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别冲动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拆分南三所

    在王恭厂“捡到”徐光启的好心情,转眼就被神机营的官兵,败得一干二净。

    朱由检曝出身份,这醉酒的千户官,即便后台再硬,也只有死路一条。自省罚银政令出台后,没人再敢拿常例,潜规则之类的借口来说事儿。

    杀人之后,直接离去,朱由检一句话都不愿跟台下将士多说,路过营门口时,发现俩老头已经不见踪影,估计是回家收麦子去了。

    回宫的路上,朱由检仍旧一脸铁青,心中思索半天,最终还是开口道:“方正化,你觉得,如今这三大营,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这个......陛下,这三大营乃是大明根基,国之柱石,有他们在,陛下在京城才能高枕无忧啊!”方正化吓得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赶紧劝谏道。

    上次皇帝问自己同样问题后,上值二十六卫,就只剩锦衣卫跟府军前卫了。

    这次若是三大营没了,那他得被一群勋贵们活活撕了。

    三大营是什么?是整个京师的武力屏障,更是勋贵们袭爵之后的挂职之所。

    京师哪个勋贵,不在三大营挂职?这要是裁了三大营,他们去哪儿挂职?去九边吗?他们还不想死这么早。

    勋贵挂职三大营,勋贵子弟挂职上值二十六卫,这是老传统。

    朱由检在裁撤二十四卫时,也是经过“妥协”的,毕竟新组建的忠勇营,接收了大量勋贵子弟,加上最“热门”的锦衣卫保留了下来,这才保证了其余二十四卫的顺利裁撤。

    可三大营怎么裁?勋贵们安置在哪里?若是安置进新的京营,有这样一群,全靠祖上功绩荫封的勋贵在,岂不是另一个三大营?

    若没有安置,不管不顾,皇帝还能跟所有勋贵们对着干不成?

    想到这里,朱由检忍不住感叹道:“高枕无忧吗?在朕看来,如今这三大营,倒更像一面镜子,一面映照大明根基的镜子。三大营有多烂,这大明江山就有多烂。连值守大营这种重任,他们都敢派一群走不动路的老头子,国之柱石已然腐朽!”

    这话一出,方正化,高文才皆沉默不语,没人再敢回话,皇帝敢说大明江山烂,他们却不敢说。

    ......

    紫禁城,养心殿。

    这里是皇帝的办公室,当初魏忠贤为了“便于”处理政务,直接将皇宫外的司礼监,都给搬了进来,最后被朱由检来了个“关门打狗”。

    要知道,当时的司礼监,可是控制着“批红”权的,想伪造圣旨实在太简单了,但凡从司礼监发出来的旨意,那就是圣旨。

    这些人若是在宫外,配合北镇抚司,再假传圣旨,调集城中军队。朱由检手上无兵无权,更无百官勋贵的支持,仅凭南三所跟府军前卫,根本别想如此轻松取胜。

    只能说,魏忠贤有恃无恐,自认能轻松控制皇帝....

    养心殿经过一天的打扫,总算是整理出来,这里联通内外廷,相比乾清宫,处理政务更为方便,毕竟没哪个大臣,愿意去皇帝卧室,跟皇帝探讨政务。

    朱由检刚回宫,张彝宪便指挥小黄门,抬着几口大箱子,前来觐见,显然,他已经等候很长一段时间了。

    “启禀圣上,这些全是犯官们的口供,且全部查证无误。”张彝宪指着箱子道。

    “这么多?你们到底抓了多少人?”朱由检诧异道。

    他好像才下令逮捕了四十多名,比较有“价值”的官员,只有内廷宦官,他没太在意,全都交给南三所这边处置。

    毕竟南三所这么多内官,总得有职务给他们,那些与魏忠贤牵连颇深的,只要查有实证,就只能下马了。

    “文武官员,三品以下,三十二人,三品以上十一人,内廷宦官,九十六人,加上魏忠贤,总计一百四十人。厂卫,武官,皆由北镇抚司诏狱审理,不在此列。”

    “就.....一百四十多人,你给朕抬来了这么大几箱供词?”

    “陛下,这还是查证过的,够判死刑的罪证,一些无法查证,以及些许小罪,并未记录在案。”张彝宪委婉道。

    他们南三所没有牵连,也不敢牵连,供词里面被提及的人太多了,关键还不是攀诬,而是有确凿证据的供词。

    “真是好胆啊!之前看着一箱箱金银珠宝拉进内帑,朕还挺高兴。现在看到这一箱箱的供词,朕才明白,那些金银珠宝,究竟是怎么来的!”

    “魏忠贤赐毒酒一杯,取余主犯,明日送菜市口斩首示众!另外,将他们每个人的罪名,挑选三件最重的,刊印成俗文,张贴在京师所有城门口,安排专人与百姓诵读。朕要他们遗臭万年!”

    朱由检甚至想印成邸报,发往各大州府,可惜人数太多了,哪怕每人只选三件,估计这一年的大明邸报内容,得变成《大明败类》专刊。

    “陛下,那他们的家眷呢?有些家眷,即使是从犯,亦死有余辜。”

    “想死?太便宜他们了,朕要让他们干活赎罪,所有人发配为奴,女人,小孩全送织染局,青壮送去西山挖煤采矿,年纪大的,统统给朕送皇庄里养猪去!”朱由检说完,从御案下抽出那本,改编后的《养猪指南》,递给张彝宪。

    并非朱由检仁慈,在他看来,杀人很简单,就一句话的事,比如之前在神机营内,又比如刚刚,一句话便有一百多人,将要人头落地。

    可人死了,也就什么都没了,与其把他们统统弄死,不如留着,榨取剩余价值。人家后金,还不要命地,越过长城劫掠人口,朱由检可不想当个败家子皇帝。

    张彝宪带来了全部证词口供,说明南三所的“脏活”已经干完,剩下的便是抄家,监督,追缴赃款,用不上太多人。

    南三所肯定得解散,朱由检拟定了一份拆分方案,一部分战斗意志较强的,可以充入内廷武官,一部分识文断字的,可以充入十二大监,其中表现突出的,甚至可以授予某一大监掌印。

    至于那些刑讯高手,朱由检决定全部充入锦衣卫,专司诏狱刑讯之职。

    锦衣卫这次太惨了,先是被魏忠贤祸害,成了东厂爪牙,之后又被裹挟,被迫谋逆。

    这一次,朱由检要重建锦衣卫,就必须给他们强有力的支持,将逮捕、刑讯、处决的权利,统统从东厂剥离,交还给锦衣卫。

    至于东厂,就只剩监察权限,相当于御史言官,可以跟皇帝打小报告,但不能自作主张替皇帝办事,否则南三所这些并入锦衣卫的刑讯高手,会让你明白什么叫生不如死。

    毕竟当初朱由检,可是亲自下场“指点”过这些人的刑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