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繁体版

410 在海南大有可为!

    搬到海南?!

    赵红军有点吃惊。

    他可没想到将公司搬离西京。

    洪寿祥看样子并不像在说笑,他继续说道:“赵总,你看啊,我们海南马上建省,又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经济特区,各种土地、税收等等政策,那肯定是最优惠的!”

    “还有啊,在我们海南,你不仅可以搞图书出版,也可以搞别的产业嘛.什么进出口贸易、“三来一补”业务.看得出来,赵总可是干大事的人喽.”

    旁边的叶蔚林也笑着附和,我们几个都是看到海南的发展前途所以才来到这里干事。

    一句话,海南大有可为!

    赵红军听了有些心动,他不由得抬起头,悄悄瞅了方明华一眼。

    方明华也微微点头。

    于是赵红军笑着说道:“洪社长、叶主席,你们说的很有道理,海南,我来!不过也要多多仰仗各位的支持!”

    “没问题赵总果然豪气,是干大事的人,来我敬你一杯.”

    洪社长举起酒杯。

    一顿酒宴,宾主皆大欢喜,送走客人走后,两人回房间,走在走廊里赵红军就急切问道:“明华,你也认为咱们可以来海南发展?”

    两人进赵红军的房间,方明华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这才说道:“来海南的好处,刚才洪社长已经说了,我不再重复,我想你也是看中这些.”

    “我知道,我打到你父母家里.”

    赵红军说着拨起电话来。

    电话接通,赵红军闲聊两句就进入正题向宋棠棠简单说明在海南的情况后,就提出要建立分公司的想法,还说这是和方明华商量的结果。

    “明华,棠棠要和你说话.”

    赵红军把话筒递给方明华。

    金阳是编辑室主任老金的儿子,

    老金原来《延河》编辑部的编辑,退休之后被盛世公司聘任成编辑室主任,他的儿子金阳被前年招聘进来,干的是销售,虽然文化程度不算高,但脑子活,脸皮厚,深得赵红军的喜欢。

    “进去说.”

    “明华,你也同意在海口办分公司?”宋棠棠在电话里问道。

    “好,就按照你这思路,我立刻给棠棠打个电话,让她派几个得力干将来海口,跟着我办分公司.”

    “尽快吧等红军和出版社谈妥,我立刻赶回.”

    那边,宋棠棠沉默了下:“那好吧明华,你什么回来?”

    “棠棠,明天你上班,立刻安排几个人过来带上单位有关资料,也不要多四五个就行,要会办事的!对了,要叫金阳来,那小子灵头!”

    “是啊.税收、土地、管理.对,还有这么多大学生可以招聘!”赵红军喝了点酒,有些兴奋。

    方明华顿时无语。

    “好的,你让明华接电话.”卧槽!

    “那当然,我的意思是,在海口成立盛世图书分公司,一部分业务转过来,两边都要发展.”

    方明华解释道。

    “喂,现在是晚上,公司没人!”方明华提醒道。

    “对,理由刚才红军也说了,值得一试.”

    赵红军说着就拿起床头柜上的电话要打长途。

    宋棠棠答应了。

    “不过,我觉得,西京咱们的大本营不能轻易丢.”

    “那好.出门注意安全.”

    有赵红军在,夫妻俩自然不能过多私密的话,方明华又在电话里逗了下儿子,然后就挂掉电,对赵红军说道:

    “我给棠棠说了,等你和洪社长谈妥好合作的事,我就返回西京.”

    “你要走?明华,在这日子多逍遥啊.最起码等咱们的分公司筹备有些眉目再走.”

    “单位还有一大堆事,我还敢在这多逗留?”方明华没好气的回答:“再说办公司可是你的强项.”

    “可喝酒是你的强项.”

    “让你那个女秘书来!”

    第二天睡了一早上,中午吃完饭后赵红军就去出版社找洪寿祥谈具体合作事项,方明华没有去。

    毕竟在外面,自己只是赵红军的朋友,并非公司老板。

    再说赵红军那张嘴,能说会道,比他还强。

    安安稳稳在酒店等消息吧。

    方明华也没出去乱逛,一个人呆在房间看电视。

    正在上演的新加坡电视剧《人在旅途》。

    这部电视剧方明华也没来到这个时代上,在网上看过几集,不过没啥印象,但那首主题歌却非常好听。

    从来不怨,命运之错

    不怕旅途多坎坷

    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

    错了我也不悔过

    方明华半躺在沙发上,跟着电视哼唱着这首歌,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敲门声。

    过去开门,只见外面正还站在韩少工。

    “少工,你来了?请进.”

    方明华热情招呼,昨晚一场酒,彼此称呼也变得亲近起来。

    “我来海口,暂时还没啥事,就过来坐坐.”

    韩少工解释着,走进房间。

    方明华给对方倒了一杯茶,两人就坐在沙发上闲聊起来。

    韩少工告诉他,自己是辞职来海南发展的,组织关系也从湘省作协转到海南作协,不过现在作协还在筹备之中。

    “不瞒你说,明华,我到了问叶主席,才知道作协编制还没批下来.”

    韩少工笑道:“所以现在基本上我也没啥事.”

    “少工,你来海南,不只是区区为了编制吧?”方明华半开玩笑半认真说道。

    “那是的,这个时候来海南的人,都是想干点事.就譬如像你的朋友赵总,雄心勃勃.”

    “那,少工,你准备干什么?”方明华故意问道。

    “办一份杂志!”

    果然如此!

    方明华心里想着,又问道:“什么样的杂志?”

    “怎么说呢和内地那些杂志不太一样,也不是文学类的。

    我初步设想是办一份新闻刊物,主打新闻时事和纪实文学.明华,你觉得,怎么样?”

    “嗯你这个想法不错,怎么有点像美国的《时代周刊》”。

    方明华点点头。

    “呵呵,我还是有这种想法.”

    或许熟了,或许也是同仁,韩少工并不掩饰自己心里所想。

    “美国能出一个《时代周刊》,我们中国为什么不可以?内地束缚太多,所以我就来到海南.”

    “你要办杂志?那要挂靠杂志社或出版社吧?”方明华问道。

    “对,我准备挂靠海南人民出版社,我也和洪社长谈了,我一不要资金二不要编制,三不要员工,你只要给我一个刊号就行!我还给你缴纳挂靠费.”

    “洪社长同意了?”

    “原则上同意.”

    韩少工回答道。

    果然是个能干事的人。

    方明华不得不感慨,这个时代的人确实都有一种闯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