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建设兵团与探查
六月十八,建设兵团正式在内务府挂牌成立!
相较于之前被称之为‘工兵营’的临时称呼而言,如今他们有了独属于自己的独立番号,分别是:大明路桥第一建设集团军,大明土木营造第二建设集团军,大明院所第三建设集团军,大明装饰美化第四建设集团军。
一建负责铺路架桥;
二建负责房屋营造;
三建负责庭院装饰;
四建负责软硬装修。
这里面一建和二建的人手,是最多的,一建是因为有许多因身体原因被裁撤下来的老弱病残,都在里面,修路这件事本身如果不赶工期的话,一般不算特别累,他们也能干,这些人在一建里面找个能干的工作,养老没问题。
而二建人多,则是因为干老本行的行家大部分都在这里面,三大营之前经常被上司叫去干些工匠杂役的活,久而久之,就有一部分人慢慢从士兵转变为了土木专家;
这部分人基本都被划归到了二建里面。
相较于一建的两万四千人,二建的一万七千人这种庞然大物而言,三建只有四个营,加起来还不到五千人,四建更是少的可怜,只有一营不到;
二者是在朱慈燃的意见下单独成立的,虽然挂着集团的名号,但人员严重不符。
不过朱慈燃不在乎,因为他知道别看当下只有区区一个营,等到业务慢慢做起来了,人手必然也会跟着剧烈膨胀。
目前玻璃的安装业务,暂时归于四建来做。
其实这种软硬装修,不适合做成大型企业,因此朱慈燃的打算是等到未来业务做出一定成绩后,就拆分成几家,然后推到资本市场去,让民间有志于装修行业的人才,来掌控这些企业。
他对这些轻工业都算不上的服务业,不太感兴趣。
正式改制以后的建设兵团,从序列上来讲,应该算是预备役,他们的主职工作不是打仗,而是以建设为主。
所以名义上归属于兵团制度,但相较于正规军那样严苛的管理而言,建设兵团在管理上,要比之前较为宽松一些;
不过即便如此,新推出的一些管理条例,还是让那些已经转职为职工的士兵们,叫苦不已
因为上面发话了:半年时间,除有任务被外派,余者众人,皆需要老老实实呆在营内,一边培训职业技能,一边习文识字。
为此朱慈燃下了死命令:学的好的人,升迁优先考虑!
没有合适的职位不要紧,现代军队所奉行的军衔级别,也被他拿来进行一番魔改后,在整个兵团内部推行。
从列兵、上等兵,到下士、中士、上士,还有准尉、少尉、中尉、上尉,然后校官四级、将官四级,一共十七个级别;
这个职衔本来是给新京营准备的,不过建设兵团名义上也是军队,所以一样能用。
人员工资收入,则分为两块,一为职务,二为勋衔补贴。
并且勋衔可以超过职务,但是职务不可以超过勋衔。
所以这次培训,对那些想拿高收入,和往上升迁的人来说,就是一次非常好的弯道超车机会。
虽然这政策长期有效,但这半年尤为重要,因为朱慈燃规定几个集团半年内,不设任何实职,全都是临时增设的虚职;
也就是说,到年底之前的这半年,对兵团内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决定命运的时刻。
不提众人叫苦,此时的一建,有部分人连想学都没有时间和机会,因为他们此时正跟着据说是特意从工部请来的专家,在城东高碑店附近搞测量。
“您喝水。”
一建如今的临时负责人刘博龙,正殷勤地伺候着一位名为朱才的大匠。
“有劳。”
朱才接过水袋,往嘴里灌了一口。
他能来这里,其实也是机缘巧合,原本对方请的是冯巧,不过冯巧他只擅长宫殿屋所,故而向对方推荐了自己,于是他就被上司指派,稀里糊涂的来到了这。
修路这件事,他原本没想过会有除朝廷外有谁还敢做的,这可不是几万两、几十万两银子就能搞定的小事,一条官道,看似简单,实则背后涉及到的,是上万的人手和数十上百万的资金投入!
来了后才知道,原来这所谓的建工集团军,是军队啊,是陛下的产业;
哦,那没事了。
路上所有的不满和牢骚,全都化为了奋斗的动力!
“这您一路上看也看了,不知这所需的银钱、人手,还有施工周期,该当如何呢?”
刘博龙问道,他对这个自己亲自去工部请来的工匠满腹诽议,不过大总管王安发了话,着令他们对这些被派来协助的大匠,要客客气气的照顾好。
大领导都这么说了,他不敢不听,所以即便有不满也只能憋在心里。
“嗯不急,且待老夫回京以后,仔细研究一番;”
“放心,老夫会尽快给大人答复,不会耽搁太久的。”
朱才将水囊递给身边的随从,拱了拱手回道。
“如此便好,上面催得紧,还望您尽快。”
刘博龙点头道。
.....
城建计划提出后,魏忠贤负责征地,而王安则开始着手进行道路与基础设施建设;
征地可以慢慢来,但道路建设与其他建设的规划和准备,却可以优先开始。
并且尤其是身为城东第一家大型工厂的玻璃厂,更是需要早一点建设完毕进行投产,所以时间紧,任务重。
于是王安就派人兵分两头,一建负责道路勘探和建设,二建则是负责玻璃厂房和工人宿舍的建造。
“这就是上面选定的位置?”
冯巧环视四周,运河东南而来,至此一分为二,宽大的主段朝着西北蜿蜒而去,他知道这是北运河的河段;
而另一条朝西而去,稍窄一些的支流则是联通京城护城河的通惠河。
商人们为图方便,在此处聚集交易,久而久之,竟也形成了一处不小的坊市,周边甚至还有聚集区。
“冯大人,”
“这一路探查而来,心中可有沟壑?”
孙石麟出言问道,态度恭敬,他如今是二建集团的临时代理人。
“不急,待吾回京后,与总管详聊一番后,再作打算。”
冯巧摇了摇头道。
相较于对许多事还蒙在鼓里的朱才,他算是这些人里唯一一个知道一些内情的人;
因为他是新城计划的总设计师,也是这些人里,唯一一个和殿下见过面,与殿下进行过深入探讨的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越是明白自己需要谨慎。
当下第一要事,不是立刻作图,而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想法概要,回去与殿下讲解,得到殿下准许与确认,方才能真正开始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