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神话三国当帝王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血战长社下

    黄巾军举盾相迎,他们没有坚固的铁盾,只有简易木盾,木板较薄,这种盾只能承受一般的弓箭,无法抵挡汉军的弩箭,更无法抵挡沉重的兵箭。

    但不少武道修为不若的黄巾军,将自身罡气覆盖在了盾牌上,勉强抵住了兵箭的射击,但还是有不少盾牌被箭矢射穿,将盾牌后的黄巾军射死,一片片的黄巾军士兵惨叫着扑倒。

    一架云梯逼近了城墙,数百士兵猛地向后拉拽绳索,一架三十余丈高的云梯被拉拽挺起,云梯上攀附着数百名黄巾军。

    “轰!”

    一声巨响,碎石四溅,第一架云梯搭上了城头,紧接着数百余架云梯先后搭上了城头。

    数千黄巾士兵如蚁群般冲上,用刀砍、用长矛捅、用箭射,拼命冲上城头,城上箭如密雨,滚木礌石如雹子般砸下,刀劈矛捅,血肉横飞,汉军士兵用长叉叉住云梯向外猛推,一架长长的云梯被推出,向后翻到而下,云梯声一片凄厉的叫声。

    城下的黄巾贼家开始箭如密雨,射向城头,不断有汉军士兵被射中,惨叫着从城头上摔下,伤亡逐渐加大。

    这时,黄巾军沉闷的鼓声再次响起,又有三万黄巾军投入了战斗,高耸的巢车出现,新加入的三万黄巾军都是黄巾军中的精锐,都是在颖川战场历练出来的狠人。

    “嗖、嗖、嗖……”

    回荡天地的喊杀声未落,密集连绵的破空声起,数百道身形划空而至,还有无数道身影,速如脱兔地飞檐走壁,直朝长社城冲来。

    缕缕铁血煞气浮现,十数息间,就汇聚成一片,遮天蔽日,笼罩近半辽阔无垠的长社城。

    长社攻防战逐渐进入了白热化。

    洛阳,景宵宫中

    刘宏正背着双手站在窗前,凝视着北方,眼睛里充满了忧虑,此时他已经收到皇甫崇发出的求援信,皇甫崇和朱儁被围困在颖川长社城。

    刘宏已经了解到了波才的实力,这次攻城的颖川黄巾军,足足二十万可战之士,比前世历史上的记载多了数倍,波才也比历史上厉害的多,天人境大宗师境的高绝武力,目前皇甫崇军中还无人能对抗。

    虽然前世最后皇甫崇用计一把火歼灭了波才,但是在这神话三国,大火是否还起作用,刘宏还不得而知。

    一旦波才攻陷长社,黄巾军便可直入洛阳,一旦到时候,大汉将威名扫地,四周的匈奴,胡羌等族将会如二虎扑食般一拥而上,分食大汉领土,从此大汉边疆再无宁日,甚至会引发世家叛乱,当真是牵一发而动其身。

    刘宏想了想道:

    “来人,速速让曹正淳来见朕!”

    他想起来一个人,江东猛虎孙坚,这个历史上的猛人,绝对能够对抗的了波才。

    前段时间收到下邳县令赵安的密报,说是孙坚灭了上元派掌教亲传弟子方不圆,而且本身已经突破到了天人大宗师境,他当时就准备调孙坚进京,后来有事儿,转过身给忘了。

    片刻之后,一道圣旨从景宵宫传出,直奔下邳而去。

    ........

    长社以南五十里外,董卓率领的六千西凉铁骑以及两万黄巾降卒扎营落地,已经五天时间,两万新投降的黄巾军在被留在一万精锐后,其余的老弱病残都被就地解散了,在李儒的训练下,一万新投降的黄巾军也有了一丝正规军的样子。

    此时,董卓已经向皇甫崇汇报了自己的信息,收到皇甫崇的回信是原地待命的命令。

    尽管他心急如焚,几次想直接率军杀上,但还是被李儒劝住了,颖川战场,皇甫崇才是主将,他只是支援的部队,来建功立业的,需要听皇甫崇的命令。

    董卓大营占地数亩,雪地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帐篷,董卓站在营帐前的眺望塔上,向远处烽燧眺望,李儒一席青袍的站在董卓旁边

    “文约啊,你说本将什么时候才能上场啊,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剿灭波才,可是大功一件啊!”

    董卓对着李儒说道。

    “主上莫急,长社战争不是一时半刻就能结速的,建功立业有的是机会!”

    这时,一队骑兵从北方疾奔而归。这是董卓派出的斥候回来了,董卓心中大喜,老远便问道:“长社城战况如何?

    斥候队正催马上前,抱拳施礼道:“禀报董帅,长社城战况惨烈,城外原野上全部是尸体,根据卑职观察,黄巾贼军至少已战死五万人以上。

    “那汉军守军呢?”李儒问道。

    应该也不太好,五百多架投石只剩下不到一半能用,守城士兵也死了有两万多人!”

    董卓心急如焚。他抹一把额头上的汗,自言自语道:“皇甫将军怎么还不下令?

    长社的攻防战此时已经进入到第十天,战争极其惨烈,十天的攻城战中,黄巾军已经阵亡超过五万人,而汉军死伤近两万人,尸骨堆满了长社城下,旷野被鲜血染红。但长社始终巍然屹立,汉军士气越战越高昂。

    第十一天清晨,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在长社城头,仿佛为这做巨城笼罩上了一层金色,城头上的守城士兵也在阳光的照射下,如金甲战神一般,如果只看城头,会让人感觉这是一座仙城,熠熠闪光.

    可如果目光向下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地狱般的土地,尸横遍野,残破的云梯倒在雪地上。巢车只剩下一半,但更多的却是战死的士兵。

    有的是蜷缩着身子,脸上带着临时前的痛苦,有的人头不见,尸体残缺不全,有的被砸成肉饼,血肉模糊。

    城头格外的安静,三万名汉军士兵裹着厚厚的羊皮和毛毯,互相拥挤着,靠着墙头歪东倒西地睡着了,显得疲惫不堪,十天的激战,大部分人都没有合眼,都已筋疲力尽。

    在东城墙,数百名挤在一起入睡的士兵中,军侯于禁也和士兵们挤在一起沉沉入睡,此时的于禁还不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五子良将,现在的于禁,是大汉的一名底层军官,他的破天槊成为他和几个士兵的枕头,激战十天,几乎每个人都疲劳到了极限,每个人都在享受着这无比珍贵的小睡。

    可宁静的清晨并没有维持多久,当晨曦开始变成血红色,黄巾军的鼓声再起敲响。

    ‘咚!咚!咚!咚!

    巨大的鼓声将汉军士兵纷纷从睡梦中惊醒,于禁一跃而起,揉了揉眼睛,趴在城垛向远处敌营眺望。

    这一次,他看到的是黄巾军大规模的调动,整个大营的敌军都调动起来,四面八方的敌群在聚集,汇集成了一片片黑压压的方阵,渐渐形成了一种铺天盖地的进攻。

    “所有的士兵,全部投入战斗!”

    “所有的士兵,全部投入战斗!”

    传令兵的命令从四面八方传来

    此时,皇甫崇和朱儁率领一众高级将领已经来到城头。

    他凝视着铺天盖地的敌军,敌军投入的数量比前两天都要多出一倍,他已明白,今天将是敌军孤注一掷之战,胜负就将在今天决定。

    ‘当!当!当!’

    召集军队的钟声在敲响,一队队汉军奔过吊桥,迅速向外城集中,在长达五里的城墙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汉军,刀矛闪亮,弓矢密布,汉军的赤色大旗在阳光下飘扬。

    城外,铺天盖地的敌军已经列队完成,十天还没有攻下长社城,随着汉军不断有援军赶来,波才也是压力大增,被逼得无路可走,今天是拿下长社城最后的时机了,如果等汉军一会合,再想拿下长社城,怕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波才狠下一条心,一次性投入了十万大军,将最后的二千架云梯和五十座巢车全部投入战斗。

    这次的战斗由他亲自指挥

    他冷酷的目光盯着高高拉起的吊桥,吊桥已经摇摇欲坠,他转身向后营望去,一座身躯庞大的攻城槌已经出现在身后的军营内,这将是他最后的绝杀。

    “进攻!”

    波才一挥战刀,嘶声大吼。

    黄巾军的鼓声开始变得紧密,这是进攻的鼓声,十万黄巾大军簇拥着两千架云梯和五十部巢车向长社城朝水般地杀去,俨如一幅巨大的黑色地毯,将整个原野都覆盖了。

    城头上剩余的五十余驾投石机疯狂运转,一根根长长的臂杆轮番抛出,数十块巨石砸向密如蚁群般的敌群,每一块巨石砸下,就会出现一个缺口,雪雾弥漫,鲜血迸射,哀嚎声响彻原野,但瞬间缺口合拢,又被进攻的敌群淹没。

    ‘轰!’

    一座巢车被巨石砸中,木屑四溅,巨木坍塌,巢车上的数十名士兵惨叫着摔下。

    高大的巢车是数日前神秘人为波才提供的,专门为攻城量身打造,巢车长宽各两丈,高六丈,用巨木拼成,全身覆盖着牛皮,结构十分简单,巢车中空,有楼梯直通顶端,顶端是一座木台,站满了四五十名黄巾力士,平台前端是覆盖有铁皮,可以抵御汉军的弓箭。

    下面装有四只铁轮,由四匹火龙马拖拽,左右和后方皆有数百名士兵推动,这种巢车只要不被巨石击中,它就能将士兵送上城头,比云梯还要犀利。

    又是一座巢车底部被砸中,一只木轮脱出,巢车顿时倾斜,摇摇晃晃,渐渐失去了重心,两边士兵大喊着奔逃,在喊声中,巢车轰然倒下。

    十万大军攻势如朝,轮番打出的巨石仿佛海洋中溅起的一朵朵浪花,瞬间便被人潮淹没了,俨如狂潮般的敌军终于靠近了城墙。

    长社城墙上,百余名士兵正将一根根巨木朝着攀爬云梯的黄巾贼扔去。

    正面的战斗已经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城上城下箭如密雨,不断有人中箭倒下,一架架云梯搭上了城墙,黄巾军信徒如疯如狂,向上攀爬,他们一手举着盾,一手用长矛和刀和汉军激战,头顶上一块块巨石砸下,总有几名士兵惨叫着摔下云梯,但立刻又有人蜂拥而上。

    汉军士兵从两边射箭,兵箭犀利,直透皮甲,云梯上一串串的士兵被射中摔下云梯,但很快,黄巾军士兵不再管头顶,将盾牌防护两侧,中箭的黄巾军士兵渐渐减少。

    城头上,每一架云梯前都有数百名汉军在和敌军激战,在城西的一座云梯前,于禁已经杀红了眼,他率领五十名汉军在和汹涌而上的敌军激战,他们面对的是由黄巾力士打头阵的精锐部队,个个体格高大,武道修为不凡,挥动长刀和利矛。

    尤其是那黄巾力士,发挥出先天天罡境巅峰的战力,而且刀枪不入,端的是难缠,于禁也只是堪堪把那些黄巾力士拖住

    黄巾力士后边的精锐看到于禁被拖住,瞬间挤上城头,长矛冲刺,战刀劈砍,厮杀血腥,云梯前一名汉军士兵被砍中额头,血涌如注,仰面倒下,另一名汉军挥动长矛冲上,长矛刺穿敌军胸膛,将他挑下城去,重新顶住了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