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致富忙
繁体版

第二十章 夫妻谈话

    却说莫大郎把建豆腐坊和请人的事儿告知了莫老头后,莫林山就暗自琢磨开了,思来想去,还是打算跟老伴儿通个气儿。

    方氏此时正坐在床前纳鞋底,她打算给莫明礼和义哥儿各纳一双,想着李氏和小方氏最近都忙,肯定没功夫弄,她可不能让两个小孙子穿破破烂烂的鞋惹人笑话。

    听闻莫林山的话后,她略微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眼皮都没抬,只问道:“老头子,你是什么个想法?”莫林山靠在竹椅上,手指轻扣扶手,道:“二郎愿意透底给兄嫂,是不愿藏私,咱是一家人,自不会往外传。可外人就不一定了,咱可得擦亮眼睛,可不能把这饭碗给人偷去了。咱孙子们的束脩还靠着这豆腐挣呢。”

    方氏闻言,放下了手中的针线,喃喃道:“那咱还是从亲戚中挑两个吧。听大郎说,李氏的豆腐做的又多又好。若是她长兄在,倒也是个人选,可惜,她长兄至今未归,可真是急死个人了。你今儿去亲家那儿,亲家可有说起文石?”

    莫林山叹了一口气,回道:“问了,亲家说前儿收到了县城的来信,说是在外面耽搁了,暂时回不来。跑商天南海北的,有信儿回来就行。当年,我做货郎的时候,入了大山,几个月不出来是常有的事儿…”

    方氏见老伴儿又开始念叨当年勇,有些不耐烦听他啰嗦。真是的,都不知道这老头子说了多少次了,当年,这臭老头就是靠这些故事把她骗回家的,多少年了,没点儿新鲜花样,她早听腻了,便把话题扯了回来:“好了,咱还是说说选哪两个吧,你心里可有人选了?”

    莫林山砸吧砸吧嘴,总算是又说起了正事,他心里琢磨了一下,道:“就选三堂兄家的小山,至于还有一个名额…我想给咱闺女。”

    方氏听到竟然有自己的闺女,忍不住想起了三娘,心中一紧,手忍不住哆嗦了下。莫林山直起身体,安抚地拍了拍她的胳膊,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当年,家中只有我一独子,家中只有十亩地,我只能外出做货郎,多亏堂兄帮我照看家里,我才能无后顾之忧,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于心。这些年,堂兄对咱也是没话说,只是他家儿郎太多,入不敷出了。如今有机会,还是要帮把手的。”

    说完,莫林山有些沉默,方氏嗔了他一眼,道:“你要帮扶堂兄家,我岂会有意见?”她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有些低沉,似在压抑着什么,道:“只是,你、你怎么突然说起闺女?”说着,眼睛起了泪意,她用力眨了眨眼,又背过身用粗糙的手背抹了把眼睛。

    对于莫三娘,莫林山是有愧的,他握紧了扶手,终是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你怨我,可是卫大哥与我本就是结拜兄弟,他为救我,在路上耽搁了。没能及时赶回照顾嫂子,导致嫂子提水时摔倒,破了羊水,早产生下了木安。木安虽是养活了,但身体一直不好,我才把三娘嫁给他。这是我欠卫大哥的!”

    莫林山说起往事,心中很是难受,道:“卫大哥和嫂子都是和气人,只是木安体弱,离不开药。若是三娘出来做工,也能多一份收入。”

    听着莫林山说起往事,方氏的心更是被揪着般难受,她其实也知道卫兄为人正直豪爽,不说每年三娘回娘家,总是提着果子野味,就是之前莫林山摔伤腿,卫兄家里虽借不了钱,却还是隔三差五地送些野鸡野兔来。

    她只是觉得女儿嫁得太远,从沿山村到大坡村,要翻山越岭,走上两天才能到啊。此外,她最在意的,还是女婿的身子骨太差,担心自己的女儿守寡。

    如今听了莫林山的想法,方氏按下了心中的愁绪,心思也活络起来道:“咱想法是好,只是咱三个外孙年纪都还小,亲家母能放心三娘过来?”

    莫林山手一挥,回答道:“卫大哥会同意的,只要卫大哥同意了,嫂子也会明白的。我明日就叫人捎信去。”

    卫木安和莫三娘成婚七年,卫木安体虚,不能早育,是满了二十,才终于有了三个儿子,大的三岁,与信宝同年,两个小的是双胞胎,才满一岁。

    说起来,这双胞胎可把全家吓得够呛,古代生产本就困难,一胞都够呛了,还来俩。当初生产时,莫林山又正值摔伤腿,全家都一团乱,方氏走不开,还是让小方氏去看的。那时,她真真是每天晚上都在拜天尊和佛祖,只求保佑一家平安。

    幸好,三娘底子好,亲家公还不时打了野味回来,木安和亲家母宁愿自己不吃,也要给三娘吃。三娘吃的好,身子骨也硬朗,才平平安安生下了两个小子。就是这般,三娘也在床上躺了三个月。

    那俩小子生下来也瘦弱得很,声音只有蚊子大,也是过了周岁,才算立住了。

    确定人选后,天色已晚,不适合找人谈事了,莫林山便起身洗漱完毕后睡了。

    次日一早,莫林山就提着打包好的豆腐来到了村长家。大坡村的村长也姓莫,是莫林山的三叔公。

    莫村长见到提着一包东西的莫林山,就笑道:“阿山,怎么来我这儿还提东西呀?”莫林山笑着打了招呼,把东西放在桌上,没看见其他人,问道:“阿清几个呢,都出门了吗?”三叔公捋了捋胡须道:“可不是,都去县城了。就你叔婆和我在家。行了,少打虎眼,说吧,过来是有什么事儿?”

    莫林山笑道:“果然瞒不过叔公。我过来是想把我家往上的那块荒地买下来的,想着建个坊来做点买卖。”

    村长一听,眼中露出几分惊讶的神色,但还是笑道:“阿山,还是你厉害呀。当年就你小子有胆气…现在,还是你小子要买地做生意…”村长很是今夕对比了一番,末了才道:“咱村里的地本就不贵,你要买,自是好批的。只是你买来是打算做甚么生意的?”

    莫林山也没瞒着,把带来的荷叶包打开,露出了里面白白嫩嫩的豆腐。村长也是见多识广的,一眼就认出了,惊讶道:“之前村里就有人说见到大郎再卖东西,就是这豆腐吧。是谁的手艺?”

    说完,还掰下了一角,放进嘴里尝了尝,只见口感绵软,豆香浓郁。三叔婆也听到动静出来了,与莫林山相互见礼后,也掰了一块尝尝,果然是好滋味。

    莫林山忍不住显摆了一下,道:“二郎家媳妇儿做的,方子还是雨娘教的呢。你不知道我这小孙女,啧啧啧,真真是聪明,只听了一遍方子,就记住了。还告诉了二郎媳妇儿,二郎媳妇儿很快就琢磨出来了。”

    村长和叔婆听罢,自是好一番夸赞,说谷雨多么聪明懂事之类的云云。莫林山虽然有显摆的份儿,但也是为了打村里那些碎嘴婆婶的脸儿,他可是听说了,有几个婆子婶子在唱衰二郎家,觉得二郎不应该借钱给谷雨看病,还觉得谷雨刚过去就病了,实在是晦气。私下里说什么的都有。方氏为此还去跟那几人吵了好几次,风声才平息了。

    如今能借着豆腐坊的事儿,扬眉吐气,好让那些个婆婶知道,他们家雨娘可聪明懂事着呢,小小年纪,就能给家挣钱了。

    村长知道莫林山家的确有成算,很是爽快地批了地,毕竟若是建成豆腐坊,也算功绩一件了,嘴巴还道:“下午里正也盖了章,明儿到县衙交钱拿地契就可以了。以后,咱买豆腐就靠你这儿豆腐坊了。”

    莫林山又与村长寒暄几句,就拜别了村长家。然后,径直去了堂兄莫林云家。莫林云离村长家不远,虽不是青砖大瓦房,却也是修葺整齐的几间黄泥砖瓦房。

    莫林云此时坐在院中纳凉,见到莫林山,很是高兴地与他闲聊了几句。待莫林山说明来意后,莫林云大手一挥:“你只管用那小子就好,还给啥工钱。二郎肯教他,已是他的造化,给工钱算什么样子。哪家学手艺,还要给学徒工钱的?”莫林山又是一阵好说歹说,后来还佯装生了气,才把莫林云勉强说服。

    至此,豆腐坊的两位学徒工都搞定了。莫小山明儿跟着莫林山到县城,和莫二郎汇合后,就跟着莫二郎去桃花村学习做豆腐了,争取在豆腐坊建好前把技术学到家。

    至于莫三娘,就得等信儿送到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