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的盛开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离别是世界上最漫长的事(番外)

    离别是世界上最漫长的事(番外)

    为什么突然更一期番外呢,是最近突然有发生不少事,情绪也感慨万千。想着写一点东西,以发泄出来。

    话说离别,这次词在以前倒是很陌生。尤其是还是小孩子的时候。那时候懂什么呢?什么也不懂。刚初识几个要好朋友,天天腻在一起玩来玩去,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写作业?反正每天是开开心心地在一起。不过到了夜晚,便是难过的时候。和最好的朋友依依不舍地分离,老想着,我们要是亲兄弟该多好,这样就可以每天在一起玩耍了。

    当然,要好的关系也会破裂,比如那时候流行的,我和你是真玩,和他只是假玩而已。

    缝缝补补的关系经过了几年的洗礼,逐渐变得深厚,而我们也在年少尚且快乐的时光里逐渐长大。对于这时候的我来说,离别只是很短暂的事情。爸爸妈妈早上去工作,晚上总会回来的。小朋友们一晚上不见,第二天总会见的。

    但随着岁月渐长,离别的含义又是另一回事了。

    当时刚上初中的我,还处于稚嫩与初成长的边缘,好像明白了一些事情,也好想不明白一些事情。记得那时候,妈妈还一直呆在家里工作。突然有一天她神神秘秘地告诉我:她要去外地上班了。因为她之前也开过这样玩笑,所以我也没在意。但是之后的有一天,我早上上学回来之后,家里却是空无一人。我四处呼喊的母亲的名字,却是没有任何回应。直到一会后,我奶奶赶到我家,和我说,妈妈走了。以后就得在爷爷奶奶家里吃饭睡觉了。

    我非常紧张地问:多会回来呢?得到的回答是一个月左右吧。

    那时候甚至微信视频都没有太多普及。只能电话里聊天。刚开始几乎天天打电话,每次都想聊很多很多事情。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呢?然后最经常的事,是一个人经常躲到被子里抹眼泪。

    然后就是慢慢地习惯了。

    之后我又回到了家里。只不过经常只有我和弟弟俩个人住。那时候,每天早上还上早自习,前一天晚上手忙脚乱的做好稀饭,第二天早上再热一热吃。那时候记得最拿手的就是俩样东西:一样是炒大米,另一样就是炒蒸饼。

    刚开始,炒的大米是糊的,熬的稀粥是稠的不行的,做的蒸饼是半生不熟的。到了后来,才慢慢有了起色。做的才像个样子。过了将近一个月,已经慢慢适应这样的生活,这时候妈妈回来了。当然是欣喜若狂的样子。又享受了几天的好时光,然后等到妈妈再走的时候,那一股莫名的离别,才悄悄涌上心头。

    这是最开始的离别。

    后来陆续上了高中,和从幼儿园开始在一起玩的发小彻底分开,他去了城里的另一所高中,也定居在了城里。我去了另外一所不好的高中,还住在村里。不过想起来,高中时期的我,太过于多愁善感。那时候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从小到大都同学,面临不在一个地方上学了,就得渐行渐远了。我始终无法承受曾经玩的很要好的同学,只不过短短的时间,便悲哀得没什么话题可聊。

    但后来我也在高中交了不少朋友,即使很多只是阶段性的朋友,那一段时间也很是足够开心地。后来也慢慢理解了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人这句话。也在慢慢相处中,同另一些村里的玩伴建立了更为深厚的友谊。

    后来高中也毕业了。很是奇怪的是,每一个阶段结束的时候,总是刚开始对曾经的人无比地怀念。总是觉得非常有必要去维系那一段感情。

    然而似乎只有我把关系看得那么重。想要通过吃饭之类的维系很好的关系。但大部分其他人并没有这种想法,或许我们本来就就并没有那么好,总之现在经常联系的朋友也还是那群从小玩到大的。与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似乎也忘了最开始想的那句话:好像真正处得来的关系是不需要刻意来维系的。

    好像当你一旦想通过聊天试图唤起曾经的美好回忆,你已经就失去这段关系很久了。

    后来好像是,一次又一次不断地长大,一次又一次不断地明白,离别对我来说,也是越来越频繁。后来我自己也离开了生活了18年的地方,去往外地上大学,离别的对象,成为了我自己。我成为了家里被思念的那个人。同时也思念着家里的人以及朋友们。从小到大,离别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对于离别的愁思,也越来越短。

    离别的最终章是什么?

    逝去。

    小时候经常会问大人,人老了会这么样?人为什么会死?大人们说得都很隐晦,都说人老了就会走了、没了。

    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想了有够久都没想明白。

    到底是什么呢?

    好像在多年以后的一个冬天,突然有了答案。

    就像刚开始说的,人一辈子总是不断地离别,时间由短到长,愁绪由重到轻,最后是什么呢,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离别。

    离别是世界上最慢长的事,长到世界的尽头也不会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