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珠图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 小轩窗

    房间不大,空间布局比较紧凑,但是合理,看起来并不局促,物件都摆放得井井有条。

    进门并不能直接看见床榻,而是用屏风隔断。

    屏风以原木色不规则排布的木脊为支架,轻纱填满镂空的木脊。

    一侧窗边摆着矮桌,可以席地而坐。

    窗户很大,下沿略比矮桌高一些。

    窗边的小几上,摆放着一株盆景,里面栽着几支翠绿的罗汉竹。

    竹石相倚,白石作水流,其上还摆放着一个小泥人。

    许柔嘉走近了看去,是一个渔夫模样的人在摇船。

    窗棂是简洁的方格状,上糊白色油纸,看起来不像是平常所见向外推开的,而像是左右平移。

    盆景的古朴灵秀与窗棂相呼应。

    谢玉引着许柔嘉靠近窗边,推开了一面窗,史晋也帮忙推开了另一边窗。

    许柔嘉站在窗边看出去,三楼的客栈前,再无遮挡。

    漫天星河乍现。

    头顶散落的云雾,只能遮住少许星光。

    一弯上弦月,刚刚从云雾中露出头来。

    远处山峦起伏,漫天星河洒落其上,用银色的光晕勾勒出料峭的线条。

    视线下移,大地上,依旧星星点点。

    夜色中,百姓家中纸糊的窗,透出模糊而温柔的光亮。

    那微光不似现代城市的绚丽,更不似此刻漫天星河的璀璨,却将这动人心魄的夜色,衬得温柔。

    刚才不好好读书挨打的小童家,也出现在视野中。

    只见一妇人牵着小童,向房中走去,边走边交代着什么。

    小童一边抹眼泪,一边点头。

    妇人和小童进屋后不久,又一户微光点亮。

    这样的画面,静中有动,动静相融。

    许柔嘉仿佛也与这夜色融为一体,说不出是赏画人,还是画中人。

    刚才进到房中所见的家具摆设,竟也似与窗外的百家巷景毫不违和。

    “我在窗边看景,景中的人,又在何处看我呢?”许柔嘉不禁说道。

    谢玉的笑声打断了她:“嘉嘉,你竟是看痴了不成?”

    许柔嘉的意识,此刻才回到了房中。

    她看着谢玉,竟有一丝恍然,有种似真似幻之感。

    只听眼前温婉的女子在打趣自己,她才忍不住回道:

    “你还笑我,你带我来看,难道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许柔嘉回道。

    “我自是喜欢的,只可惜这般的日月星辰,难以用画笔表达。”谢玉说道。

    她思考片刻,又补充道:“你今儿只有晚上有空,等你休息时,白天来看看,又是另一番景象。”

    “一言为定。”许柔嘉两眼放光说道。

    两个女孩子席地而坐,边喝茶边聊了起来。史晋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

    “嘉嘉,你哪天休息?上次我们还说要去林泉寺的。”

    许柔嘉渐渐开始适应了这里,也想到处去转转,毫不犹豫地答道:

    “我后日便休息了,到时我们去?”

    想到这么快就可以去林泉寺了,谢玉也很期待:“好的,后日希望会是好天气。”

    说到天气,确实,许柔嘉觉得这里的天气,变化实在太快了,要是有天气预报就好了。

    想到这个,许柔嘉有些好奇,道:“阿玉,你家乡的天气也这样变化无常吗?”

    谢玉想了想,答道:“会有一些,但没有建阳城变化这样快。”

    说罢,她又皱着眉想了想:“不过近年来是变得更明显了些。”

    “哦?”许柔嘉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是发生了什么吗?”

    谢玉摇摇头:“具体我也不太清楚,但你没听说过吗?百年前玄黄大地的大祭司,那个预言?”

    许柔嘉自然是不知道的,便问道:“预言?”

    谢玉扶额,流传了百年的预言,竟还有人不知道。

    她像看珍稀动物般地对许柔嘉说道:“嘉嘉,你……到底是何方神圣啊,这都不知道?”

    许柔嘉摸摸鼻子:“抱歉,我是有些孤陋寡闻了,还请阿玉不要嫌弃,和我说说吧。”

    谢玉看她边承认自己孤陋寡闻,边和自己撒娇,也觉得,或许她有自己的难处,也不再追问,轻叹口气,给自己倒上一杯茶,耐心地解释道:

    “这个说来话长。百年前,玄黄国都的大祭司融涯曾预言,百年后,玄黄大地气数渐衰,当有异士出现时,方可续玄黄气数。”

    许柔嘉听到“异人出现”几个字,有些心惊。她脱口问道:“异人是什么意思?”

    谢玉解释道:“起初,人们以为是指能人异士。可玄黄祭司多有神通,因此便有人问融涯大祭司,何为异士。”

    “大祭司只道,四海八荒,各方天地,多如沙石。当是与玄黄大地有缘之人,方称此间异士。”

    许柔嘉认真地听着,原来这个世界叫玄黄大地。

    与这里有缘的他方异士,该不会是说自己吧。

    许柔嘉想到这个,马上摇了摇头。

    自己一个颜料坊小工,想活下来尚且不易,有些什么能够续玄黄气数啊。

    想些什么呢,异想天开还差不多。

    她不禁自嘲一笑。

    “你笑什么?”谢玉说道,“莫非你不信?”

    谢玉其实也是半信半疑,毕竟谁也没见过玄黄以外的天地,更不要提他方异士了。

    许柔嘉忙摆手:“不不不,我没说不信,只是,我也说不上理解了。”

    谢玉明白她的意思,大祭司这话说得,着实有些模糊。

    怎样才算异士?又如何续玄黄气数呢?都没有说明。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嘉嘉,融涯可是玄黄历史上最优秀的大祭司,他所说的谶言,无一例外都应验了。”

    许柔嘉点点头,虽然她并不信谶纬之术,但想来从古至今皆有之,她也并不排斥听听与之相关的故事。

    “然后呢?”许柔嘉问道。

    “融涯大祭司说出这句谶言后不久,玄黄之都就历经了一场雷火之劫。据说,城中无一人存活下来。但也有传说,有一支部族恰好被派遣在外,侥幸繁衍至今,只是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哪里。”

    “雷火之劫?”许柔嘉听着越来越偏离了自己的认知。

    谢玉说道:“玄黄之都虽也不比建阳城大多少了,但有各种记载,那里繁华至极,人口也众多。但包括各方汇聚在那里的能人异士,文人雅客,全都毁于那场雷火,十分惨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