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这一生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 壮观

    元丹丘,俗家名元林宗,十五岁拜入上清派道士胡紫阳门下,几年后在蜀地云游隐居,于青城山结识了玄玄道人,即后来的持盈法师,她还有一个辨识度非常高的俗家身份,唐玄宗的同父同母的妹妹。

    二十岁的时候,元丹丘与师傅胡紫阳拜访绵州刺史李顒,是时认识了与李白与其师傅赵蕤,自此,二人成为一生的朋友。

    元丹丘与李白相识不久,便将李白介绍给了玉真公主,但不知为何,玉真公主的反应并不热烈,并没有如元丹丘所愿,将李白举荐给唐玄宗。

    自从大半年之前,元丹丘对李白发出邀请,邀他一同前来嵩山修行,李白便开始了断断续续的嵩山修行,以及在嵩山周边的游历活动。

    这回,李白游到了洛阳,在洛水之南的酒楼结识了谯郡参军元演,他是元丹丘的族弟,与元丹丘一样,也在胡紫阳名下修行。

    没多久,元演又邀请李白去太原,李白欣然前往,并受到元演父亲的热情接待。

    元演父子租了一条船,带上一群美女,浮舟弄水,击鼓吹箫,闹腾的不行。他们泛舟晋水之上,饮酒作诗,看美女跳舞,玩乐直到傍晚,还不想回去,落日的余晖与歌女们的红妆醉颜,使人意乱情迷,美女们轮番起舞、歌唱,她们美丽的身影倒影在水中,他们的歌声悠扬,随风远去,追逐行云。

    李白在太原呆了一段时间,就像在与元演在洛阳时一样,听说闻名遐迩的李白在此,太原当地以及附近的各路人物纷纷前来,每日元家门庭若市,这些来拜访的人中,有的是拜码头、拍马屁的投机分子,有的是附庸风雅之徒,其中有三个人,李白与他们成为了朋友,在分别时有诗相赠,他们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及石艾尹少公。

    他们应诏赴上都长安应制举的,制举简单来讲,就是不定期举行的特别名目或专业的考试,比如“博学鸿词科”“书判拔萃科”等就是制举的一种,通常由吏部组织。相对应的,进士科和明经科则是定时举行的,由礼部组织。通过礼部的考试相当于大学毕业,而通过吏部的考试相当于通过组织部的选拔,是可以直接做官的。

    李白在他们即将赴京之际,在太原南栅祖为他们践行。在宴席上,李白对着三位先生一顿吹捧,“则阳曲丞王公神仙之胄也。尔其学镜千古,知周万殊。又若少府贾公,以述作之雄也,鳌弄笔海,虎攫辞场。又若石艾尹少公,廊庙之器,口折黄马,手挥青萍。”把三位先生搞得都有点不意思了。

    说实在的,李白羡慕他们啊,不管是进士、明经、还是制举,李白都没有资格参加,王公已经是县丞,是一个县的二把手,贾公已经是县尉了,他们再去参加制举,之后再不济,也不会低于现在的职位,而我李白,却依然是个白身。

    他们赶考去了,李白意犹未尽,他继续前往王公的老家大茂山参观,希望能沾一沾王公的喜气,沾一沾北岳的仙气,以求自己也有机会得道升天。李白在北岳参观期间,还留下了墨宝手迹“壮观”二字。

    后人在北岳恒山悬空寺见到的“壮观”二字,为拓片刻石所成,因为唐朝的北岳是阳曲大茂山,正好在阳曲丞王公家附近。位于山西大同的恒山,在明代开始被讨论当作北岳祭祀,直到清顺治年间才被官方正式认证为北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