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繁体版

第91章:蒙古

    这个假托文昌帝君的身份,蛊惑士子,侵蚀朝廷文官的邪祟,朱厚熜这次来绝对是要铲除的。

    但让朱厚熜放弃了原本的闭关突破的打算,决心亲身前来,先行解决辽东之乱的原因。

    却并不只有这一个。

    甚至就像他在短暂出关,将这次异世界所得尽数交给大明朝廷之后,同梁储和众多内阁阁老进行的简短密谈的那样。

    刘真和辽东这个鬼祟只不过是其中内容极小的一小部分。

    朱厚熜至今依然可以回想起当自己料理好世界树后,以梁储为首的朝臣在自己面前进行了前所未有庄重的朝拜仪式。

    然后缓缓说出了他们的诉求。

    如今明廷正值强盛之时,而蒙古人正深陷西方的战事,朝廷应该趁此机会,厉兵秣马,北伐蒙古,直捣王庭。

    虽然他们并未说自己是从哪里听来的朱厚熜将要闭关十年乃是十数年的消息。

    但朱厚熜也可以猜到告密者的身份。

    朱常宁——

    毕竟朱厚熜将要常年闭关的消息之前也只给留在万寿宫照看皇子们的朱常宁说过。

    事情其实很简单,不是吗?

    想必朱常宁也清楚朱厚熜很容易就能想到是谁告得密。

    但她依然这样做了。

    在得到这个答案的时候,朱厚熜半是喜悦,半是忧愁。

    喜悦的是这两年来她终究办了一件正事,通过这种方式,让朱厚熜看见了自己之前一直不愿意面对的问题。

    在解决了鲛人和西南土司之后,明帝国的威胁仅剩下了北方的蒙古。

    只要解决了蒙古人,那么帝国便可以通过周边的藩属国作为屏障,真正的做到高枕无忧。

    虽然有些夸张,但至少在面临无可阻挡的灾祸之时,能够放弃众多的藩属国所构建的战略缓冲带,直接退守本土。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有足够的缓冲空间。

    打垮蒙古人,现在的明廷的实力已经足够。

    而之所以不动手,只是朱厚熜认为如今明廷连番恶战,加上国内清剿各路野神邪祀。

    就算能从周边属国征来粮食,但相比大明亿兆生民,无疑也是杯水车薪。

    战争的代价压在他们头顶,人民依然在死亡线上挣扎。

    而北方的战事一开,显然战线要比无论是鲛人还是西南土司的战线都要更加漫长。

    “陛下若是担忧千里战线,大军粮草难运,臣等已经命各地御史协调各地官府豪族,组织民夫千里运粮……虽然近来上下官吏常有懈怠之心,但若是朝廷能重新典章制度,保证大军供应应该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是梁储给朱厚熜的回答。

    而这些帝国的官僚如此急迫于让朝廷提前发动蒙古战争的原因很简单。

    按照朱常宁的说法,朱厚熜这次闭关恐怕将会让大明的皇位进入一个漫长的空窗期。

    虽然现在蒙古人还深陷于同西方的战争。

    但是十年的时间已经足以发生太多的事情了。

    如果这个时候蒙古人发觉了明廷的状态特殊,趁机南下。

    阁臣们又该如何在抵抗蒙古人入侵的前提下,去克服帝国内部各个势力的试探和狐疑,维持整个体系的稳定呢?

    而除了这个,大概还有更加隐秘且不足以为外人道的缘由。

    十年时间对朱厚熜而言看似不多。

    但是对于这帮平均年龄已经接近七十,首辅梁储也已经年近八十。

    十年对于这些从弘治,甚至是成化年间就在朝廷中当官的老臣而言,注定将会是一个绝望而漫长的时间。

    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方式继续走下去的话,那么帝国的辉煌注定与他们无关。

    他们中有几个人能亲眼目睹帝国最强大的敌人和心腹之患在帝国的军事打击下彻底崩溃,瓦解。

    然后伴随着这样足以名垂千古的功绩,自己的名字也将随之永垂于青史之中,供后世的读书人去顶礼膜拜呢?

    朱厚熜并不认为这是坏事。

    更何况,这也让他意识到了一个自己之前忽略的问题。

    自己这次的突破不同往日,一旦开始恐怕就无法停下。

    十年的时间里,蒙古人如果南下,虽然明廷不大可能被蒙古人突然打垮。

    但是也不大可能能将蒙古人彻底击败,杜绝帝国北方的威胁。

    大概率就是像原本的历史那样,蒙古人年年入寇,深入内地劫掠,但是却无法攻克京师,掠夺了足够的金银和男女之后便自行退走。

    蒙古人不可能永远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西方。

    最多几年的时间,蒙古人便会将他们的力量重新撤回东方,开始同明廷的军事冲突。

    这次明廷将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在朱厚熜无法出手协助的条件下,维持住现有的边界呢?

    不如趁着如今朱厚熜精力尚且处于巅峰。

    趁着大军还未彻底解散,一鼓作气北上彻底解决北方蒙古这个明廷百年来的心腹之患。

    这也是朱厚熜决心真身来到辽东,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孙恩,罗教等邪教徒的根本所在。

    在沿着蒙古——大明双方千里阵线,双方正面突杀之余。

    女真人和番藏兵马将从东西两面夹击蒙古王帐。

    朱厚熜必须保证在军事行动开始之前女真和乌斯藏各部对明廷的忠诚。

    而对于朱常宁,朱厚熜忧虑的则是哪怕是像她这样的人都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干涉起了帝国政治。

    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个国家未来命运的看法和担忧。

    自己或许需要让内阁和司礼监召集翰林院学士和六部官员,重新拟定一部完整的帝国未来百年的发展规划。

    以凝结士气,振奋人心。

    “常宁啊……”

    想到她,朱厚熜忍不住叹息。

    临行前,他将皇宫的宿卫工作由朱常宁交给了世界树来负责。

    虽然朱厚熜知道朱常宁大概也是出于好意。

    但现在既然她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于帝国的政务表达了自己的兴趣。

    那么她便不再适合作为一个忠诚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