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大唐
繁体版

第31章 佛门施暴

    只见那门“咿呀”一声打开,出来一个佝偻着背、留着光头戒疤的老和尚。那和尚手中拎着一个灯笼,朝龙天一他们站立的方向,照了一下。

    随后传来一阵颤抖的声音,道:“大王们,你们又来了吗?贫僧这里……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香火钱孝敬你们呀!”

    龙天一看那灯笼光照之下,这个老和尚好像受了伤。

    脸上不仅有好几道印子,最惨的是他右眼下面,还有块很大的淤青。害得他右眼都睁不开,眯缝眼,很艰难地看向龙天一他们。

    这和尚满脸皱纹,年纪在五十开外,瘦瘦的身子塞在一件破僧袍里,靠在门框上,感觉随便来一阵大风,一吹他,他就要倒掉了。

    龙天一忙安慰他道:“这位大师,我们不是歹人,我们是路过的好人。这位是泰山派的掌门人王敢当,王道长。你可认得?”

    龙天一想这里离泰山主峰不远,说不定这和尚认识王掌门。

    说完,他们几个人就从弥勒殿后门,向这拿着灯笼的老和尚走过去。

    那老和尚待他们走近,举起灯笼仔细瞅了瞅。见来的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一老一少两个道士。龙天一他们脸上都很和气,看来还真不像是什么歹人。

    老和尚似乎放下心来,单手打了一个顿首,道:“原来是泰山派王掌门大驾光临,贫僧元通,之前曾在泰山云游,有幸见过王掌门一面,不知王掌门可还记得?”

    王敢当看了看他,实在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这位落魄可怜的老和尚,只是也不能直说不认识,便道:“有些眼熟,好像是有一面之缘。”

    “阿弥陀佛,贫僧刚来此间一年,还未正式拜见泰山派,还请掌门恕罪。这几位是贵派高足?”

    老和尚元通看了看龙天一他们,也许是见他们不是道士装扮,有些奇怪。

    王敢当摇摇头,据实说道:“非也,非也,这四位是我在江湖上认识的小朋友,一起请来泰山做客的。”

    此时,玉华子上前半步道:“敢问大师,您所说的‘大王们’,可是附近来的歹人或强盗?”

    元通和尚一听这话,身子一颤,那灯笼在手上晃了晃,说:“哎呀,这外面不是讲话之所,先请进屋来。”

    说着就把这五个人引进自己的禅房里面。

    进入禅房后,龙天一上下打量一番,只见屋内十分破旧。有一个土炕,炕上铺了条麻被,边上破破烂烂的,露出里面的柳絮。

    屋里还有一张低矮的几案,上面点着油灯,旁边放着几本佛经。案上还放着一只粗瓷茶壶,配着的几个杯子,有些口还破了。

    屋里也没什么胡椅,只有几案旁有一只破烂的蒲团。元通不好意思地请王敢当上坐到炕上,王敢当伤还没全好,也就不客气地跪坐在炕上了。

    其他人只能站着,看着元通一口气把灯笼里的蜡烛吹灭,重新挂在墙上。

    “大师,你也请落座吧。”

    王敢当看他不敢坐,反客为主,将手一摆,请他坐到自己的对面。

    “阿弥陀佛,失礼了,请各位小英雄们暂时委屈站立一会儿了。”

    元通和尚面有愧色,因为他的小小禅房里一下子涌进这么多人,显得非常窘迫。而他也没多余的蒲团或席子,提供给龙天一他们。

    “大师,贵寺我早先来过。原先好像是位定远方丈主持,是吗?不知道定远方丈现在在哪里。”

    王敢当开口问道。

    听王敢当这样说,那元通和尚忙说:“王掌门说的不错。此处原先是由定远方丈主持的。贫僧本是一个云游的僧人,之前在长安出家。”

    “一年前,云游来到本寺。初来之时,除了定远方丈外,还有两个小沙弥。”

    “我看这偌大的一个寺庙,只有三个人修行,不由感叹世道维艰、佛法不显,提出有心在此修行,借岱宗泰山之灵秀,弘扬佛法。”

    “定远方丈见我略通佛法,也与他投缘,便允许我在此留下了。

    原本,我在这里每日晨钟暮鼓,诵经修禅,静心修行。不曾想,半年之后,定远方丈突然圆寂、魂归极乐了!”

    “啊,定远方丈已经不在了,我竟然不知!”王敢当也大为惊讶,深感意外。不过,他转念一想,在这乱世上,人的生命朝不保夕,一个隐居深山的老和尚之死,也就不意外了。

    “唉。”元通和尚又说:“方丈圆寂后,我便和那两个小沙弥在此修行了。谁知,那两个弟子并不安心佛法,觉得此间太过清贫,屡屡无故外出!”

    “我申斥了他们几次,原本是想规劝他们重回正道。谁成想,两三个月前,这两个小沙弥还是耐不住苦修,丢下度牒和僧衣,先后不告而别了!”

    “现在,偌大的一个寺庙,居然只有贫僧一人了,唉……想来便觉得凄凉。”

    说到这里,那元通和尚眼角含泪,抬起手来擦了擦。

    龙天一心想也只有太平盛世,大家才有闲钱来庙里供奉,现在乱世,就算有心求菩萨保佑,也是没有多余的钱呀。

    你是老和尚,跑不掉,那年轻的僧人谁愿意在此吃素受苦呀,自然是要走的。

    日华子此时也说:“这都是因为目前为大乱之世啊。相信以后,乾坤鼎定,佛法一定会重新振兴的。”

    龙天一看日华子眼睛炯炯有神,讲时非常诚恳,不像是纯粹安慰人的,心想这小道士倒是对大唐复兴充满信心,已经多次说过要重新河山了。

    旁边陈七七突然忽闪着妙目,问道:“请问大师,你刚才在屋外,所说的歹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其余众人也都想听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下子都盯着元通和尚。

    元通和尚眉毛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叹气道:“庙里人都走光后,我继续在这里勉力维持,每日佛前三炷香进行供奉。”

    “后来,香火钱也不够了,便改成每日一炷香,在那里供奉。”

    龙天一想起刚进来时,是看到炉里面有一堆香灰,看来这元通和尚的确是坚持烧香的。

    “我本想在此苦苦的维持,却不曾料到,这几日山下来了一伙歹人。为首是三个首领,他们白天在外面劫径,若是没有做成生意,就晚上跑来我这儿,逼问我是否有香火钱。”

    “哎,可怜小僧这边前来烧香都没几个人,哪有什么香火钱给他们?那山大王们便生气了,居然把门口弥勒殿的四大天王的头颅全部割下,将韦陀神倒插,还说下次再来,若我还是拿不出钱,就改成摘我的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