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机器人
繁体版

火星探险记

    经过了差不多100多天的长期飞行,航母飞船终于到达了火星。

    小鹏选择将航母飞船停在一处巨大的山体洞穴旁边,四周围全是高山峡谷。

    “为什么要将飞船停留在这里呢?”小曾辉不解的问道。

    小鹏说道:“前面已经给你科普过了,火星是一个光秃秃的沙漠星球,气候环境非常恶劣,几乎常年都会爆发全球性的风沙遮天蔽日的巨大沙尘暴,我们的飞船如果停留在没有山体遮挡的地方,就会很容易遭到沙尘暴的侵袭,不利于我们的安全驻扎,也不利于我们在火星上修建科研基地。”

    “此外,根据有关研究和推测显示,这个地方叫做亚尔西亚火山,这里有七个巨大的火星洞穴,叫做七仙女洞,在这些洞穴里面很可能居住有火星人或者存在有其他特殊生命,我们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在这里建立一个科研基地,对这些洞穴进行探索和考察研究。”

    “哦,那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小曾辉问道。

    “接下来你们就先吃饭,适应一下这里的环境。”小鹏说道,

    “我们先停留两天,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情况。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发生,那么我们就会派遣一个机器人出去探测一下这个洞穴(我们姑且叫它做大姑娘洞,其他的分别按顺序叫做二姑娘洞、三姑娘洞、四姑娘洞、五姑娘洞、六姑娘洞和七姑娘洞)的内部情况,为我们接下来的科研行动做好准备。”

    “好的,那我就按计划进行,希望一切顺利。”小曾辉说道。

    接下来小曾辉和布兰妮就开始吃饭,并去种植基地里观看了瓜果蔬菜的生长情况。还好,瓜果蔬菜生长的很正常,养殖基地的各种动物生长的也很正常,一切顺利。

    回到科研工作室,他们又和小鹏一起研究了一下接下来可能要进行的科研任务。

    就这样过了两天,一切正常。

    “莱特,你负责前去探测一下大姑娘洞里面的具体情况,如果遇到有什么危险,请立即发出预警,请求支援。如果遇到特大危险,请立即返回,不可恋战!”小鹏对一个叫做莱特的机器人命令道。

    “是,保证完成任务!”莱特大声说道,立刻带上装备就出发了。

    莱特将拍摄设备与科研工作室的监控视频连接了起来,让科研工作室能够实时实地的观察到洞穴中所探测到的情况。

    莱特三步一停,五步一站,仔细的探索着洞穴中一切情况。

    只见这个洞穴,洞口宽度约180多米左右,高度有80多米高,缓缓的向山体地下深处延伸,里面一片漆黑。莱特打开明亮的仿太阳光照射灯,顿时将洞里照得非常明明亮,有如白昼一样。只见洞穴洞口处的洞壁,是一片漆黑的凹凸不平的火山岩壁,跟地球上的天然洞穴差不多,并没有任何人工开凿过的痕迹。

    莱特往前行走了10米,仔细的观察着洞中四周围的情况。

    这段洞穴的温度非常干冷,莱特用温度测量仪器检测了一下周围的气温,发现这里的温度低到零下48摄氏度以下,空气含量和洞穴外面差不多,二氧化碳含量占了(95.3%),氮气(2.7%)、氩气(1.6%)和微量的氧气(0.15%),只有极低微的水汽约(0.03%)左右。但相对洞穴外面的情况来说受到的太空有害幅射已经有所降低。在这种环境下,地球上的人类如果不携带特殊的装备根本上没有办法在此存活。

    莱特继续行进了100米左右,这段洞穴的情况基本是宽宽窄窄,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的变化,里面的气温环境依然是异常的低温干燥,空气的含量已经非常稀薄,并没有发现任何水源、动植物以及其他的特殊的微生物。

    但洞穴还在继续向山体地下深处延伸。

    莱特向小曾辉和小鹏作了详细报告,并请求支援:

    “报告亲爱的的小曾辉副总,我现在已经行进到了洞穴的100米深处,没有发现比较特殊的情况。现在洞穴还在继续向地下深处延伸,我请求派出一架大疆无人侦察机来支援,先进入洞穴的深处探明情况,以保证我们探索任务的安全和顺利完成。”

    “好的,我们马上派出一架大疆无人侦察机前去支援你,请你原地等待下一步指令!”小曾辉说道,便命负责无人机指挥部的机器人詹姆斯派遣了一架先进的大疆无人侦察机前去支援莱特。

    莱特收到了支援,便按照指令操纵大疆无人侦察机飞进了洞穴深处进行侦察。

    大疆无人侦察机打开仿太阳光灯照明,缓缓的向洞穴深处飞去,将拍摄到的视频图像传回给了莱特和科研工作室。

    根据大疆无人侦察机拍摄到的视频和图像,莱特和小曾辉他们发现,洞穴深处的情况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只是有些空间比较巨大些,有些空间就相对狭窄些,里面同样是凹凸不平,有些比较奇特的石林景观,并没有像地球上溶洞里那样的石钟乳,气温依旧是非常的干燥冰冷,不过相比外面的气温已经温暖了许多(上升到了零下二十多度甚至零下几度),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有害的太空幅射了。此外里面还分布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岔洞,以及两三个比较大的洞厅,但依旧没有发现有任何的火星人类和动植物以及其他特殊的微生物或者它们曾经生活过的痕迹,也没有发现任何地下河和湖泊等水源。

    经过最终探测,发现这个洞穴(大姑娘洞)长度(洞穴深度)达到了十一公里,最宽处达到了3000多米,最高处达到了100多米。

    随后小曾辉和小鹏又派遣了其他机器人和无人机对另外六个洞穴进行了探测,得到的情况都差不多。这些洞穴最深的达到了十七公里深(四姑娘洞),最浅的也达到了三公里深(七姑娘洞),探测显示这里是一个庞大的火星火山地下火山岩熔洞群,由亿万年前火山喷发以及一些特殊的原因形成。

    不过无一不令人失望的是,这些火山岩熔洞无一例外的都没有发现有令人激动的火星人类、火星动植物、火星微生物和地下水源。

    “科学家们研究显示这些熔洞可能会有地下水源,这里怎么会没有发现有地下水源呢?”小曾辉失望的说道。

    “这并不意外,”小鹏说道,

    “科学家们只是根据一些资料和条件进行推测,并没有到实地考察,出现这种比较大的偏差失误并不奇怪。只有实地考察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科研结论!”

    “那火星上的水都到哪里去了呢?”布兰妮问道。

    “由于没有像地球一样拥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保护,火星上的地表水除了一部分被太阳风带到了外太空以外,其余的大部分都集中到了火星的南北极去了,在寒冷的气候下结成了厚厚的冰。”小鹏说道,

    “至于火星上的地下水,可能存在了在地下更深的地方。”

    “哦,原来是这样!”布兰妮说道。

    小曾辉说道:“根据我们现在的探测来看,火星上恶劣的气候环境根本就不适合人类生存,地球上的人类为什么还要拼命的想搬到火星来居住呢?明明地球才是人类最美丽、最合适、最宜居的生存环境,明明最宜居的地球就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却不懂好好的珍惜地球,不懂得好好的爱护地球,不懂得好好的保护地球的自然生存环境,整天为了私欲私利对地球的自然资源环境进行无限度的索取、破坏,倾倒核污染水,污染海洋,到处爆发战争,让地球变得百孔千疮――他们这是为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总有一天地球承受不住了,就会疯狂的报复人类,让人类走向灭亡!”

    “将来毁灭地球的并不是外星人入侵,而是人类贪婪自私的自己!”小鹏说道。

    “是啊,真不知道这些愚蠢自私的人类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布兰妮也说道。

    “相比于火星上的这些冰冷冷、死寂寂、毫无生机的洞穴,地球上的洞穴就要丰富的多、美丽的多、生机盎然的多了!”小鹏说道,

    “小曾辉,你都知道地球上有哪些比较闻名于世的洞穴吗?”

    “我还真不知道呢!”小曾说道。

    “好,那我现在给你们科普一下吧!”小鹏说道。

    地球上十八比较有名的洞穴介绍:

    一、维洛夫金娜洞穴

    位于格鲁吉亚阿拉贝卡山的“维洛夫金娜洞穴”,深度达到2212米,是世界最深的洞穴。每年勘测,它的深度都在不断增加。

    1968年,维洛夫金娜洞穴首次被前苏联洞穴学家发现。当时,他们只探索到115米深度,并在地图上标记S-115。

    1983年,莫斯科的佩洛沃洞穴探险俱乐部开始探索维洛夫金娜洞穴,并在几年之后探索到440米的深度。

    而后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这个数字,没有什么改变。

    但经过不断探索,他们最终还是来到了这个洞穴的底部水池,探测纵深长度为2212米。

    对这么深的洞穴进行探索极其危险,也非常困难。从地下800米开始,湿度达到100%,温度在4~7度左右,洞穴里还有很多积水池,探险队员们经常需要游过去,才能达到下一个竖井。

    虽然危险,但洞穴里有很多奇特的新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很好的范本。

    在对维洛夫金娜洞穴的探索中,探险者收集了稀有的虾类和蝎子的样本,还有一些化石和新的微生物物种。

    这些样本能够成为一种线索,方便科学家们还原出这些洞穴生物在数百万前的模样,还能让我们了解洞穴和周围山脉的形成过程。

    二、溶洞之王——织金洞

    织金归来不看洞”里说的“洞”,就是指“华国溶洞之王”——织金洞。之所以有此称号,在于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

    进入洞中,仿佛进入了玄幻的异世界。

    织金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石旗等40多种洞穴堆积物,构成了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

    洞中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一望无涯的“寂静群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帘”、豪迈挺拔的“银雨树”、纤细玲成的“卷曲石”……一幅幅大画卷,一处处小场景,令人心魄震惊,叹为观止。

    三、最大的天坑——打岱河天坑

    按照《旅游地学大辞典》的定义:天坑是指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特大型塌陷地貌景观。其宽度和深度均应大于100米,且宽深比甚为接近。

    世界上仅有的三例超级天坑都在华国,其中贵州平塘县的打岱河天坑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大单体天坑。

    打岱坑坑口南北长约1800米、东西宽约1700米,坑口面积约306万平方米,最深处有近600米。

    坑底南北平均宽900米,东西平均长1100米,坑底面积约99万平方米,坑口与坑底相对落差589米。

    这是什么概念呢?

    它的容积约12亿立方米,能装下85个杭州西湖,放入国京新地标——528米高的“华国尊”国京中信大厦也毫无问题。

    以打岱坑为中心,周边有安家洞猫底坨、道坨、瑶人湾、音洞、白马洞等12个天坑,这十几个天坑就像一串珠子,被一根看不见的线串在了一起,形成了打岱河天坑群。

    站在天坑边往下望,几乎垂直的石灰岩崖壁围合成一圈,向地底猛然跌落,仿佛一个无比巨大的铁桶;绿得发黑的原始森林,从灰白色的崖壁一直铺到坑底;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在坑底中间的草地上流过。

    这些形成于碳酸盐岩层中的天坑共有两种成因类型,即塌陷型和冲蚀型。

    塌陷天坑是由地下河强烈的溶蚀侵蚀作用,导致岩层的不断崩塌并达到地表而成。其发展由地下到地面,并经历地下河洞道、地下崩塌大厅、地表天坑几个主要阶段。

    冲蚀型天坑是在特殊的地质、地貌与水文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落水洞式或盲谷式天坑。

    而这个奇特的地貌形态由华国学者发现并命名,把这个名字带到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是华国地质学家朱学稳教授。

    四、最大的洞穴——韩松洞

    同样神奇的还有粤南的“韩松洞”,它是迄今为止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个大型天然洞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洞穴通道。

    它整体长度达到了8855米,高度达150米,相当于40层楼的高度,所以说它的内部空间是非常大的。有人说这里可以容纳72亿人口。

    韩松洞形成在300百万年之前,因为山体大多是石灰岩,因此常年的流水冲刷腐蚀,便逐渐形成了这样大的洞穴。

    洞里藏着许许多多的小洞穴,至少目前已经发现的就有150个,几乎都是独立存在的。

    并且洞穴中还隐藏着不少的湖泊、河流,甚至是小片的森林,偶尔能够透过顶部的小洞透进阳光,景色宜人,每年也是会吸引不少游客。

    据说最初是由一位粤南农民躲雨时无意发现的,因为在山中遇上了暴风雨,于是便匆忙找了一个山洞躲雨,发现了这个天然形成的溶洞。

    第二次发现是2009年,英国和粤南联合组成的洞穴考察小组在粤南丛林深处发现这个洞穴,从这之后世界最大洞穴的称号就被它包揽了。

    五、最长的洞穴——猛犸洞

    米国肯塔基州的“猛犸洞”是世界最长的洞穴。截至2006年,已探出的长度近600公里,由255座溶洞分五层组成,上下左右相互连通,洞中还有洞,宛如一个巨大而又曲折幽深的地下迷宫。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截至2013年,猛犸洞还在扩展延伸中。

    它名字的由来也是因为其洞穴体积庞大,就以古时候长毛巨象猛犸为名。

    传说,猛犸洞是在1799年由一个名叫罗伯特·霍钦的猎人,在追逐一只受伤的野熊时,无意中发现的。

    1812年第二次英米战争期间,这里是开采制作火药的硝石矿场。战争结束后,矿工们停止开矿,于是猛犸洞穴成为公共游览的场所。

    六、容积最大的洞厅——紫云苗厅

    贵州紫云县的“苗厅”是世界容积最大的单体洞室,并且因此创下吉利斯世界纪录。

    1989年,华法探险队在考察贵州紫云县的河流系统时,发现了一个巨大洞穴。因方圆几十里都是苗族村寨,遂取名“苗厅”。

    在2014年,英国研究人员进入苗厅勘测,并通过激光扫描绘制了一幅三维模型,同时在《国家地理》上发布“苗厅”是世界上容积最大的洞庭。

    苗厅的面积为116000平方米,容积为1978万立方米,长为700米,宽215米,面积为12公顷,高度平均80多米,相当于12个足球场。还拥有全世界最高的石笋,高度达到45米,相当于14层楼高。

    七、最美地下洞穴——雷修古拉

    位于米国新墨西哥州“雷修古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全世界最美地下洞穴”,源于它有着最奇异的矿物结构。

    雷修古拉与一般洞穴成因大相径庭。它的开凿并非依靠水的侵蚀,而是依靠硫酸的缓慢腐蚀。原本的石灰岩(CaCO3)与硫酸(H2SO4)发生反应,最终析出石膏晶体。

    它们透明晶莹,宛如一株株巨大的雪花布满了整个洞穴,每一处都是一件罕见的艺术品。

    这些雪花看起来就像是一株盛开的莲花,非常美丽。但也是因为这些细致又脆弱的晶体,使雷修古拉是世界上管制最严格的洞穴。

    BBC拍摄《地球脉动》之前,整整等待了两年才得到许可。这也是雷修古拉洞穴管理单位最后一次准许人员进入,因此这段影片将是大多数人欣赏绝世美景的唯一渠道,之后雷修古拉洞将会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不会受到人为破坏的奇观。

    八、最大的地下石膏晶体洞穴——奈卡水晶洞

    在墨西哥奇瓦瓦沙漠奈加山脉下1000英尺的深处,埋藏着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晶洞穴“奈卡水晶洞”。

    在2000年,一家名为Peoles工业公司的两名矿工在挖掘一条地下隧道时发现了这个奇特的洞穴。

    洞内有许多巨大的天然水晶柱,它们就像一棵棵粗壮的大树一样从岩石上生长出来,横七竖八地排布在洞中,甚是壮观。最大的长度有11米,直径4米,重量可达55吨。

    事实上这里的晶体并不是水晶,而是石膏晶体。这里就要说到它的成因,大约在2600万年前,奈卡山脉出现火山活跃,充满了高温硬石膏灰。

    当山脉之下的岩浆冷却,以及温度下降,硬石膏便开始溶解。硬石膏缓慢地将水和硫酸盐、钙分子浓缩,数百万年以来沉积在这个洞穴里,进而形成了巨大透明石膏晶体。

    九、最大的水下洞穴——伯利兹大蓝洞

    在某些静谧的近海洋面上,会突然出现一汪深蓝色的圆形水域,从高空看,仿佛是大海的瞳孔,从莫名深处的望过来,深邃、神秘、诡异,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蓝洞”。

    位于伯利兹城陆地大约100公里之遥,直径为0.4公里,洞深145米的“伯利兹大蓝洞”,是世界上最大口径的蓝洞,也被称为当今世界十大自然奇迹之一。

    如果从天上俯瞰,大蓝洞洞口仿佛是一道美丽的花环。

    大蓝洞为石灰岩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河时期。因多孔疏松的石灰质穹顶因重力及地震等原因而很巧合地坍塌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圆形开口,成为敞开的竖井。后来冰雪消融,海水上升之后,洞顶随之塌陷,海水便倒灌入竖井,形成海中嵌湖的奇特蓝洞现象。

    而大蓝洞也是世界十大潜水宝地之一。

    在地理学的研究之中大伯利兹蓝洞一直都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虽然在2018年的时候凭借着最为先进的收纳技术以及潜水设备,科学家们已经成功绘制出了具体的3D地图,但它仍然是地球上勘探次数最少的地方之一。

    十、地下厅最大面积洞穴——沙捞越厅

    世界上地下厅面积最大的洞穴是位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厅”,其面积有162700平方米,是世界第二大洞厅的3倍。

    洞厅长600米,宽415米,高度超过80米。据说沙捞越厅能够装下数十架飞机,走廊的宽度就可以容下几个大型的教堂。

    进入沙捞越厅,仿佛有一种现实版侏罗纪公园的既视感。

    沙捞越厅所在姆鲁山国家公园以其生物多样性和喀斯特自然景观而闻名遐迩。这里不光有世界最大洞穴大厅,还拥有全球罕见石灰刀石林,它们经过150万年长期风化及雨水蚀而成。

    这些石灰刀石林就像插在地球上的一把把尖刀利刃,令人非常震撼!

    最令人震撼的景象是每到傍晚时分,成千上万的蝙蝠从洞穴中出来觅食,搭配上的刀石林的背景,总让人有一种置身于玄幻世界中的魔幻之感。

    “哇,这些地球上的洞穴简直太宏伟、太美仑美焕了!比火星上这些冰冷干燥、死气沉沉的洞穴美丽多了!”小曾辉惊叹的说道。

    “是啊,”小鹏说道,

    “小曾辉,火星探测的结果已经出来了,火星上并没有火星人类,也没有其他生命,火星上恶劣的自然与气候环境也并不适合地球人类前来生存居住,那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呢?是提前结束任务返回地球,还是继续执行其他任务,进行其他的科学研究?”

    小曾辉想了想后说道:“既然不来都来了,我想我们还是再继续停留一段时间,看看能不能做做其他科学研究吧!我想将这些洞穴进行改造一下,看看能不能改造出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特殊环境,打造出一个新的火星洞穴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