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南北
繁体版

肉夹馍

    拓跋焘当然不会善罢甘休,除了历史遗留的于什门的问题,燕国必须以太子冯王仁入魏国都城,以为质子。

    冯弘得知这个消息,召集了一班文武群臣,对坐商议,最后决定,舍车保帅,不就一个太子嘛,三个皇子都反给魏国了,也不差这一个。

    冯弘正开着会,就有内侍在一旁低语,言道皇后有请。

    冯弘当然是舍不得美人独守空房,连滚带爬地往后宫奔去,只留下一干大臣大眼瞪小眼,心想此事恐怕要完球。

    果然,到了后宫,慕容皇后施展出了一套标准丝滑小连招,一哭二闹三上吊。

    “陛下,你是不是不爱臣妾了?”

    “陛下,王仁是我们唯一的儿子,你怎么这么狠的心呐!”

    “陛下,如果你真的要把王仁送到虎口里,那臣妾也不活了!”

    那冯弘自然是舍不得娇娇玉体,温软款款化为一具冷冰冰的尸体,肯定是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上朝,所有的官员都在思考昨天的事儿到底怎么解决,到底有没有拍板儿,皇帝却压根不提这事儿。

    只有一个大臣,散骑常侍,名叫刘滋,生性刚强,站出来提醒,“陛下,昨天臣等与陛下议事,事出如何,还请陛下明示。”

    “哦,昨天那个事儿是吧,我想了想,把太子搞过去,那我燕国就没有太子了,朕怎么对得起江山社稷呢?”

    说实话,这个理由有点点牵强。

    “陛下,如今魏国大军压境,如果陛下能把太子送到魏国,以魏国之大国颜面,必然不会失信燕国,”

    “届时我燕国能有机会得以喘息,陛下勤修政务,关爱百姓,轻徭薄赋,教化民众,我燕国上下必然焕然一新,”

    “那个时候,我燕国凭着地理险胜,人心所向,不怕魏国来攻,魏国南有宋,北有柔然,西有吐谷浑等国,必然不敢轻视于我,”

    “或三年,或五载,我燕国远交近攻,瓜分魏国,则河北故地可收复矣,岂愁太子不回?”

    刘滋这一席话,可谓是真知灼见,认真分析了敌我矛盾,敌人内部矛盾,我方内部矛盾,并且提出了相可行的办法。

    奈何这个冯弘就是一个老糊涂蛋,还是舍不得美人的温存细语,“哎!爱卿啊,事情是这样的,太子和我那是实打实的父子之情,你也有儿子,难道你不理解吗?倘若让你的儿子去做质子,你愿不愿意呢?”

    说这话,冯弘还真不脸红,倘若有父子之情,何至于冯家三兄弟舍燕入魏呢?倘若刘滋之子能为质子,那这个皇帝该谁来做呢?

    急的刘滋不行,还想再劝,“陛下,此时献出太子,能保全燕国,倘若不献,恐怕损失的就不是一个太子了,我龙城之上,恐怕明日飘扬的就是大魏的旗帜了!”

    一句话触怒了冯弘,准确来说是恼羞成怒,“放肆!一介书生,也敢在这儿对我指手画脚,诅咒天家,左右,推出去斩了!斩了!”

    刷拉拉跪倒了一片大臣,还是没能留下刘滋的性命,刽子手手起刀落,众大臣再看刘滋时,已经是一个头颅进朝堂了。

    冯弘看着头颅,竟然蛮有趣味地说,“卿如今还能言语否?”

    一班大臣们,个个屏气凝息,心下糊涂乱跳。

    冯弘很快就把魏国的使者打发走了,让他回去禀报,太子最近生病,不能去平城做质子,还请魏国皇帝见谅。

    冯弘用了一招缓兵之计,趁此机会去南宋求援。

    南宋对冯弘的燕国印象很少,可能对前燕、后燕和南燕比较多,只听说在龙城定都,故而称为黄龙国。

    这朱修之回国时求救了一次,如今又一次,如果老是没有回应,显得也不太礼貌,太热情,又容易引火上身,思来想去,给了一个燕王的虚头巴脑称号,再也没有了别的动作。

    拓跋焘听了使者的回报,不由得冷笑,“冯弘这是想用缓兵之计来考验我吗?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传令,拓跋健从凡城出发,以此为根据地,伐燕!”

    后续部队有:

    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镇东大将军徒河、屈垣等人,从各自守地出发,经辽西走廊入龙城。

    屈垣的先头大军浩浩荡荡杀进,不多时日便到了龙城之下,安营扎寨。

    冯弘无力回天,只能派人去犒赏魏军,顺便派太常卿杨崏求和。

    屈垣收了犒赏的酒肉,对杨崏说,“不是我们不想退兵,实在是你家主子不太懂事儿,早早的把太子送到平城,不就结束了吗?结果呢,不送,那我们只好自己来取了。”

    杨崏回城如实禀报,冯弘还犹豫不定,寻思能过一天是一天,吊着魏军的胃口。

    屈垣可一点也不惯着,当即命令兵丁可以肆意抢掠,“大魏的勇士们,燕王在城中不敢出来,昨天的犒赏已经吃完了,那么燕王留在城外的东西,我们就可以肆意享受,”

    “燕国的牛羊便是我们的午餐,燕国的男人便是我们的奴隶,燕国的女人便是我们的赌注,勇士们,冲啊!”

    一番烧杀抢掠,外城居民已经所剩无几,此时的拓跋丕也已经率领最后一部大军抵达龙城。

    “陛下,再不割舍,国家就完了!”

    “容朕想想。”

    实在是不知道有什么好想的,“一个月,就一个月,去禀报魏国将领,一个月以后,太子将去平城为质子!”

    手底下大臣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高兴极了,立马去和魏军商议,拓跋丕也很高兴。毕竟目的已经达到,没有必要再打,免得燕国狗急跳墙,在燕国后边还有高句丽虎视眈眈,不好去冒险。

    “行,一个月以后,希望燕王说到做到!”

    拓跋丕下令撤兵,带着四万大军以及掳掠来的人口,回家了。

    过了一个月,冯弘还是没有送太子的意思,杨崏连忙进宫劝谏,“陛下,一个月的期限马上到了。为了国家考虑,请陛下送太子入质!”

    “先不急,先去给魏国上点好东西,什么野山参之类的,再缓缓。”

    “陛下!倘若魏国只为了几件宝物来讨伐燕国,那么燕国早就灭亡了!”

    “哎呀,不要催朕,万一魏国把朕逼急了,朕跑到高句丽,我借兵回来打他们。”

    “陛下!高句丽虽然和我们唇齿相依,但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怎么能做长久打算呢?”

    “够了!不要再说了,朕已经决定了!”

    冯弘差了尚书阳伊,东去高句丽,请求高丽王发兵,高句丽还没来呢,拓跋焘来了。

    冯弘正在等援兵,不想追命的阎王来了,当即安排大臣,“快去,就说咱们愿意把皇子送过去,而且割地赔款,快去!”

    一而再,再而三,三番四次,谁还肯信?拓跋焘也不是三岁的孩子,任人喂食。

    平东将军娥清,安西将军古弼,奉了拓跋焘的军令,率领一万骑兵,杀入燕地。

    平州刺史拓跋婴,调集了辽西诸军,一齐攻下白狼城(今辽宁朝阳喀左县内),进攻龙城。

    巧的很,高句丽的兵也来了,一个在东门,一个在西门,把龙城夹在中间,下一步如何打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