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八十三
繁体版

第19章 布局

    张立和赤炎宗的一干弟子在距离青云观十数里的地方,找到了六年前那个雨夜,于白眉师徒们填上的那个天坑,全部刨开以后,根据坑中残留的焦土痕迹,张立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这是一个长约二十丈的物体,重逾数千斤,体积庞大。坑里清理的非常干净,那些刨出来的泥土中并未有发现金属碎片。

    叶殇青听完张立的叙述,略微沉吟了片刻,开口问道,“距离青云观只有十数里的地方?这青云观什么来头?”

    “这青云观当日属下便去探察了一番,里面已经人去楼空了,观内没有任何异常,看上去就是寻常山野里的普通道观。后来找到几位在山中砍柴采药的老人询问,倒是探听得了一些消息。”

    “之前的观主叫于白眉,据说在此处已有三十年了,之前观中还有三名弟子,后来天火降临,观中的三名弟子莫名就消失了,不知道去了何处。”

    “于白眉?”听到这个名字,叶殇青皱了皱眉,在脑海中思索了片刻,似乎江湖之中并未听闻过这号人物。

    张立点头道,“这姓于的老道,属下已经派人四处打探他的来历,结果迄今没有探明,他显然不是大乾国人氏,也不是咱们筑月国人氏,也无人知道他的武学修为和门派出身,所以属下推断应当是江湖中的一名散修。”

    “这江湖散修,如无根之萍,如今让他逃脱而去,又去何处寻他?”叶殇青轻轻地挥了挥衣袖,矮几之上小巧的红泥炉中原本熄灭的炭火重新燃烧起来,张立连忙起身把煮茶的铁壶注满水,放在了炉火之上。

    铁壶中的水很快就煮沸了,噗噗做响,蒸汽冒出,蕴氖如雾。

    张立给叶殇青沏上一杯新茶,见到叶殇青端起茶碗抿了一口,他才开口说道,“这世上,很多时候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可以瞒天过海,除非你真的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无根之萍在这天地江湖之间无论如何飘荡,总是有迹可循的。”

    说到这里,张立嘴角露出微笑,那笑容就如同猎人眼见追捕许久的猎物就要落网瞬间,胜卷在握,唾手可得,心中浮现的丝丝得意。

    叶殇青是熟悉这笑容的,嘴角上扬,小眼微眯,张立就像一只千年的老狐狸修炼成精。

    张立从衣袖中取出一个尺许长的竹筒,打开盖子,里面是一卷黄色的画纸。

    画纸在案几上铺开,一共四张,上面画着四个人的肖像,用工笔画就,栩栩如生。

    叶殇青俯身细细观看,他注意到每张画上都写着一个名字,分别是:于白眉,高万江,王韶,李明栋。

    拿起那张写着于白眉名字的画纸,画上的人约莫六十出头,葛巾布袍,面容消瘦清峻,颇有一副道骨仙风的气派。叶殇青再次确定自己并不认识此人。

    张立笑着说,“属下根据山中樵夫,猎户,采药人所描述,画出这四个人的样貌,然后又炮制了数百份,让弟子们各自拿着下山去探访于白眉师徒的行踪。”

    说道这里,他指着李明栋那张画像说道,“有常年在山中捕猎之人,认出此人,乃是卧龙镇上的一名猎户。门中弟子已经下山暗中确认,应该是李明栋无误。”

    “如此说来,这师徒四人确实形迹可疑,当年天火所坠之物多半是被他们藏匿起来了。他们既然想躲藏起来,为何不逃的更远些,在这卧龙山的眼皮底下,遇到长老这等聪慧之人,注定是要露出马脚的。”

    “宗主所言极是,所以属下推断,这六年时间里,他们都没有遁出这卧龙山的范围,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所藏之物还在山中,所以他们一直没有离去,这一招灯下黑也算是高明,如果没有莫大师的实言相告,估计属下也无法探得真相。”

    叶殇青喝了一口茶,笑道,“猎物既然已经出现,长老打算何时收网?”

    张立说道,“李明栋据说是这卧龙镇李氏家族的旁系,在卧龙镇动手还是有所顾忌,那李朝宗虽然已故去多年,但是这李家的门道,属下依旧是没有摸清。”

    提起这卧龙镇李家,叶殇青还是有所耳闻的,江湖传闻大乾国当今天子杀了昔日的肃王满门,却不敢动李朝宗的后人,有人说李朝宗乃是一代大儒,天下读书人的楷模,赵武德再心狠手辣,也不敢触了天下读书人的逆鳞。

    老宗主叶秀之曾经谈起这段江湖掌故,这样说道,“谁都以为这李朝宗是没有利爪和羽翼的卧龙,一个退出庙堂的文人,失去权柄,就好比落地的凤凰不如鸡。赵武德一代雄主,心狠手辣,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杀了自己叔父一家,杀个落魄的李家,他怎会下不去手?可以用流匪杀人,山匪何尝不可用?”

    叶秀之老之弥辣,一语道破天机。

    叶殇青忽然想起父亲昔日的这段话,心中警觉,开口说道,“卧龙镇的李家确实有些古怪,难怪这于老道敢把弟子藏在那里,说也奇怪,这卧龙镇这二三百年之中,无论盛世还是乱世都太平无事,哪怕当年两国之间的卧龙山边界之争,战火都未波及到这近在咫尺的卧龙镇,李家看来必定有外人不知的底牌。”

    张立点头称是,“要想抓住李明栋这条鱼,必须要把他逼着离开卧龙镇,虎落平阳才好下手。如今于白眉也不在山中,想必被我们惊动了,他定会在第一时间通知门下弟子,不要轻易返回道观。想必他们躲在卧龙镇内必会寸步不离。”

    “那你打算如何动手抓他?”

    “李明栋的修为已入五品境界,三十岁的年纪,虽然比不上观月公子天赋异禀,但是在同辈之中也算是佼佼者。”

    三十岁的五品修为的高手,灵根必然不差,放眼赤炎宗,这个年龄段的五品境界的弟子也是屈指可数。

    “属下有一名弟子,跟这李家内府一名老管家算是远房亲戚,遵照属下的命令这段时间刻意接近这老管家,假意落难前去投奔,如今已是李府门下一名家丁。”张立确实多智近妖,所布之局,环环相扣,叶殇青都在心底暗自佩服,有此智囊相助,赤炎宗总有一日会扬名天下。

    张立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然后深深地吸了口气,仿佛要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

    他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有一日,这名弟子请老管家喝酒,喝到兴起,这老管家口无遮拦说了一件秘闻。”他停顿了一下,忽然站起身。

    叶殇青不知道他想干嘛,也未出口相询,就见张立走到了书房中的书案之前,书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张立也没有多言,他拿起笔在宣纸上,笔走龙蛇一般,飞快地勾勒出了一张人脸的画像,然后又左右端详了一番,略微地修改了一下,抬起头对着叶殇青说道,“宗主,请移步过目。”

    叶殇青缓慢地走了过来,看着书案上张立刚刚画好的人像,似乎有些面熟,只是突然想不起此人在何处见过,捋了捋胡须,问道,“这是何人?”

    张立放下手中的毛笔,叹息一声,“算起来已经三十年了吧,三十年前一面之缘,宗主那时也只有十三岁,属下略长几岁,所以当日之情景,此刻回想起来,依旧一一在目。”

    听张立开口提醒,叶殇青猛然想起,三十二年前,当时的肃王四十大寿,大乾国内,以及周边很多宗门都派出了使者和门徒前去宜州城贺寿,无极大陆各国的统治者,对于各大江湖门派跨境私下来往,交流并无管控,只要不扰民,不危害治安,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叶秀之虽然是筑月国人氏,以赤炎宗宗主的名义前往大乾国宜州城给肃王贺寿,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宜州城距离赤炎宗并不远,所以叶秀之带着十三岁的叶殇青,还有十八岁的徒弟张立,以及宗门中的几位长老前往宜州城拜见这位以仁义闻名天下的肃王。

    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宜州城内熙熙攘攘,人潮涌动,天下习武之人,读书的仕子,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宜州城,为肃王贺。

    也许正是那场盛大的庆典,才在二年后,为肃王满门引来了杀身之祸。

    看着画中人,叶殇青心中佩服,喃喃地念叨,“张长老果然神人,凭借三十年前的记忆,这寥寥几笔画的活灵活现,如此传神,这是肃王啊。”

    张立转身又回到之前喝茶的矮几之上,拿起李明栋的画像,走回书案边,把手中画像,并排摆在了肃王画像旁边。

    叶殇青开始不明白张立的举动所为何意,当他再次凝神望向这书案上的两张画像的时候,脑子突然浮现出一个念头,这个念头让他自己都感觉不可置信,他惊诧地说道,“这不可能吧,肃王当年可是满门被灭!”

    张立叹息了一声,点头说道,“这两人的长相,实在是太像了。那老管家酒后吐了一个惊天的秘密,这李明栋正是肃王的唯一血脉。当日灭门惨案中,被肃王手下一名死士拼命救出,逃出宜州城,送到了李家。李家怕引人耳目,又星夜把这孩子送到了山中,交给了青云观的于白眉。”

    今日听闻两件陈年的惊天秘闻,叶殇青心中震惊不已。

    他站起身,一言不发,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青峦叠翠,空谷悠然,竟然一时怅然无语。

    张立悄悄地走到他身后,躬身行了一礼,沉声说道,“宗主,李明栋虽然是肃王之后,我们不应当有加害之心,但是他们师徒藏匿在山中的天火的秘密,我们势在必得,宗门的崛起和光大,或许就在这份天大的机缘之上,恳请宗主,让属下放手一试。”

    叶殇青没有回头,他知道张立说的没错,赤炎宗这些年来一直在二三流宗门之间打转,父亲又已经闭了死关,如果无法突破到宗师境,必定是寿命所剩无几,失去了父亲坐镇,叶殇青不知道凭借自己目前三品境的修为,是否还可以独立支撑起整个宗门。好在还有张立这么得力的属下,为宗门振兴呕心沥血,叶殇青心中甚是欣慰。追寻天火的秘密,张立花费了这么多年心血,终于就要揭开谜底了,他怎么可能会放弃?

    “张长老大胆去做吧,只是不要伤了李明栋的性命。”叶殇青知道自己无需多问了,这张立的布局必定会比自己高明,既然想堵上一把,那么我叶殇青又何惧堵上赤炎宗的未来。

    。。。。。。。。。。。。。。。。。。。。。。。。

    书房建在一处悬崖之上,轻轻关上书房的大门,张立走出了小院,小院门口处是一片空地。那里早就站立了数名穿着白衣的弟子,见到张立出现,一起行礼。

    张立挥手把为首一名弟子叫了过来,在他耳边低声地细语了一番。那弟子听完,不住点头,抱拳躬身行礼而去,剩下几个人也快速地跟着他离去。

    张立看着他们的身形消失在山道的拐弯处,忽然笑了起来。

    数日之后,在大乾国境内卧龙山周边,一个流传许久的陈年旧事被重新提及,肃王家族的灭门惨案,冒充流匪的为首之人,正是宜州牧司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