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成了亡国公主的榜一大哥
繁体版

第37章 在道德制高点,对你指指点点

    “然!”孙尚香说道。

    这下众人都不淡定了。

    “此路线沿途不但有两座城池,且路线也是最为遥远的,若主军走此路,实在是太过延误战机了!”陈武说道。

    “公奕和子烈所言极是,主公三思啊!”赵敷等人也都赞同蒋钦和陈武的意见。

    三条路线,从曲阿出兵是最远的。

    距离远就代表战线太长,对方完全有时间在沿途地势险要处布置营寨对大军进行消耗。

    而且主攻大军,肯定是要最多的人。

    如此一来,太过遥远的路线,也就需要更多的粮草辎重。

    当然,这都是其次。

    最主要的是沿途有两座城池需要攻打。

    子瑜当然知道众人担忧的是什么。

    两座城池,攻打起来不但耗时耗力,而且损伤必然会很大。

    城池,自古以来都是必争之地。

    因为城池是一个县偌大区域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绝大多数城池其实并不算大,想要绕过去自然是能够轻易办到的。

    可是绕过去之后呢,主动把自己的后背留给敌人,这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当然,也不是没有绕过城池作战的成功案例。

    比如邓艾偷渡阴平,比如朱棣绕过济南城,攻打建文帝所在的南京。

    但想要绕道偷袭成功,需要极其严苛的条件,严苛到五千年来也只有寥寥几个成功的案例。

    其一:必须足够快,至少也得能够彻底甩开后方城池的追兵。

    其二:必须速战速决,短时间内攻下后方城池。

    其三:必须有另外一处大军牵制住敌方的主力。

    这还是最基本的条件,而且一个都不能少。

    至于其它天时、地利、人和之类的条件,那更是严苛至极。

    稍微有一丁点的差错,都是灭顶之灾。

    孙尚香这边当然不具备如此严苛的条件。

    子瑜之所以如此用兵,一是因为严白虎,二是因为他的真正战略意图不只是吴郡,还有会稽郡。

    此一战,子瑜想要连克两郡!

    等占据吴郡和会稽郡,再加上丹阳郡,就可以聚三郡之地对付孙静,进而一统江东,以图中原!

    否则的话,等袁绍和曹操发展起来,想要再图谋中原,将会难上加难。

    “连克两郡!”

    听到子瑜的解释,众人都是一愣。

    “原来如此!军师目光之远,非我等能及也!”蒋钦陈武等人恍然大悟。

    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军的确应该走曲阿。

    自北向南,稳扎稳打,先解决掉后顾之忧,方能在攻下吴郡之后继续攻打会稽郡。

    “不过,若是如此,中军只带两万大军,是否太少了点?”蒋钦思量了片刻说道。

    两座城池,而且行军路线是从吴郡最北开始一路南下,只带两万大军,根本不够啊。

    蒋钦和祖茂已经开始琢磨自己这边最少多少人就够用了,想要压缩自己这边的兵马,调到主军去。

    “两万精兵的确是太少了,如果吴郡只有许贡,以主公之威,军师之谋自然是没问题的,可是吴郡尚且有严白虎,不得不虑。”刘繇说道。

    众人尽皆点头称是。

    刘繇对吴郡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曲阿本来就在吴郡的最北方,他占领曲阿之后,没少和许贡以及严白虎打交道。

    子瑜笑了:“正是因为吴郡有严白虎,所以两万精兵足矣,若是只有许贡,的确还需增添兵马。”

    这下给众人说懵了。

    不算城池,只说兵力的话,严白虎甚至比许贡还要强上不少。

    作为江东‘九大宗部’之首,严白虎岂是泛泛之辈。

    可是子瑜现在却说,如果吴郡只有许贡,需要增添兵马,加上严白虎反而两万精兵足够。

    如果步骘在这里的话,肯定能够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可惜,步骘被孙尚香派往秣陵守城去了。

    实在是孙尚香现在人手太少,说是捉襟见肘也不为过。

    而秣陵又是军事重地,绝对不容有失,必须得由信得过,能力又强的人来镇守。

    “一山岂容二虎!”

    子瑜言简意赅。

    众人恍然大悟。

    是啊!

    严白虎和许贡分明就是两头吴郡的猛虎。

    平日里两人能够和平相处,甚至互相照应,是因为没有外部压力,而且利益分配得比较合理。

    可是一旦外部压力过大,以往分配利益的方式肯定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利益分配不均之下,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军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众人心悦诚服,集体通过了这次的出兵计划。

    太史慈坐在子瑜身边,心中对子瑜愈发的敬重起来。

    未曾出兵,就已经谋定一切。

    如此英才,难怪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辅佐孙尚香从‘身无寸土,侧无兵卒’发展到如今的程度!

    “哪有什么运筹帷幄,不过是人尽其用罢了,诸公均是能争善战之将才,子瑜才敢如此用兵。”

    “若是没有诸公辅佐,无另外两路大军拦截王朗、牵制敌军,我岂敢如此用兵!”

    一番话,直说得祖茂、蒋钦、陈武个个面露喜色,人人士气昂扬,连称‘军师过誉’。

    三日后,三路大军踏上了征程。

    早有檄文发往吴郡。

    此一战和之前攻曲阿不同。

    正义之师,自然要先发檄文。

    至于为什么说是正义之师,子瑜檄文之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此一战,非为犯吴郡之境,实为剿灭贼寇严白虎。

    为什么丹阳太守来吴郡剿匪?

    呵!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都是大汉臣民,剿匪还需要划分地盘?

    我不远万里前来剿匪,是为了保护吴郡的大汉子民。

    你身为吴郡太守,无力剿匪也就罢了,竟然还质问我为什么来你地盘上剿匪?

    先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再对你指指点点。

    檄文送往吴郡,许贡大怒,立刻派人给严白虎送信,邀请他商议应对之策。

    许贡大怒,但吴郡的百姓,尤其是石城山、白虎山附近县的百姓,更是欢呼雀跃,只盼义军早些到来。

    山贼做到严白虎这种程度,早已经脱离了打家劫舍的低级阶段。

    他们玩的是征税。

    如此一来,石城山和白虎山附近县的百姓可就惨了。

    他们不但需要给朝廷也就是许贡交一份税,还需要额外给严白虎也交一份税,不堪重‘赋’之下,自然盼望朝廷义军前来平乱。

    当然,绝大多数百姓也分不清丹阳太守到底是朝廷派来的还是为了抢地盘来的。

    反正檄文上说是,他们也就认为是。

    其实也没必要分辨,谁能让他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谁就是正义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