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信徒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无我无相法

    第二天,秦枫起了个大早,来到公司找Gaia问道:“Gaia啊,你那三本书我都过了一遍了。书是好书,但是我怎么看不懂你要我做什么呢?能不能给我讲讲啊。”

    Gaia闻言,咯咯一乐:“这么好的书,你只过一遍,能看懂什么呢?算啦,还是我给你讲讲吧!”

    Gaia讲的主要是《无我无相法》。

    “对于《无我无相法》,你掌握了多少?”

    “呃,我觉得这里面的‘我’和‘相’的部分我都大概有一个粗浅的了解。‘我’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相’是西哲里的规定性。”

    “你这理解,还真是浅薄。不过也够用啦,比较妙法精深,哪怕你只是浅浅学到一丝皮毛,也足以傲视常人了。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无’其实也有别样的含义?”

    秦枫不解,连忙请教。

    原来,“无”指的是哲学中的“扬弃”。扬弃,或者说“否定之否定”,是有很深的意味在的。

    否定,很容易理解了。“美”的否定是“丑”,“善”的否定是“恶”,诸如此类,不知凡几。

    否定之否定,有点难以理解。通俗的解释是,正如这世间必须要有丑才会有美,要有暗才会有光,没有对比也就没有区别。

    “所以我们要包容美和丑,容许它们之间互相矛盾,用辩证的思想看待问题?”

    “呵呵,你呀,犯了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如果你对任何一件事情,都将它的对与错、是与非去包容、混淆,这跟和稀泥又有什么区别了?”

    须知,一朵较美的花,在不如它的花面前,自然是美丽的;可在天下最美的花面前,它又是黯淡的。美与丑并不是一成不变,相反它是永远在比较中不断产生的。美可以变成丑,丑亦可以变作美。

    总的说来,世间没有绝对的美或者丑,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但是,凡事总是可以拿来比较的。而我们人则通过比较来认识到,哪一朵花更加相对的美。这就是说,万事万物其实本身就有一个诸如“美”或者“丑”的概念,我们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种概念。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它叫《无我无相法》,而不叫《非我非相法》?”

    “嘿,你还真别说,我确实没想到这一层!”

    “那是因为,无表示的是扬弃,是否定之否定;而非只表示单纯的否定,二者的内涵是相当不同。”

    虽然“我”的对立是“你”,但是即使这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灭绝了、只剩最后一个人,对他来说,“我”的概念仍然存在。因此,“我”只能和自己相比较。一个人感受到了他自己,于是产生“我”的概念。“无我”,就是使自己和自己不再能够比较。

    注意到,世界上的所有比较的行为,得出的结果都是“不同”,诸如这朵花更美、那朵花更丑;但是唯有自己与自己比较的行为,得出的结果是“相同”,“我就是我”,这个叫做同一性,就好像天平两边都坐着一个自己,天平是平衡的。“无我”应该理解成,建立在这种同一性的基础上,消除比较的内容,仅仅保留比较行为本身——现在天平两边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天平还是存在,也就变成了“空”。

    至于“相”,也很好理解。我们分辨两个事物,就是通过比较它们的“相”。“无相”就是抽去了它们外在的一切特征,那样也就不再有任何分别,宇宙里的一切事物,在“佛”的眼里看来,都是一样的。

    “你是说,看事情不要只看表面,要注重本质?”

    “不不不,你说的只是‘非相’的层次,你只是把相忽略了,不使你的眼去看它而已。真正要做到‘无相’,没有功法的辅助是不可能的。当你做到完全‘无相’的地步,任何东西到了你面前就只剩下虚无。”

    “这么说来,这门功法岂不是大恐怖?你就这么交给我了?”

    “放心吧,从古至今从没听说过谁完全练成了这门功法的,你能修个小成都算万中无一的天才了。何况,也不需要你亲自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