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不装了,我是霸王项羽
繁体版

第一百零三章 率军埋伏

    见袁术决意要与张宝死战,曹操继续提议采纳戏志才的策略,在轩辕关的路途上埋伏。

    这次袁术没有直接拒绝曹操,而是采纳了戏志才的策略,眼下黄巾军已经开始行动,已容不得袁术再犹豫不决。

    不过此次埋伏,袁术没有让纪灵前去,阳城中就剩纪灵一位大将,还要让他指挥作战,肯定不会让他前去。

    曹操也知道袁术的心思,于是就提议自己与戏志才一同率军三千前往埋伏,这也是袁术最后会同意戏志才策略的原因之一。

    得到袁术的应允,曹操就与戏志才一同领命而去,前往营中挑选士兵,安排部署。

    话说波才率三万兵马从洛阳出发,一路南下向轩辕关前进,一同前往的还有麾下将领何曼。

    而刘辟则留在洛阳协助张角。

    波才此番进军轩辕关,倒是士气昂扬,虽然被皇甫嵩趁机攻打了颍川,但拿下洛阳三军振奋,此次三路兵马一同攻打颍川,料他皇甫嵩也是插翅难逃。

    所以波才脸上满面春风,丝毫没有忧色。

    “将军,皇甫嵩趁我大军在外,攻占阳城以及轩辕关,待将其生擒,定不可轻易饶恕。”

    何曼开口说道。

    “不用你说,我也不会轻易饶了他,竟敢攻打我颍川,简直就是找死!”

    波才高声怒斥,何曼见状继续道:“将军大败朱儁,攻下洛阳,论才智勇武,皇甫嵩都不及将军,此番前去定可势如破竹,将皇甫嵩兵马一举剿灭。”

    听到何曼夸赞,波才嘴角微微上扬。

    即使何曼不说,波才也没觉得皇甫嵩有啥过人之处,要拿捏一个皇甫嵩,那不是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先前大败朱儁,不费吹灰之力,随后又攻下洛阳,这让波才更是信心大增。

    此时一名哨骑从远处疾驰而来。

    “启禀将军,轩辕关有近万守军,守关之人名叫郭典,还有一名谋士叫荀攸。”

    早在大军出发之前,波才就派哨骑前去打探轩辕关的情报,竟知己知彼才能安排部署,决定作战策略。

    听到轩辕关有近万守军,何曼显然有些惊讶。

    “想不到这个皇甫嵩竟在轩辕关安排近万守军,看来是惧怕将军之能,即使有雄关天险,依旧安排重兵把守。”

    何曼的话让波才十分舒适,这个惧怕将军之能更是恰到好处,,让波才面露春风。

    “还算他识相,没有轻敌,不过就算有近万守军,也难挡我军威势。”

    见波才说的如此自信,何曼不禁心生好奇,轩辕关有天险依托,就算只有数千守军,也可抵御数万大军的攻势,何况此时关内还有近万兵马。

    于是开口询问:“莫非将军已有破关之策?”

    波才嘴角微微上扬,一副胸有成竹模样:“近万兵马驻守轩辕关,我军若正面强攻定难以取胜,若两面夹击,轩辕关必破之。”

    两面夹击?何曼表示听不懂,但却大受震撼。

    波才继续道:“我军在出发前,就已安排部署,等张宝领军从荥阳出发攻打阳城,到时会派出一路兵马支援我军,攻打轩辕关,两军夹击之下,轩辕关安能不破。”

    何曼闻言一震,不禁拍案叫绝:“将军真乃神人也,竟能思得此妙计,如此轩辕关必被我军攻破,到时就可一马平川,将皇甫嵩一举歼灭。”

    “此非我之计,乃白起之策,这个白起年纪轻轻,倒是奇策百出,深得天公将军重用。”

    见波才夸赞白起,何曼立即开口:“虽说如此,但白起要想与将军相比,那还是棋差二招。”

    波才闻言轻笑一声,表示这话我爱听。

    随后就继续率军向轩辕关而去。

    此时驻守轩辕关的郭典、荀攸,接到波才大军进军的消息,立即让守军提高警惕,进入作战状态。

    在两人抵达轩辕关后,就开始备战以抵御波才大军的进攻。

    只是没料到这波才刚攻下洛阳不久,竟然就率军杀回,速度却是有些快。

    不过这么多日的准备,又有近万守军驻守,即使波才率大军回援,郭典也丝毫不惧。

    这日,郭典、荀攸两人在关上巡视防御部署。

    防御所需的箭矢、落石、流木等都安排妥当,两人站在关门之上,注视远方,就等待波才大军前来。

    “我军以逸待劳,兵力充沛,又有雄关天险,不知公达为何依旧面露忧色?”

    察觉到荀攸异样的神情郭典立即开口问道。

    “黄巾军此番率军攻打颍川,轩辕关尚可依托天险守之,然而阳城却暴露在荥阳黄巾军的兵锋之下,两路兵马齐攻,形势不容乐观。”

    荀攸说出心中想法,眼下黄巾军攻破洛阳士气正盛,而且颍川西南有黄巾军张曼成,东有汝南彭脱,两人兵力雄厚,若是群起围攻,那后果不堪设想。

    “公达无需多虑,黄巾军乌合之众,能攻破洛阳,皆因董卓这小人临阵脱逃,以致洛阳失守,阳城有公路、孟德等人驻守,定可击退荥阳黄巾军。”

    郭典倒是一身胆气,丝毫不惧黄巾军。

    不过荀攸的担忧显然不止这些。

    “将军可曾想过,若荥阳黄巾军攻打阳城的同时,派出一路兵马奇袭轩辕关,与波才大军两面夹击,我军该如何应对。”

    面对荀攸这突然一问,郭典一下子就给难住了。

    这是郭典之前从未设想过的事情,若是真如此,黄巾军两面夹击,虽说轩辕关有天险,那也不好应对。

    郭典陷入沉思,荀攸所言不无可能,但要如何应对呢?

    郭典不出个结果,于是开口问道:“依公达之见,我军该如何应对?”

    “将军可在来轩辕关路途中埋伏一军,若荥阳黄巾军率军前来夹击,必然不会料到我军早有准备,如此,轩辕关之危可解。”

    郭典思虑片刻,轩辕关此时有守军八千,分出几千兵马前去埋伏倒也不是难事。

    正要同意荀攸计策,突然一名士兵匆匆而来。

    “启禀将军,曹操派哨骑前来,将此书信给予将军。”

    郭典接过书信,连忙打开一看,随后长笑一声,开口道:“公达,看来已经不需我们派兵前去埋伏了。”

    荀攸不解,于是接过书信一看,颇为惊讶开口道:“没想到这个戏志才竟也能想到率军于路途中埋伏。”

    “如此,我军就可全力驻守轩辕关,应对波才大军。”

    郭典开口回答。

    荀攸思虑片刻,突然灵光一闪,继续道:“将军,虽然孟德已率军前去埋伏,但我军也应率军前去。”

    郭典闻言顿时不解,既然曹操已经率军前去埋伏,为何我军还要前去。

    于是开口问道:“不知公达是否另有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