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王莽,誓死篡汉
繁体版

第5章 弄才

    但是。

    光有感动是不够的!

    在后世那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他看到过太多太多例子。

    对他而言。

    如何将王商的感动转化为利益,才是关键所在。

    所以。

    他在看到王商前去背王商赏景的时候,故意将刚刚所看的周礼,落在了凉亭石桌上。

    而他背着王商,必经凉亭。

    凉亭背靠竹林,面朝湖面,靠近码头,是赏湖的不二之地。

    “就到这儿吧!”

    到达凉亭之后,王商便让王莽将自己放下来,坐在石凳上,王商顺其自然的便拿起王莽刚刚所读的粗纸而成的周礼拿了起来。

    “莽儿在看周礼?”

    自始至终王莽都将自己的身份摆的非常正,一个关心王商的侄子,王商一坐下来,他便开始继续为王商斟茶,并回道:“是的叔父,侄儿虽向老师请假回都,但老师也布置了课业给侄儿,这周礼司民掌戮篇,便是侄儿的课业。”

    王商再次若有兴致的翻看已经被翻到褶皱的书籍,笑道:“看来,莽儿没少下功夫啊,如此粗厚的纸张都被翻的褶皱,却是不知,莽儿对周礼理解了几分。”

    王莽恭敬的回道:“在叔父面前,侄儿不敢妄自尊大,只能说,略有小成!”

    自然,这是他的谦恭!

    王商闻言,扫了一眼,笑道:“那叔父考考你。”

    “你是如何理解,周时司民,司刑,司刺,司约,司盟,职金,司厉,犬人,司圜,掌囚,掌戮的。”

    闻言,王莽回道:“在叔父面前,侄儿不敢卖弄才学,但既然叔父有问,侄儿不敢不答。”

    “周时司民掌户籍,将民数告于司寇,司寇献于王,并藏于天府,授予内史,司会,冢宰,辅佐王施政。”

    “不过那时户籍,乃贵籍册,并未统计天下百姓户籍,百姓户籍掌握在贵族之手,多有不详,治国不易。”

    “而自高祖一统天下以来,历经历代帝王优化,对天下户籍,更为详实,即在暴秦宗族籍,宦籍,市籍外,增添了后妃籍,候籍,博士弟子籍等。”

    “除此,我大汉也首次实行编户齐民之策,将汉人之姓名,籍贯,爵位,住址,年龄进行了详实录入,且对师承,风评,才学等方面,也有补充。”

    “自此,天下之民尽在朝堂掌握之中,所用人才皆可任由调用,而对于那些不听朝廷政令的违法者,自然有了司寇,司刑,司刺,掌囚,掌戮五职,司寇掌刑法,司刑掌五刑之法,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

    “此与我大汉廷尉,御史大夫相近,但我大汉为大一统国家,廷尉总揽刑法决断,御使大夫监察,此令断案判决效率更高。”

    “不过,唯一例外的是皇室,皇室亲族及外戚犯错,廷尉并无决断之权,皆要交由宗正处理。”

    “侄儿认为,此法甚为妥善,皇室及外戚子弟身份本就特殊,乃是大汉地位最高的人,若是与民同罪,便不以为贵,人人以为皇室和外戚可欺,威严荡然无存!”

    这才是重点!

    是的!

    这才是他想要对王商表达的重点。

    前面全都是废话,只要弄懂文言文所表达的意思,是个人都能说出这番话。

    但!

    支持皇室和外戚,尤其是外戚高人一等,超然于外,不受廷尉约束,一般人可说不出这番话,也没有这个胆量。

    即便是他自己,都觉得说这样的话亏心的厉害。

    可对于他的身份而言,他是西汉最大的外戚王氏家族嫡系子弟,倘若他倡导外戚权势太大,需要削弱,在皇权衰落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即便前身是天运之子,这辈子都不可能入朝为官。

    如西汉末期外戚专权这种话,对他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这辈子压在心里,不要提半个字。

    而这!

    对王商而言,皇室地位高不高,皇权有没有衰落,可以说与其没有任何关系。

    只要王氏能够专权朝政,权势无双,便足够了。

    而他。

    正是要通过王商,挤入这个西汉末年最强大的外戚体系内,保持和王商相同的意志。

    “哈哈哈!”王商敞怀大笑,笑的毫不遮掩道:“没白学,果真是没白学,叔父没有看错你!”

    “没错,阿姐为元帝生子,令皇帝后继有人不至于皇权紊乱,这本就是一件功德无量之事,而自阿姐成为太后之后,那为大汉国可谓是操碎了心,尤其是当今陛下,贪恋美色不理朝政,全靠阿姐一人维持。”

    “而我王氏,为陛下为大汉南征北战,兢兢业业,艰难支撑着大汉江山。”

    “如此一心为汉的忠心之举,竟然还有人说我王氏飞扬跋扈,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徇私舞弊,擅权专政,残害忠良,祸国殃民,简直就是在放屁,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谁,自己吃饭饭,便搬起石头砸饭碗,也亏他能想的出来。”

    王莽心中微微一沉,王商这话明显是抱怨甚至是愤怒之言,但看的出来,王商并没有不高兴。

    而对他来说,这也是个机会。

    不由的,王莽试探性的问道:“叔父,难不成这朝中,还有人为难于我王氏不成?”

    王商微微一顿,认真的看了王莽一眼,甚至有明显的沉思之意,但最终,还是摇头道:“不过些跳梁小丑罢了,你继续说周礼!”

    又是这样?

    王莽就想不明白了。

    每次一到关键时刻,他总感觉,在他和王商之间,还横陈着一道隔膜。

    即便是他数次因为孝顺之心让王商感动的一塌糊涂。

    也无法真正的打破这层隔膜!

    “是,叔父!”这就没办法了,在没有搞清楚这其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之前,他打算暂时放弃在王商这里谋划的打算。

    跟着,王莽收敛了心思,放正心态,全当这是他向王商展现才能的机会,不仅详实的将司民掌戮篇说与王商,还结合现在的朝廷制度进行分析。

    转眼间,就到了晌午。

    “叔父,我去后厨先看看药煎的如何了。”看了看时间,王莽迅速的起身,奔向后厨,不用亲自熬药,只需要去盯一眼,足以让王商感动。

    “是个好孩子啊,只是!”而就在王莽刚离开,王商轻叹了一声,不禁的摇了摇头了。

    大管家也是忍不住的道:“侯爷,莽公子跟随陈参学礼,才学非凡,见识广博,对当今朝廷制度了解也颇多,若是加以培养,可堪大用,现在王氏也在用人之际,或许可以一用。”

    “更为重要的是,莽公子对侯爷孝顺,恭敬,这不像是装出来的,或许,将来还能成为侯爷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