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科技馆之航天梦
繁体版

科学的尽头

    看到很多人建议要科学化传承传统文化,看似很有道理,但西方科学的思维讲求量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却不是如此。

    比如易学与中医,中医诊脉就很难做到量化,中医诊脉知道体内湿气重,但是诊脉的医生只能说你湿气很重或比较重,而说不了具体的量化数字,这就与西医很大不同。

    不过中医不追求具体量化数字,不代表没有疗效。

    其实,中医的疗效并不差,尤其是内科方面。

    有时中医疗效不太如意,或时灵时不灵。这主要问题不是出在中医学术本身,而是出在人为辨症和中药材的质量上。

    很多人看了中医觉得效果不好,以为中医都不行,却从来没有怀疑过中药的质量与辨症问题上。

    中医辨症非常关键重要,因中医根据五运六气,四季五行,寒燥湿热等辨症施治,用中药特点就是必须对症,药对症才有效,这就是问题所在!

    药不对症十医九无应。并非中医药无用!

    也就是说,辨症为关键,这个要靠中医师积累经验与学术水平决定的。

    现代检测仪器无法代替中医辨症,不能辨明病症,就等于不能对症下药,所以,很多时用中医药治病时灵时不灵。

    易医同源,八字论命在取喜忌神之时,也不能套用西方数理思维。

    比如对日干的旺衰进行计算,倒是可以计算出日干旺几分、衰几分等具体的数值,感觉这样量化数字貌似很可靠,但实则这样的算法很难充分考虑到干支的组合差异。

    打个比方,以辛金日干为例,地支有酉金为通根,而酉金在日支的位置,和在年支位置,两者区别对于辛金的帮扶作用是大不相同的,酉金在日支对日干的帮扶作用是更大的。

    如果按科学数理化那套思维或应用程序化算来,两者数理得分值是一样的。

    因此,个人认为用科学思维化行不通。只能两者结合,比如中西医结合就很好。

    中医不能在西医的构架标准上,更不能用科学量化思维看待传统文化。

    换位思考来说,如果能用科学量化计算出来的就不叫玄学!

    科学的尽头是玄学,玄学的尽头是神学!神学就是阴阳。

    阴阳的关系,其实根本就不用看易经你就知道,因为你是中国人,本身就是一部易经。

    阴阳的关系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万事万物没有独立存在的东西,万事万物又有事情的两面性,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

    比如,磁铁有两极,打掉一端仍然还是两级,相互拥有,又相互独立。

    有人会感觉阴阳很玄乎,你看自己一只手的手指头,简单分成两部分,大拇指和其他的四个指头从肌肉上看两部分占有几乎各占一半,大拇指一只手就一个叫阳,其余四个偶数是阴。

    一只手有阴有阳,有人就不把大拇指单独看,那也是啊,因为一只手就五个指头,不可能是两个奇数或者偶数。你再看是阳的大拇指,有几个关节?两个吧!偶数是阴。那其余的呢?三个,是阳。这是什么?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你可以说这是巧合,但现在你自己数数一个人两只手,两只手有多少关节?是二十八个吗?二十八星宿不就是诸天吗?这个叫袖里乾坤!

    阴阳话题实在太大,区区一篇文章不可能详尽说完,在这只能抛砖引玉对于阴阳的一些思考。

    科学基于一般细胞的生理研究,佛学是人历史经验累积得来的一门实像化的学问,人赋予了他形象,和各种名称标注,让他传播给世人,教育又是一种人类经验所累积的语言形式,人们说书是理论,但这些理论本就是人类经验的载体,基因里劣质的人用匮乏的语言蛊惑人心,想将优质的人一起停留在表面上,人类对名利的追求让人各执一派,对立起来,心理学说心理,神经学说神经,而不能明白他本在诉说一种东西,有些浅有些深,深则直达物质本质,又能把不同但相等语言对应起来,比如佛学中的因果前世今生,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人的一生所行所思将累积自己体内,自己将为此得到不同方式的果,又或者遗传到孩子辈,孩子父母就是所谓的一个人的前世后世,只是用了不同的语言方式,佛学将事物抬高,丢给无法静心的人,人的身体经络连接,如果能将科学基础知识吸收,那再加经验,掌握人体运行规矩,在空想阶段刺激这些思考,人就能将其融会贯通,其实人的一生会有很多阶段,学习阶段,谈论阶段,评价阶段,空想阶段,你遇到的每个人他都可能成为你的某个阶段,只是人若想变得优秀顺序不能颠倒,还没有学习,就开始沉浸于大众的肤浅的评价里注定平庸,还没有累积经验就开始空想就毫无依据

    用科学来理解佛学,用佛学来认识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