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这一生
繁体版

第五十七章 进宫待封

    要在在于是李白的任命下来了,待诏翰林。

    我们来看看李白的这个title,值得说一说的事这个前缀,“待诏”。说的好听一点,可以叫文学侍从;本质上,是个政治吉祥物;说俗一点,就是个写诗写得好的三陪。

    唐玄宗把李白这位翰林供着养着,和杨贵妃喝酒喝高兴了,或者和杨贵妃睡觉睡高兴了,又或者有其他什么高兴事,就把李白叫来,“白,此情此景,你赋诗一首,怎么样!”

    《清平调》三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在待诏期间,还有一件事可以做,那就是去和贺知章喝酒。

    喝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供奉翰林、一个三品秘书监,把钱喝完了,最后贺知章只能把皇帝御赐的金龟拿去换酒,每当想起这件事,李白都是感动得稀里哗啦的,“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第二天,天还没亮,太监已经来了,他们牵来一匹高头大马,金黄色的鬃毛,白玉鞍桥,是养在飞龙厩中的天马驹。通常,进士及第,或钦点大学士才有资格骑乘这御马厩的宝马。

    晕晕乎乎的李白,头脑还算清醒,自己没洗澡、没洗衣服,去见皇帝,非常没有礼貌。但是小太监急啊,高力士交代下来的事情,要是没办好,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白无奈,只得上马,几个太监,有的在马前,有的在马后,将李白带往骊山温泉宫。

    别看李白蓬头垢面的样子,心里却嘚瑟的很,老子受了这么多的苦闷,收了这么多的白眼,终于要扬眉吐气了,这一身的本领,马上就有用武之地了,高兴!

    此时,他心中涌现出诗一首:

    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

    皇帝要在骊山温泉召见李白的事,朝廷内外都收到消息了,

    就这会儿功夫,已有不少人等在去骊山汤池的必经路上了,一些谋过面或者素未谋面的文人,把自己的作品纷纷塞给李白,希望在合适的时候献给皇上,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

    一日之间,身价骤变。承蒙君王宠召,垂青于落魄之人,李白感恩戴德,他要尽心竭力,以输其报国报君之耿耿忠心。

    身骑飞龙天马驹,行于都城,走出长安城门,往骊山温泉宫陪驾,李白有高高在上八面威风之感。一路上,李白看见王公大臣们无不对他肃然起敬,笑容可掬。李白以为,这些佩金璋服紫绶之官人,一反常态,相趋向前,媚眼于他,都是想借他的颜色。

    李白没想到,后人评他这诗句,反倒说他一时气焰过盛,得意忘形,难免露出世俗之态。

    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唯有君。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别看李白头天喝多了酒,坐在马上,他恍恍惚惚头脑发昏,心中却是十分明了。他对杨山人说:遇宠之时,王公大臣纷纷与我结交,可真心相合者,唯君而已。你是隐者,我在仕途未归,看起来,你我二人背道而驰。其实,就终身志向而言,你我无异。待报答明主恩典,为国尽忠,功成名就后,我李白亦将隐退于山林,与君同卧白云之中,做隐者而悠然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