄镇长、梁镇长等领导上雾山实地察看以后,认为只有安装大型抗旱设备从沁溪水库提水到东雾山组的水塘,才能缓解旱情。昨天,黄镇长通知袁桂山,政府同意调拔几台设备到雾山,明天上山安装。今天一早,袁桂山和其他村干部清早赶到雾山,不久,几件大型的抗旱设备到了雾山上,魏志平带着几个政府干部也上山来了。

    设备安装人员和几十个山上的村民从清早一直忙活到下午三点,设备才安装好,开机后经过原有的抗旱灌溉系统,沁溪水库的水被抽上来到了东雾山组的水塘里。看到哗哗的水流源源不断涌入水塘,几十个人都开心地笑着,叫着。袁桂山代表雾山的村民向魏志平表示感谢。

    “袁书记,你就莫要说感谢了!这是我们的工作哩!”魏志平笑道,看了看远处的雾峰,“茶园旱情严重吗?”

    袁桂山说:“茶园情况还好。雾峰早上露水大,孙老板又在雾峰建了几个大型的储水池,没听他说茶苗受旱。”

    魏志平点了点头说:“孙老板那人总是想在别人前面,是个做大事的人!”

    袁桂山看了看时间,笑道:“魏书记,今天辛苦您和这些干部们了,下山去到我家里吃个便饭如何?”

    魏志平笑了笑,看着袁桂山道:“好,恭敬不如从命。袁书记,正好有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听听你的意见。”

    晚上安排了两桌饭。袁桂山本来安排魏志平与政府的干部同自己坐一桌,家里人与村干部一桌。魏志平笑着要唐青莲与袁五华来自己一桌,安排两个干部去另一桌。袁桂山要拿酒出来喝一杯,魏志平摆摆手不让。

    吃饭时,魏志平问了前进纸厂生产销售税收方面的一些情况后,重点问了废水排放情况。唐青莲避开了从纸厂后排水到沁溪的情况,一一回答了魏志平的问题。魏志平听了时而开心笑着,不停点头,时而脸色严峻,不停插话。

    饭后,村干部打过招呼后回家了。刘妹辉泡了茶端来,魏志平和几个政府干部接了慢慢喝起来。

    袁桂山问道:“魏书记,您不是说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说吗?是什么事情?不吓人吧?”

    魏志平看了看袁桂山,又看了看唐青莲,慢慢说道:“县里过几天要开大会,全县所有重点排污企业负责人都要参加。”

    唐青莲笑道:“是吗?我还没参加过这样的会哩!”

    袁桂山听了心里一紧,问道:“魏书记,真的呀?”

    魏志平点点头,说起这环保大会的来由。省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共护蓝天碧水”环保整治行动十月要进行验收,验收结果将上报省政府,并纳入各地州市和县区政府的年度绩效考核。因此县政府非常重视这次验收工作,将从九月开始严禁包括造纸企业在内的所有排污企业向县内四大河流排放处理不达标的工业废水。

    魏志平说,辖区内排污企业的乡镇书记和镇长已经开会作了安排,过两天就会开全县的大会。到时估计会出台一系列比较严厉的措施。说到这里,魏志平问了袁桂山几个问题,一是各家纸厂会有怎样的反应,二是怎样降低对纸厂生产销售的影响,有没有好的应对办法,三是怎样做好宣传发动和落实工作。

    袁桂山的脸色变成十分凝重,问道:“魏书记,九月开始禁排,什么时候放开呀?”

    “这个县里没说,我估计至少要到十月这次验收结束。”

    “魏书记,县里会采取哪些措施?”

    魏志平笑了笑,说:“袁书记,只会比我刚来黄桥时采取的措施更严。”

    袁桂山听了许久没有说话。他知道,要是当时采取的措施再坚持两个月,黄桥镇纸厂除了孙氏外几乎都会倒闭。

    唐青莲听魏志平讲的时候心里就一阵一阵紧张,看到袁桂山不说话了,心里慌乱起来,连忙问道:“爷,怎么办呀?”

    袁桂山没理会唐青莲,对魏志平说:“魏书记,您提的这些问题,我现在真的无法回答。我在想,要是真这样,这纸厂迟早会要关停。”

    “袁书记,我能理解。您说的纸厂迟早会关停是很有可能的。你们确实要好好考虑一下纸厂的出路了。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当前还是要请您想想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魏志平道,说完看了看袁桂山和唐青莲,“如果想到了办法一定要告诉我!还有,袁书记,小唐,你们需要我出面协调的工作可以随时来找我!”

    唐青莲点头笑道:“我记下了。谢谢魏书记!”

    几人继续聊了一会,魏志平起身笑着告辞,袁桂山与唐青莲袁五华送到坪里,魏志平上车后挥挥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