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不装了,我是霸王项羽
繁体版

第九十三章 阳城会议

    正当皇甫嵩激动之际,突然一名士兵匆匆而来。

    “启禀将军,司隶校尉袁绍,正率兵向阳城而来,已不足五里之地。”

    皇甫嵩闻言一震,袁绍突然率兵而来,看来是荥阳已被张角攻破。

    高顺、郭典也是面露惊讶之色,荥阳被攻破,那就意味着即将就要面对张角的大军。

    攻下阳翟,拿下颍川已经迫在眉睫。

    荀攸早已料到荥阳难以久守,只不过比预料中的更快一些,若能再拖延些时日,等拿下颍川,那就更好了。

    不过既然荥阳被攻破已成事实,也只能等袁绍来后,再安排部署。

    皇甫嵩面露忧色,与众将一同出城迎接袁绍。

    很快袁绍就率领兵马而来,抵达阳城城外。

    同行的还有曹操、孙坚、袁术、颜良、文丑、纪灵、阎象等将领谋臣。

    让皇甫嵩意外的是,袁绍此行不但有众将随行,还带来近五千骑兵,以及步兵数千。

    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本初坚守荥阳,能杀出重围,真是难为了。”

    皇甫嵩抱拳说道。

    “实在有愧圣意,张角率大军围城,连日猛攻,董卓老贼又弃关而去,荥阳无兵支援,我只好与公路、孟德、文台以及诸将前来投奔将军。”

    袁绍言简意赅叙述事情起末,并向皇甫嵩介绍颜良、文丑、纪灵、阎象等将领。

    皇甫嵩抱拳示意,也顺势介绍荀攸、高顺、郭典,并让袁绍等人以及兵马进城再商议。

    安顿好兵马后,众人来到府上,皇甫嵩就将攻打阳翟,拿下颍川,再联络各州刺史、太守,一同攻打黄巾军的行军策略说出。

    皇甫嵩的策略,得到了袁绍、曹操、孙坚的肯定。

    眼下只有先突出黄巾军的包围圈,再联合各州地的兵马,共抗黄巾军,才能夺回洛阳,迎天子回都。

    “将军策略并无问题,不过眼下荥阳被破,张角很快就会率军南下攻打阳城,要短时间内拿下阳翟,倒是有些棘手。”

    曹操说出心中顾虑,依皇甫嵩所言,阳翟有五万守军,若坚守不出,一时也难以攻克。

    到时张角率军南下,前后受敌,三军将陷入险境。

    皇甫嵩还未将攻打阳翟的详细部署说出,没想到曹操就看出其中要害,顿时眼前一亮。

    于是就将先前荀攸的计策说出,曹操闻言一惊,随后面露喜色,开口道:“此计妙哉,如此定可快速拿下阳翟,将军深谙兵法之道,孟德佩服。”

    皇甫嵩轻笑一声:“孟德谬赞,此计并非出自我手,乃公达之计也!”

    哦?

    曹操稍显惊讶,转头看向荀攸,不禁肃然起敬,抱拳道:“公达神机妙算,算无遗漏,何愁阳翟不破!”

    虽然曹操与荀攸是初次见面,但从此计曹操就看出荀攸腹有韬略,并非等闲之辈。

    荀攸立即抱拳回应,表示孟德过奖了。

    皇甫嵩继续说道:“孟德,你有所不知,当初奇袭轩辕关,也是依公达之计,方才成事,只不过未曾想到董卓小人竟弃关而去,坏我计划,不然洛阳也不至于落入黄巾军之手。”

    曹操一听,对荀攸的爱慕之情又增添了几分,但提到董卓,曹操也是十分愤怒。

    “董卓阴险小人,当初在下前往虎牢关让他派兵相助,而他却百般推脱,心怀不轨,若是有其援兵相助,荥阳也不至于被张角攻破。”曹操开口说道。

    “是啊,当初圣上便有旨意,让董卓率军驻守虎牢关,支援荥阳,可董卓公然抗旨,不出兵相助,图谋不轨,我与孟德、颜良率数千士兵死守,眼看张角大军就要攻入荥阳,还好文台及时率兵来援,击退张角,我等才能安然无恙。”

    袁绍义愤填膺,将先前的种种经历说出,恨不得现在就董卓碎尸万段。

    皇甫嵩一听董卓如此行径,也是勃然大怒,这公然抗旨,心怀异心,其罪当诛。

    要是此时天子在身边,皇甫嵩早已上奏疏,让天子赐罪于董卓。

    不过现在天子下落不明,还传闻已被董卓控制,皇甫嵩一时也不知如何应对。

    眼下也只能先保留兵力,拿下颍川,联合各州地兵马,卷土重来,剿灭黄巾军,收复洛阳,再迎回天子。

    到时就可将董卓行径向天子奏明,然后定罪。

    “董卓此人必须要除,不然必为天下霍乱,不过眼下只能将精力先集中对付黄巾军,等黄巾军一灭,再让天子治罪董卓。”

    皇甫嵩开口回道,众将点头示意。

    为了争取时间,赶在张角大军南下前,攻下阳翟,拿下颍川,于是众人就按荀攸的部署,各司其职,对阳翟发起进攻。

    ……

    在阳城被攻破后,守将何仪率军杀出重围,逃往阳翟。

    此时在阳翟奉命守城的黄邵正在府上听歌起舞,与歌姬疯狂互动,交流心得。

    正当气氛即将达到高潮之际,何仪突然疾步入内,打破现场暧昧的气氛。

    “叉出去!”

    黄邵见有人进来打扰他的好事,还没认真看来者是谁,就直接大声呵斥。

    “谁敢叉我!”

    何仪见黄邵左右心腹士兵,正向自己而来,立即大喝一声。

    黄邵听此人语气如此嚣张,也无心再与歌姬学习音律,转头看向何仪。

    看他发型凌乱,一身狼狈模样,险些没认出来。

    “原来是何将军,你这是?”

    黄邵认出是何仪,立即温言细语,表示不敢相信,当初仪表堂堂的何仪,怎会变得如此模样。

    何仪面露愤怒之色,走到案几旁边,便拿起酒壶痛饮起来。

    随之将酒壶甩到一边,深吸一口气,开口道:“我奉命驻守阳城,没想到皇甫嵩突然率大军而来,我死守城池,无奈敌军攻势凶猛,阳城被破,我只好率军突围,逃回阳翟。”

    黄邵本还在想皇甫嵩的大军为何迟迟不出现,原来是去攻打阳城了。

    看来拿下轩辕关,兵锋直指洛阳,皇甫嵩无奈之下只好率军回援。

    这就意味着波才的大军现在很可能已经兵临城下,拿下洛阳。

    想到这,黄邵心中暗喜,不过依旧对何仪的遭遇表示愤怒:“皇甫嵩欺人太甚,阳城被破,皇甫嵩定会率军攻打轩辕关,如此波帅背后受敌,我军不可坐视不理,必须率军前去支援。”

    “皇甫嵩若不是仗着人多,我岂能兵败,丢了阳城,黄将军有此心意,事不宜迟,我愿为先锋,率军夺回阳城,生擒皇甫嵩!”

    何仪抱拳说道,斩钉截铁,气势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