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之鸳鸯匕
繁体版

阴符经之鸳鸯匕前传47

    “西南山巅枯树根,不懂人间情与恨。摘尽心肝挂丝肠,丝肠八尺又一寸。离合凡绪难自问,残花乱落怨晚春。秋风卷叶雁哀凉,化作琴咽几许深。秋桐之声乃人间至悲,真有断人心肠之功。”殷遥哀叹低吟。

    “相传卫灵公将之晋,行于濮水之上,夜半忽闻琴鼓之声,左右皆不闻。乃召师涓,师涓听而写之。习之即去之晋,灵公告晋平公得新声,令师涓抚之。平公听后问师旷:‘音无此最悲乎?’师旷曰:‘有。’平公命师旷抚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集于房门,再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今闻堂主抚琴我想真乃是音无此最悲乎。”

    虞冰止琴,到此她早已是心神摇曳,强作坚强的回应道:“过奖了。”

    “音乃心之声,情之动,若不是心中有悲,怎能弹出悲声。”

    “怎么说?”虞冰直直的看着殷遥。

    殷遥沉吟了一会问道:“你与门主是怎么回事?为何要让我监视他?”

    虞冰又走到水边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幽幽的说:“我其实不是人,我的母亲是北冥灵蛇,而我是半人半妖。人妖不能相恋,否则必遭天谴。由于我生下来即没有妖族的灵珠也没有人族的人身,只是一半人一半蛇的怪物,母亲为了能让我化成人形所以将她体内的灵珠给了我,而她失去灵珠后就去世了,因此父亲便不喜欢我,将我扔给了梅姑抚养。我七岁那年误闯了父亲练功的密室,看到了母亲的真身,我很害怕。后来被父亲发现我在密室,他掐住我的脖子将我高举按在墙上,当时我看到他眼中浓浓的杀意。后来我被父亲赶到了罗刹岛,十七岁时我开始利用我的长相和门主女儿这个身份在宗门内培植势力。我向梅姑学了媚功,又研制出了情蛊,控制了其余三岛一些有身份的长老和弟子。罗刹堂内和我作对的都被我设计杀了,其他三岛的堂主也不得不承认我的实力,我也顺理成章的做了罗刹堂堂主。但是我做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能引起父亲的注意,我一边恨他一边又希望他能关心我,我让你监视他只是想知道他的想法和计划,以便我更好的做出行动。”

    殷遥听完微微一叹:“唉!你也是个可怜的人。”说完他愣住了,刚才他心中想到虞冰的身世又想起林心儿,心中没有痛感,他又试了试,确定没有了疑惑道:“我体内的情蛊已经解了?”

    虞冰听他这么说知道他确实不记得昨晚之事,心中难过,加之之前勾起往事,眼泪顺着脸颊一直滴到水里,水中的倒影也变得模糊了。

    “我们走吧,离开这里。”虞冰擦了眼泪,勉强的挤出一个微笑。

    “对了,这是什么地方?”

    殷遥开始认真打量周围环境,当看到神像中间的弑神戟时也不由吓了一跳。

    虞冰没好气的说道:“这里有可能就是屠神殿的弑神堡,那个就是弑神戟。”

    弑神戟散发着魔气,没有人的操控,奈何是世间排名第一的神兵也发挥不出威力。

    “你的那把残剑居然能和弑神戟相抗衡,应该不是凡品吧?”

    殷遥心念一动,天缺剑便飞到了手中,他有些诧异,这剑何时听使唤了。他又将灵力注入剑中,只见那剑身上的奇异纹路开始流淌着碧绿光芒。殷遥试探性的随手一挥面前洞壁竟无声的被劈出一道深深的剑痕,连他自己都被吓到了。

    “这…这剑这么厉害!等等…我的灵力…”

    殷遥轻轻一招手,空气中的灵力开始躁动起来,他明显感觉到天地间的炎阳灵气,水之灵气,魂之灵气完全可以由自己随意驱使吸收,再不用像之前那样一点一点的修炼储存在体内了。

    “好了,我们快走吧!”虞冰实在不想待在这里了。

    俩人又返回到地下暗河,顺着河岸走了许久才看到出口,出口外是一个很大的湖泊。两人逃出生天都才松了口气。

    “这里距离屠神殿应该不远了,我们要不要先过去看看?”殷遥望着湖泊另一边的堡垒形建筑问道。

    “屠神殿里都是一些犯了大罪的神教弟子和一些各宗门内古怪的长老,还是不去为妙。”虞冰似乎对屠神殿不太感冒。

    “那屠神殿里有没有用婴儿修炼的人?我在修罗海查阅了无数资料也没找到这种邪恶的修炼功法。”

    “没有。”虞冰肯定的说:“据我了解,我们神教从诞生之初也很少有这种灭绝人性的修炼功法。只有千年前有一个魔婴老祖用死婴炼成了一种怨灵咒,但是由于太过恶毒被世人不耻,正邪两派都容不下他,后来被人杀了之后再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功法。”

    殷遥听后有些失望,对于林心儿的惨死他追查了这么多年仍然一无所获,好像凶手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我们先找到本部人马要紧,走吧!”

    说完二人驾起神兵极速向天边飞去。

    飞了一阵,却见前方风沙遮天蔽日,一股强烈的沙尘暴正朝二人席卷而来。二人虽不惧沙尘暴,但是黄沙漫天,能见度极低,也不利于飞行。

    殷遥指着右前方一个山丘,示意去那里躲避。两人落到山丘一侧,打算转到背风的一面。好巧不巧,另一侧山丘下早已坐满了人,那群人先是一愣,随后便有人认出了他们,喊到:“是魔教妖女!”

    殷遥暗叫不好,知道为时已晚,一群人迅速包围了他们。这群人足有六七十个,有僧有道有俗。殷遥看着四周人群很多都是自己熟悉的脸孔,人群里自然也有人认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