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气大明的炼金术师
繁体版

第35章 皇帝表态

    “快把电文递我!”

    皇帝一声令下,宦官忙中出错,摔了一跤,又被李霄然扶起来,才把手中的电文递到皇帝的手中。

    皇帝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电文的内容不会太长,时间过了好一会,久到室内的大臣们大都焦躁起来,皇帝才把电文递给了身边的李右相。

    李右相快速地读完电文,把电文递到对面位置的张左相。

    大臣们不断地传递电文中,皇帝沉声说:“现在来看,一切与李卿预计的情况一模一样。希恩联合王国驻新大陆的军队确实失控了。”

    张左相强忍着剧烈的不满没说话。

    “李卿,你能现在就去新陵吗?”

    皇帝望向了李霄然。

    “可以。”

    “那我在你本职之外,任命你为此次处理希恩王国事件全权代表,你有最高权限,事件结束之前,任何人不能阻止你做出任何决定。”

    “臣定不负陛下期待。”

    皇帝对李霄然的信任过于惊人了。

    这让张左相这样的人实在是难以接受。

    可是大明体制在这,大明的君主制度毕竟还是标准的实权君主制度。

    先帝虽然经过各种复杂制度建设,给了大明内阁不少之前没有过的权限。可是大明的臣子对皇帝的行政权,仍然没有任何有效的制衡手段。

    不过,张左相想了一会还是决定说出心中的不满。

    “陛下,臣对此有异议。”

    “张相请直言!”

    “陛下,李霄然终究不是文官出身,陛下您不该给他这么大的权限。”

    张左相这么一说,屋内其他大臣纷纷做出了同一表态。

    内阁中的大臣们虽然彼此的政见多有不同,反对李霄然这样的武人介入行政事务的心却是一个样的。

    先帝一朝四十多年,武人的地位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从下九流的位置变成了一个拥有极高荣誉感的群体。

    这已经让很多文官不满了。

    新帝登基,李霄然这样的纯粹武者介入行政体系,后边可能发生的事,让张左相他们无法不对抗一下。

    “我知道了。好了,李卿,你自己选择一个方式快一些去新陵吧!”

    “陛下!”

    张左相怒了。

    先帝过去也不是对所有大臣的表态都会给予同等重视。

    可是,张左相成为能够经常见到皇帝的高官到驾崩,还从没有像这样直接无视过宰执的表态。

    “我有一句话要明确告诉张卿。先帝宾天之前,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的好,叫只有变化是不变的。大明会一直变下去。谁如果不愿意接受,可以去新大陆拓地。到时候你们独立了,大明对你们也没有意见。”

    “陛下!”

    这一次换成李霄然着急了。

    事情即便是这么一回事,可是堂堂皇帝这么说就过分了。

    一旦传了出去,不一定会对朝臣们的名声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李卿你别打岔!”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扫视了一遍室内的重臣。

    这一刻,皇帝的表情像极了大行皇帝。

    “有些话我认为有必要说清楚。早说清楚早好的事,没必要绕圈子,这样造成了误会对大家都没必要,都是大可不必的事。”

    张左相听到这里开始给李右相使眼色。

    李右相却好像进入了睡梦状态,对此时正在发生的事情,都好像没有过于的在乎。

    “先帝改革主要在物质上,我要往精神上狠狠动刀。诸位都是儒家信徒,学的都是儒家学说,我却认为,儒家学说本身离实际太远了。”

    “陛下之论甚谬!”

    儒家学说是大明官员们的根。

    这个世界的儒学虽然没有发展成空对空的学问,一堆人长期围绕心、性这类孔圣人都没有正经谈过的内容胡扯。

    可是,这个世界儒家学说的弯弯绕同样不少了。

    “谬吗?我不觉得谬啊!现在是什么时代啊!现在是变化的时代,事务本身就在飞速变化,就比如电报这样的东西之前有吗?希恩王国的学者发现电磁学之前,电报根本就没有成立的条件。”

    皇帝说到这里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向了他身后两米左右位置的巨大的世界地图。

    “从大周末年,燧发枪到现在经过了一系列技术进步,虽然还是叫燧发枪,但是与燧发枪已经完全是不一样。对于这种变化,儒家的学说有用吗?”

    “儒家学说是用来修身的。”

    张左相这时不在寄望于李右相,他决定以儒家信徒身份,为儒家做出必要的辩护。

    皇帝今天敢说这样的话,明天是不是要批儒了啊?

    “还修身呢!”

    皇帝走到墙角的书柜里,报出了四十二本书,让宦官们给屋内的大臣们分一分,剩下的书直接放回主柜里边。

    “这部书叫《帝京杂记》。说是杂记,其实不杂。”

    李霄然接过了一本书,翻开来扫了一眼目录,这是一部一名太学生在永安城下城区生活的笔记。

    从书目来看这部书详细地记载了,永安城下城区艰难生活的人,在猪狗不如的生活中艰难求生的各种记录。

    目录中有一章的回目让李霄然读来十分的刺眼。

    “吃垃圾的人”

    这样的事不只在永安城有,在大明任何一个像样的大城市里边都有。

    “陛下,此人学籍应该开除!”

    张左相兄中的怒火炸了。

    “陛下,此人放着永安城的光明一面不写,写这些东西就是在给大明抹黑啊!”

    “这样的事有没有啊?”

    “陛下,人之贫富本由上天注定!”

    “你信神佛吗?”

    “敢问陛下何意?”张左相被皇帝问懵了。

    “我这个人读书有限,却也记得儒家圣人不承认世间有鬼神。”

    这个世界儒家早期的三个圣人,都曾明确地留下言论或者文章,阐明了儒家不承认鬼神的态度。

    其中最为激进的儒家圣人,就是那位荀圣人更是明确说出,所有神明都只是强大的人。

    “陛下,儒家圣人可也承认天人感应!”

    “那我明天,就下旨把那儒家败类从文庙请出去!”

    皇帝说到这里愈发兴奋。

    他不知道其他人心里如何判断现在的他,他是直到此时,才明白了什么才叫皇帝,以及李霄然为什么一直都对他这么的谦卑。

    当皇帝真好啊!

    “陛下,国事为重,不必为了文庙那种破事浪费唇色。”

    “李去疾,你还是儒家的门徒吗?”

    张左相大声呵斥起了李右相。

    他与李右相不和了很多年,可是这么斥责李右相还是第一次。

    “勇毅侯那种畜生都能当圣人的门徒,我没有那么大兴致当下去。”

    李右相这句话如果传了出去,可以说是一句堪称石破天惊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