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这一生
繁体版

第九十一章 与尔同消万古愁

    令李白没有想到的是,他在这城东楼,不仅正式认识了高适,还和段七娘又遇上,这真是缘分啊,想当年在孙楚楼,他和丹砂还特意回去找过段七娘呢,没想到十几年后,却在洛阳相见,缘分这东西,有时候真的是妙不可言。

    只是这缘分,多多少少带着一点遗憾,不管是段七娘,还是李白,都在内心深处爱慕着对方,李白还好,毕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堂堂男儿,段七娘就不一样了,感情能够占据她生活的一大半,十几年来,虽然没有见过李白,江湖上流传着的李白的消息,她可一条也没少听到。

    李白到扬州了,施展医术救了半城的人;李白到安陆了,娶了妻、生了子;李白到长安了,成了待诏翰林,为杨贵妃写下了《清平调三首》;这曲子她本来就会弹奏,这词,她瞄一眼便能牢牢记住;许夫人去世了,她甚至想着要去寻李白……

    后来遇见高适,她发现,高适和李白,有着某些相似的气质,说不清也道不明,高适身上的这种气质,同样深深的吸引着他,所以后来,她嫁给了高适。

    四人继续碰杯。

    俗话说,酒逢知已饮,诗向会人吟,边谈诗吟诗,酒愈喝愈多,每个人都有些醉意,段七娘抱起一张琵琶:三位大诗人,酒喝得差不多了,清平调也停了不知多少遍,待奴家唱上两支小曲助兴如何?

    甚好!甚好!杜甫说,只是怎么能劳高夫人亲自弹奏呢?

    段七娘爽朗一笑:我与李翰林实则像是多年,是老友了,可谓他乡遇故知,弹琴唱曲亦是我所长。

    说罢,段七娘搬来一把太师椅坐下,凋了调弦,就轻启朱唇唱了起来: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乐声悠扬婉转,嗓音玉润珠圆,刚刚唱完,杜甫大赞:“太白的诗,七娘子的曲,绝配!妙哉!”

    “妙哉!妙哉!”高适也不由拍手称赞,“娘子再来一曲吧!”

    “遵命!”段七娘又自弹自唱开了:

    胡马大宛名,锋棱痩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甚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美哉!壮哉!李白拍手称赞:“这不是子美有名的咏马诗吗?诗写得好,曲也唱得好,我代表子美,敬七娘子一杯!”

    段七娘接过来一饮而千,随即又趁兴弹唱了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铣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袭,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