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兴衰录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杀机浮现(三)

    随着一声令下,众人纷纷挥起各自手中的兵器,冲上前去。

    释源与两个徒弟对视一眼,吩咐道:“点倒他们,不要伤了他们性命。”说完,收起手上的的佛珠,双脚一搓,腾空而起,纵入人群之中,同时将两掌上的真气集到两个拇指上,根据对手的位置,由近及远,以最快捷的方式点向敌人。

    三人在人群中辗转腾挪,如入无人之地。尤其是释源,其身形变换莫测,难窥其影,徘徊反复,不知其踪,指臂伸缩指指点点,干净利落,所经之处无不是人仰马翻。

    这一苇渡江果然神鬼难测!

    不一会儿现场满地兵器,只见:木棍与铁棒齐飞,横七竖八;长枪共短剑遗落,叮叮作响。顷刻之间,大约二三十人躺在地上,无不呜呼哀哉,哭爹喊娘。

    杨林师兄弟躲在木箱后面,伸出头来观战,看着师祖和两位师父在人群之中手到擒来,看似随手一指,可被点到的人却直挺挺倒了下去,毫无还手之力。见到师父们大放异彩,杨林不由暗暗道:这点穴的功夫,将来一定要学好。

    此时,远远观望的十三太保们看到众匪一片狼藉,无不战战兢兢。

    再看向那个道士,却也动容!见太保们失魂落魄,那道士喝道:“怕什么!他们不过是被那三个和尚点了穴。”见众人望向自己,又道:“你们看,和尚们武功再高,也未下杀手,只是点了他们的麻穴。点倒了这么多人,他们的真气必消耗不少。”

    瞅着太保们眼神迷茫,这个道士居然开始教导起来:“这点穴功夫,极耗真气。这满天下,点麻穴救能把人撂倒的人,不多。之所以寥寥无几,主要是点穴时要把真气瞬间大量地注入穴位之中,打乱穴位里血气正常运转。而血气混杂不通,才导致身体运行不畅。”

    讲完了点穴功夫的利弊之处,这个道士便道:“他们已经耗费大量真气,已然不足为惧,你们也上去吧。”

    只是十三太保早被释源的神功吓破了胆,哪敢上去?

    吴天光刚摇头准备婉拒,却见道士突然出手,连对方的手影子都没看到,就突然没了知觉,随后昏厥倒地。众太保见道士点倒了自家老大,纷纷怒目:“敢伤了老大,我们跟你没完!”

    道士却并未搭理,而是看向了老二老三道:“我点了他的凤池穴,若我不给他解了穴,他还得过四五天才能好,而且会有后遗症,今后恐怕连刀都提不起来。”又指向了西面:“那几个和尚消耗大量真气,你们过去一拥而上取了他们的项上人头,我再加五百两黄金。”

    两人顺着道士手指方向望去,吴老二心道:“这和尚又不杀生,即便打不过他们,自己的性命倒是无忧,若真如这个恶道所说,和尚消耗了真气,已所剩不多,我们十多人上去或有一战机会。况且老大被人制在手中,还有那五百两金子在等着,不可敬酒不吃吃罚酒。”

    吴老二便鼓动起身边兄弟:“那些人太不堪,我们去会一会和尚,现在看来他们未下杀手,我们还算有路可退。”

    见兄弟们都同意上阵,吴老三则对道士说道:“既然如此,还请道长不要忘了我们人财两得的承诺。”

    道士捋了捋胡须,笑道:“那是自然。”

    太保们仗着和尚守戒不能杀人,居然有恃无恐迎了上去,只剩下道士提溜着瘫软的吴老大,笑吟吟地跟在后面。

    此刻,围攻的匪徒接连倒在了地上,不断哀呼号丧。身在外围的一个头目看到大半兄弟人仰马翻,心内难免惊慌,便萌生退意。其正盘算如何脱身,却听到后面有传来呼叫:“各位好汉,我们来助你们一臂之力。”

    这人转头一看,原来又过来十多个人要过来助拳,于是咬咬牙叫道:“兄弟们加把劲,来了高手助阵。”

    趁个空挡,释源瞧着赶过来的正是跟踪数日的尾巴,心内暗道:这车轮战有点不妙。于是又扯过来一人,随手一指,边点边道:“速战速决!”

    得到师父之令,弘武、弘文收了戏弄之心,唰唰唰,接连点翻了五六个。人群中又是一顿鸡飞狗跳

    那道士站在一旁,见请来的帮手里能站立者已寥寥无几,扔下昏迷之中的吴老大,搭上一支箭,便张弓放弦

    只听见”呲溜”一个刺耳声响起,又是一声鸣镝。

    释源暗暗心惊:还有贼人要来!三人赶紧点倒了最后几个人,正想收拾行李赶紧撤离,却察觉到地面逐渐震动起来。

    顺着响动抬眼望去,从隘口中居然冲出来一队骑兵!

    只见这队骑兵来势汹汹,一直到了二十丈外才停了下来。再看去,兵士们各个头戴铁盔,身着鳞甲,手握朴刀,他们身后竟然都背着一张硬弓!

    见到对方背着长弓,弘武暗叫不好,捡起地上的两根扁担便折成四节,架到书箱之上当做顶盖,又对三个徒弟道:“待会恐有大战,你们伏于书箱之下,切不可冒出头来,以防中箭。”

    那领兵的校尉骑在马上,对着走上前来的道人,拱了拱手,道:“道长,您有什么安排,尽管招呼!”

    这个道人心下稍安便点了点头,又转向释源道:“刚才大师的轻功和点穴功夫,手段高超,在短短时间里就点倒了这么多人,令我大开眼界,贫道佩服至极。”

    见那道人乃是真正领头之人,释源合十道:“我们只是归仁寺的和尚,今日路过,并无他意,还请道长高抬贵手。”

    不说还好,此话一出,那道人反倒激动了起来:“哼,只是和尚吗?那你们不在归仁寺好端端待着,为何北上洛都?”

    释源叹道:“此去洛阳,非我所愿。前些日子地震,寺里损毁了不少楼阁,贫僧十三年来译成的经文损毁大半,只有洛阳才有译经存档,故此才不得不去。”

    “哈哈哈……”那道人却怒极而笑:“只是为了译经存档吗?为何大师那《大云经》撰写了弥勒佛化身女相来我大唐?”

    释源译经上百本,其中确有《大云经》。

    释源叹了一口气,回道:“佛菩萨化身千千万万,女相只是其中之一。那经书只是我如实翻译,并未篡改,其言菩萨化身女相来大唐传法,也是梵经所述。”

    那道人却冷笑一声:“你是如实翻译,可译出来的东西却被妖人所用。那武氏妖后不就是凭着你的《大云经》,命令龙门的石匠按照她的相貌凿刻出卢舍那大佛?”

    释源躬起身子,苦笑道:“阿弥陀佛,天后之举,实非我愿。”

    那人却流出来两行清泪:“虽非大师所愿,可大师所译经书,却在助纣为虐,为妖后的野心张目。”

    弘武见状,纳闷起来:“说得好好的,这个道士竟流起泪来,到底还打不打了?”

    释源也满肚子疑问,于是问道:“不知道长尊号?”

    那人却回道:“我俗家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