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致富忙
繁体版

第十三章 豆腐买卖

    晚食时,因为豆腐是个新鲜食材,谷雨自然要在旁指挥做豆腐菜。因着家中实在没什么食材,简单地做了一道烧豆腐和豆渣饼。

    烧豆腐是最家常的做法,把豆腐切成厚薄均匀的菱形块,起锅烧油,油热放入豆腐,煎至两面金黄后盛起。锅中留着的油不必撇去,放入蒜头和茱萸翻炒出味,再放豆腐进去翻炒,最后溅些水。水开后,再放入盐,铲起放入碗中,撒一把葱花就可以了。

    豆渣饼也不难,把豆渣和少量豆浆混合,再放入粗面搅合均匀。谷雨想了想,让李氏加了些葱花来去豆腥味,还能増香。然后,根据分量,打入两个鸡蛋。搅拌成糊状。接着,起锅热油,估摸着温度差不多了,就拿勺子舀一勺面糊进去。面糊接触到油温,一阵嗤嗤拉拉的声音后,快速定型。待一面煎至金黄,快速翻面。很快,一个个外表金黄脆香,内里柔软带着嚼劲的豆渣饼就做好了。

    李氏手脚麻利,本身厨艺就不错,因此很快就把烧豆腐和豆渣饼端了上来。众人都是第一次吃,认真品尝过后,都觉得豆腐味道跟豆子的味道真是天壤之别。豆腐在烧制过后,表皮焦香,内里绵软,非常合胃口。

    谷雨也细细品尝着李氏的手艺,她现在年纪小,下厨的主力军还得是李氏。李氏的厨艺天赋属于偏高的那一种,至少谷雨觉得这烧豆腐做的就十分美味,而豆渣饼,虽用的是粗面,但因着这次高兴,李氏没有省油,做出来也不差。

    待众人美滋滋的吃完了朝食,豆腐还剩了不少。众人倚靠在正房屋檐下的竹椅上。这会儿已是农历四月,天慢慢热了起来。坐在屋檐下,感受着穿堂风,很是惬意。

    现在豆腐做出来了,怎么卖,得拿出个章程来。全家人排排坐在正房屋檐下,莫二郎作为一家之主,沉思半晌后开口:“咱们现在做出了豆腐,之后肯定是要拿出去卖的。今儿这些,我琢磨着,拿些豆腐给老宅那边尝尝。咱们人手不够,又要看顾庄稼,到时还要你们大伯来帮忙…至于卖豆腐,我打算在村子里和县城都卖。”说完,用询问的眼神看了李氏和几个大孩子一眼。

    李氏自是没什么意见的,很干脆地点头赞同。义哥儿和月娘没做过生意,也不知其中门道,只得看着谷雨了,要知道谷雨可是最先提做豆腐的人。

    莫二郎也看着谷雨,他知道自己没啥做生意的头脑,加之这次能做出豆腐的功臣是谷雨,自然也想知道谷雨是怎么想的。

    谷雨也不推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爹爹说的在理。大伯家若能来帮忙也是再好不过。我前两次去县城,见有许多人卖吃食,不若再做些豆花,豆浆和其它吃食到县城叫卖,也能多条路子。”

    谷雨把她心中的盘算也告知了莫二郎,最后还说道:“豆腐在千禾县虽不多见,但阿翁说过,在府城是有的,酒楼中也有,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不若做成吃食,或许能多卖些铜钱。”

    众人一听,觉得也是个理,纷纷点头同意。豆腐他们虽未吃过,但小时候莫林山讲故事时是提及过的,知道它在外边儿的确要价不高。而雨娘在厨艺上真真是老天爷赏饭吃,许多食材没做过,只听闻都能做出来,如豆腐;见过的也能琢磨出法子,如猪杂粥。因此,众人也相信做了个吃食摊子也不会亏钱。

    讨论出大概章程后,莫二郎一锤定音,同意了一边卖豆腐,一边做吃食摊的决定,全家无人有异意。

    莫二郎不再耽搁,把剩余的豆腐分了三份,一份给了斜对面的邻居庄氏夫妻。莫家刚搬到桃花村后,庄氏一家很是热心,平时多有照拂,自然是要回报一二。一份给桃花村的林村长,林村长既是桃花村的村长,也是吕员外的管事之一,肯定是要打好交道的。最后的那一份则是要带去老宅,新鲜吃食,定是要给老宅那边先尝尝鲜。

    李氏帮着打包好豆腐后,莫二郎就匆匆出门了。谷雨就琢磨着做什么来作朝食,咸豆花,甜豆花是一样,豆浆是一样,这些都是可以做好再带过去的,倒是简便。但作为新食摊,要想吸引顾客,肯定还得来个香味浓郁的主食才行。

    想到昨儿在县城看到的朝食种类,烧饼,包子,汤面,米粥…可以说是种类齐全。谷雨想了想,心中很快就有了主意。只是这会儿调料不全,也还没有小摊车,倒是不急。

    接下来几日,家中一直在为出摊的事儿做准备,倒是豆腐可以先卖起来了。老宅那边最后决定让莫大郎,莫天蓝和莫明礼过来帮忙,其余人则在家,跟着莫林山下地干活,毕竟家中还有十亩田地须得照料。

    莫二郎和谷雨商量后,决定给莫天蓝和莫明礼每人每月算三百文工钱;莫大郎是八百文,再按卖豆腐的十分之一提成给。莫大郎推脱几次后,接受了,但却决不要莫天蓝和莫明礼的工钱,扬言若是这般,就家去罢。莫二郎才作罢,谷雨也想着之后也会教他们些厨艺,到时候去小吃摊帮忙了,再算工钱吧。

    很快,桃花村及附近村落的人就知道莫二郎家有豆腐卖了,如今粮价还有些高,豆腐要三文一块,也可以拿大豆换,一斤大豆换三斤豆腐。价格还算便宜,又是新鲜吃食,莫二郎还在谷雨的建议下,简单说了烹饪方法。许多人家买回去后,照着煮滋味不错,又能饱肚,一时之间门庭若市。莫大郎和莫二郎都磨不过来了,加之还要摆摊,只得去林村长那儿借了一头驴过来帮忙。

    现如今,莫大郎每日天没亮,就推着满载豆腐的板车去县城叫卖。莫大郎为人直爽,擅长交际,加之豆腐便宜,许多人都愿意买,还能省下肉钱呢。每次没到午时就能卖完,生意十分不错。

    莫二郎则是在桃花村,既要照料田地,还要打摆摊用的推车。莫二郎虽看着憨厚木讷,但却有一双巧手。从前家里的竹筐,簸箕,背篓都是他编的,还有些桌子板凳也是他用木头做的,可以说是手工活的一把好手。

    推车的样式谷雨已经跟莫二郎说了,样式参照了现代的小餐车。莫二郎理解后,就开工了。但由于还要看顾家里和下地,估摸也得一旬才能做出来。

    堂兄莫明礼和义哥儿则是轮流跟着莫大郎去县城或是在家中帮忙。李氏,堂姐莫天蓝和月娘则是在家做豆腐,练手艺,为出摊做准备。

    说起来,一开始莫天蓝和莫明礼见到李氏点豆腐,都会避开,想是在老宅时,跟他俩说了忌讳。谷雨见状,跟莫二郎说了。莫二郎很是推心置腹地与莫大郎说不必如此。

    莫大郎见谷雨没意见,莫二郎和李氏也是真心愿意教导孩子手艺,也就不再推辞了,很是严肃地叫莫天蓝和莫明礼给莫二郎夫妻磕头,铭记叔婶的恩情,以后要孝敬二人。

    豆腐买卖经过头几天的手忙脚乱后,很快步入正轨,销量也不断在提高。虽是薄利多销,每日也能得一百多文的纯收入和一百多斤的大豆。

    谷雨现如今不用再操心豆腐生意,家中几个大孩子也能做豆腐了,就是点豆腐也不在话下。当然,点的最好的,还是李氏和谷雨。

    谷雨最近一直在忙着准备调料,为此,还跑了趟医馆和香料铺子,买到了桂皮,八角,香叶,花椒…。胡椒也看到了,只是这东西不是大燕本地有的,是从西域带回来的,金贵的很,一两胡椒就要大几十两,实在是买不起啊。

    同时,谷雨趁着最近收到的大豆多了,把豆瓣酱也腌上了,还去山里把许多能吃的小果子也摘了回来,做成果酱,可以吃,也能做调料。就这样忙忙碌碌,到了五月初,调料准备齐全,小餐车也终于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