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极人臣不做也罢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再次学习

    自从许小桃出嫁后整个西屋就许泽安一个人了,早两年就在要求下,就把东边的另一间屋子给收拾出来了,给了许泽安住着,终于可以出去住了,一点都没有不适应反而让许陈氏白操了心

    而随着侄儿降生,二姐定亲,就商量着等二姐回门后,就把屋子给住着改改,侄女随着大哥大嫂都住在东厢的另一间房,其他的东西都搬去了正房西屋的耳房里面,许泽安随着父母住在正屋的西间,这一年许泽安九岁多了,这几年的生活真的的躺着躺着就平了

    日子就在许家的家长里短中过去了,而在一天何家人托了口信说小桃怀孕了后,许家人高兴不已,尤其是母亲许陈氏更是打算要去镇上去

    “当家的太好了,这丫头要是肚子争气生个儿子就好好了,在何家也就站住脚了”许陈氏虽说偏心儿子但也是真心疼爱女儿的,也是为她高兴

    “改天去镇上看看她吧,一起去”

    “诶”许陈氏低低的应了声,想着床下那罐子,墙壁的洞里都满了心也满了,自己小儿子那么聪明一定会有出息的

    第二天许父许母就带着许泽安和大哥和侄女穿着最好的衣裳带着半车的礼物坐着牛车就出了门,毕竟是去亲家也要收拾的整整齐齐的,还在路上去孩子买了匹细布,侄儿还小也不适合经历快一小时的牛车去镇上去不放心,大嫂就不去了

    对许泽安来说去的青石镇就是他去过最远的地方了,虽说每次去路上的时间长了点不舒服了点,但能出去放放风看看外面也是很高兴的,村里的不去玩就只能呆家里,那几本书已经是翻烂了,要不要他的那个金手指有些免费的书可以看看不然简直就要无聊死了,说到这个系统简直就是个坑,就像个存储资料的东西,只有一些流通的版本前面免费后面都锁住了,想看后面就要解锁,怎么解锁就说暂时无法解锁,也是醉了

    在村里帮家里干活,读读书,画画也就是一天了,在他的不遗余力下,许家的伙食好了不止一个档次,别以为他不知道村里还有人说他发烧后就傻了,自己只是和他们玩不到一块没有共同爱好

    走在青石板的街道上,牛车在一条胡同路口停下,大哥上前敲了敲门,不一会就开了扇门“亲家老爷来了”立马打开了大门,门内出来个五十岁的老妇人

    许泽安和许陈氏下了马车,和王妈一起把东西拿了进去,王叔把牛车给安置好,进了何家门许泽安感触到有钱的好处,早就听娘讲过了何家的两进院子但自己进去感受就是不一样,第一进门就是一座到座房和一条走道后就是二门院子了,刚进了一进院子就见姐夫从里面迎了出来给爹娘见了礼迎进了二门,果然城里和乡下就是不一样,就是冲这个生活条件也要赚钱许泽安的决心不禁更定了定心,但是许家的田地都在附近这一片,也不会住远了的

    何家的布局和自家的差不多,除了更宽敞外,就是房屋质量比自家好多了,都是白墙灰瓦的坚固房屋,屋里有摆设,地上是青石铺就的地显得干净,不像在家中一下雨院子里就容易泥泞不堪,但在许泽安的要求下,家里也间隔的铺了石板了,大半个院子不容易脏污了,

    在中堂和亲家老爷见过面后,许陈氏便去了女儿房间,毕竟亲家母已逝便不好作陪

    许泽安给亲家爷请安后便和爹和大哥一起坐了下来,在随便话了家常后便把话题转到了许泽安身上“安儿可以在读书?”何秀才在见了亲家后发现原来当初还偶遇过,不久前去书肆买书看着一个孩子和自己在同一排,虽说穿着普通但长得太好就不由的多看了几眼,只见那孩子只是在翻书不是在看书不由的皱了眉头,在那天才发现竟然就是儿媳弟弟,但刚做亲家也不好出声,但毕竟现在是亲家了,而这孩子在进门之后一直稳重也不乱看很是知礼看着就让人多几分好感不由的问了起来,果然世人多颜控

    “那说是读书,只是五岁那年在村里在识一个月后,村里先生身子不好就闭馆了,我们在村里也没个读书的地方本想等大几岁就送镇上看看有没有先生收”许父回答道“若这孩子不是个读书的我也不敢想,这孩子从小坐的住也看的下,读一遍就会了”

    “那安儿所学何书?”说着目光看向了许泽安

    “先生只教授了千字文,认识了字,在书肆也买了几本已经背熟了四书了,只是不得其意”不得补水保买书也是贵的,幸好副业做的也还是可以

    “哦,可会背诵几篇”在何秀才的示意下开始背诵

    厅里只听得孩童那清脆的背诵声,在背诵完后又考了几段解释

    只听得何秀才摸着胡子说道“安儿这天份不读书可浪费了,亲家若是信的过我,不如在我家也便宜,只是我要准备明年秋闱并无多少时间亲授,亲家若是不弃,可先在我这里跟着他姐夫读一段时间”

    “跟着女婿读书可就再好不过了,小孩子家家的可别惊扰了女婿”许父看着这机会立马就应了下来,现在先跟着读等秋后那不是更有机会

    于是此时便定了下来,许泽安也就可以先开始了读书,何秀才开口说住在何家读书,但许父说太失礼了,村里离镇上也不远每日接送也方便,在许父如此坚持下,便开始了走读生涯

    在东厢的屋里,许陈氏上上下下看着自己闺女脸色红润看着那还不显的肚子更是满意了“二丫头只要生下儿子你就有依靠了,就是女儿也好,先开花后结果,你还年轻着呢,有了身孕后可得稳重,好好生下这个孩子就是你最重要的事了”

    许小桃也很开心,何家单传好几代自己日子虽说好过但何家上下都看着自己肚子,而自己能在半年内有了身孕也是松了口气,等明年秋天孩子就能出世了“娘,自从有了身孕我不是躺着就是吃,相公什么事都不准我碰,人都酥了”

    “那是心疼你,接下来家里马上就要秋收了可不能来了,你好好养胎生下孩子才是正事,没婆婆看着我也不放心啊也幸好有个王妈也能看着”

    在知道自己认识千字文后已经识字便给了本注释给自己带回去背诵,有也不是每日都去镇,隔两日去何家上门请教,这纯粹属于就是先普及靠自律,但这也是好的开始,至少他们走科举的也是有自己的方法的,但背诵这个东西对许泽安来说还是简单的,但也下定心绝不出错

    和李氏布庄的合作也一直继续着,在分了给姐姐后,许泽安的身上也有差不多六两银子了,在后来铜钱多多时候父亲带着家里的铜币去换了银子,但换银子的时候还是不多的,去换还是要给手续费,除非是实在不便也不会去换的,毕竟几千枚铜钱带着还是很重的,一千文等于一贯,一贯等于一两银,虽说平常都是用铜钱买卖,但贵重的东西也不可能用铜钱买毕竟太重了,而在后来的时候许陈氏一去布庄就收到了老板娘的热情接待,而后来东西贵精不贵多,而复杂的价格也更高,说明花样子还是很受欢迎的

    来了何家见过何秀才后就跟姐夫认了下何家的房子,何父就应邀出门了,许泽安就来到了姐姐房中问好

    “姐,你真好看”现在的许小桃和以前不一样,头上发簪簪花,身上一身新衣,果然是要人要衣装,女孩儿就是该好好打扮,只是才十七岁多小女孩已经嫁作人妇明年就要做母亲了

    “嘴真甜,快吃,这可是镇上的蜜饯,好吃吧,家里可一切都好”

    “都好着呢,家里今年秋收爹说还要再雇人”当初小桃陪嫁的地给买在了何家田地的附近,也幸好听说是秀才公家的买的也很顺利,买地也是很难得,没什么变故是没人卖的,那会许父想的是买不到,就把自家的划十亩过去,没想到买到了但也花了八十两,田也是分上中下的,也不是让你挑的但也尽量挑好的,许家一年的出息一般不超过五十两,用的节俭没什么开销一年也能存个三十多两,嫁次女儿要一两年的收成才让许陈氏心疼

    许泽安曾问过许父为什么不多买田租给别人,许父回答“地是要交税的,不在自己村里的地是很麻烦的,我们家又没权没人,多了也护不住,自家的种不过来了”

    许泽安在家里自己看书,看完了看不懂了再去何家看,这一次距离去也有十来天了,去的时候带着自己手头唯一的一本书也就千字文,不是不想买而是书太贵,在有限的几次都是去书店免费看的,有买东西伙计也不会说,手头的这本不是很好的手抄本也要两百文,这还是因为大小不一样有写错了涂抹的痕迹才便宜,像好的那种同一本就要三百文,这还是因为字少的缘故,像那些干净整洁的字多的就更贵了,在许泽安赚钱后不是不想买只是价格太贵,等真的读书了还不知道要多少钱,笔墨纸砚样样都要

    何秀才要去考试书房便不去打扰,姐夫就在院子里教自己“你现在手骨未成年纪还小还是以背诵为主”说着拿起放在桌上的那本千字文说道“千字文都读完字也都认识了,那上次我给你的可看了?”虽说自己小舅子要跟着自己读书,但毕竟是小孩子也不能太逼着了,更何况只是开始自己也要温习功课考秀才

    “姐夫,要考科举要读多少书啊”

    “科举了不是这么好考的,科举可要学富五车就要熟读书文,开蒙识字后先读开始读《孝经》、《大学》、《中庸》每天都是先温习旧的知识,能背诵串讲则过关,才开始学新书。其次《论语》《孟子》再次《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左传》,接着过五经关:《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左传》,要读的书多些呢,你现在还早着呢,我们今天先开始读孝经,上次带回去家看了,你背背看记住多少了”

    接着许泽安就开始背诵,看着姐夫没有喊停就直接背了下去直到背完为止,看着自己姐夫一脸平静的样子,难道现在背完都是很随便的事情?

    却不知何湛的心里却不由得想着记忆力还不错,看来没懒,孝经有两千余字,几日内全部背完虽说很罕见也不是没有,便不动声色的开始句段背诵,而越测试越是满意,不论是下联句还是上连句皆是倒背如流,在看了看站在自己眼前的小舅子眼神不由的一阵赞叹,他自己是读书人,也愿意看别人努力读书不荒废光阴

    “注释可都理解了?”

    许泽安摇头道“只是能背下来并不理解他的意思”虽说有些能够理解但万一是错的还是不要出来献丑,而注释都是以文言形式表达了,还是需要教导的

    何湛便拿出那本注释就着开始讲了起来,讲完之后还顺手翻了翻许泽安带来的千字文,看着里面密密麻麻的小字注释惊道“这都是你写的,这是炭笔?”

    “在家中无事就随手写着的,有张先生之时的教导也有自己乱写的”

    何湛惊道看着面前的小舅子看着是个勤奋的,一页页看了下去对一个几岁的孩子说是个努力的的,而且这字还挺好看但还是开口说道“以后不要用炭笔写字了万一定了型,等你以后练字会有妨碍的”接下来又在许泽安的求下普及了下科举

    而经过一普及许泽安发现这个时代除了不止是当初除了宋太祖之后的后继之君开始就已经有不一样的,除了国号还是宋

    现在的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在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考中后就是生员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像现在的何秀才就是这一种,别看就一个秀才,整个镇上就他一个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这些都离许泽安比较远,而何秀才正要考的就是乡试,这个还是要到省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