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不装了,我是霸王项羽
繁体版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败彭脱

    只见颜良文丑手持刀枪,策马冲锋,径直向敌军杀去,两军相交瞬间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骑兵强大的冲击力,直接撕裂黄巾军的阵型,在颜良文丑的带领下更是勇不可挡。

    原本战意燃起的彭脱在一轮冲锋后,立即意识到两军在战力上的巨大差距,顿时心生怯意。

    还没等彭脱反应,颜良就率军冲出重围,径直向营内杀去。

    “主公,末将率军前去拦截!”

    电光见状,立即对彭脱高声说道,随之调转马头向颜良追去,然而还没策马多远,就见文丑挥枪刺杀迎面而来。

    一股强大的杀气顿时让电光虎躯一震,先前风羽、火雾就是惨死在文丑的枪下,现在要正面迎击文丑,难免有些心生畏惧。

    电光还来不及多想,只是片刻的功夫,文丑便杀出血路拉近距离。

    “吃我一刀!”

    电光大喝一声,壮了壮胆气,使出浑身力气,向文丑挥刀而去,在文丑面前,电光岂敢马虎,一开始便火力全开,试图先发制人。

    这全力一刀看似威猛,然而文丑只是随手一挥,长枪就抵挡住电光的攻势,随之双臂发力,枪锋迅速回转,直接向电光脖颈而去。

    电光见状大惊,面露惊骇之色,似乎已经预料到下一秒自己惨死之状。

    千钧一发之际,彭脱策马而来,手中长刀奋力挥砍,只听砰的一声,长刀直接化解文丑的攻势。

    见彭脱前来解围,电光顿时缓了一口气,随之两人奋力合击,向文丑发起猛烈的进攻。

    然而让彭脱、电光没想到的是,尽管两人火力全开,但面对文丑却占不到半点便宜,反而觉得文丑越战越勇,愈发难以招架。

    “主公,快撤!”

    电光意识到情况不妙,即使两人合力依旧不是文丑的对手,连忙向彭脱说道。

    彭脱早有撤退之意,再战下去必然凶多吉少,然而文丑猛烈的攻势根本不给自己脱身的机会。

    只见文丑手中长枪如雨点般突刺,攻势迅猛,杀气十足,刹那间,文丑抓住破绽,长枪以迅雷之势直接穿透电光身躯。

    见电光被文丑刺于马下,彭脱面露惊骇之色,但很快恢复理智,虚晃一刀后策马而逃。

    黄巾军士兵见电光被杀,彭脱逃跑,瞬间溃不成军,而此时颜良早已率一队骑兵杀入黄巾军大营,左冲右突,大杀四方,所过之处血流成河,局势完全变为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远处高山之上,袁绍目视战局,面露喜色嘴角微微上扬。

    “恭喜主公,黄巾军已经全面溃败,应趁势追击进军汝南!”一旁的赵俨激动的说道。

    “彭脱大势已去,汝南唾手可得,得抓紧时间一举拿下,以免迟则生变。”袁绍开口说道。

    虽然已将彭脱主力击溃,但袁绍心里清楚,波才、白起的兵马已经杀回颍川,皇甫嵩能抵挡多久尚未可知,必须趁此时机拿下汝南,占得一席之地,才能谋划宏图。

    “主公英明!”赵俨应声回复。

    “伯然,去传我军令,所有兵马沿途截击溃逃的黄巾军,不降者力斩不赦!”

    “诺!”

    ......

    临颍城内。

    在袁绍领兵突袭彭脱攻打汝南后,皇甫嵩、郭嘉、袁术等人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率军留守临颍,以防波才、白起率军来袭。

    此时皇甫嵩正站在城楼之上,目视远方,郭嘉则站在一侧,似乎若有所思。

    郭嘉长舒一口气道:“将军今日叫我来此,恐怕不是为了欣赏眼前的山川景色吧?”

    见郭嘉开门见山,皇甫嵩深吸一口气:“知我者奉孝也!今日叫你来此,确实另有其事。”

    “何事?”

    “自从黄巾军攻入洛阳,天子至今生死不明,倘若有什么意外.....”

    皇甫嵩拉长声线,转头看向郭嘉,目光之中颇有些意味深长。

    自茶馆之论至今,郭嘉屡献奇策,已经深的皇甫嵩信任,所以此次叫郭嘉前来,便是要看看他对天下局势的看法。

    “倘若有什么意外,恐怕比黄巾之乱还要可怕啊!”

    郭嘉顺势接过话语,这一说瞬间吸引皇甫嵩的注意,于是迫不及待道:“此话怎讲?”

    “如今正直黄巾之乱,天下动荡,各地豪强必将拥兵自重,倘若天子不幸遇难,而两位皇子尚且年幼,若被心怀不轨之人掌控,必另立新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别说黄巾军,恐怕各地的诸侯都会明争暗斗,天下将重现春秋战国之局势,长期陷于战乱之中。”

    郭嘉话音刚落,只见皇甫嵩神情严肃,整个人仿佛呆住,虽然也有考虑到诸侯相争局面的可能性,但毕竟也只是自己的猜测。

    现在从郭嘉之口说出这话,皇甫嵩不得不开始严肃对待这件事情,虽然眼下黄巾军猖獗,但更为重要的是确认天子的生死。

    而在之前黄巾军攻破洛阳之后,皇甫嵩就派人去打探天子的下落,只是迟迟没有消息回来,这让皇甫嵩十分担忧,所以不得不考虑最坏的情况,在制定相应策略。

    皇甫嵩长叹一口气:“我大汉天下,难道难以重现往日的兴盛?”

    见皇甫嵩长叹,郭嘉顺势开口:“将军,在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天下大势,王朝更替,乃天命所决,非一人所能改变,将军应顺应局势,提早...”

    郭嘉话还没说完,就被皇甫嵩挥手制止,他清楚郭嘉接下来要说什么,身为朝廷重臣,皇甫嵩自然是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所以还没等郭嘉说完就挥手制止,表明自己的立场。

    “我既食汉禄,即为汉臣,绝不会做出有背君臣之事,等剿灭黄巾军,天下定会恢复太平。”

    见皇甫嵩如此说道,郭嘉便不在多说什么,同时对皇甫嵩心生敬意,被其忠汉之心所感染。

    此时,一哨骑从城外疾驰而来。

    很快士兵就来到城楼之上,对着皇甫嵩抱拳道:“启禀将军,天子有消息了!”

    皇甫嵩闻言震动,瞬间精神起来:“快如数道来!”

    士兵转头看向郭嘉,似乎有些犹豫该不该开口,皇甫嵩见此立马道:“此人乃我心腹,但说无妨。”

    得到皇甫嵩肯定的回复,士兵开口道:“天子在黄巾军攻入洛阳后,不幸遇难,其遗体已被董卓带往河东。”

    什么?

    皇甫嵩闻言一震,这最坏的结果还是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