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玄经
繁体版

第十二章 再修行

    这样快活的日子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这天郑无爽正在游山玩水的时候,忽然一阵清风掠过,随后浮生舟的船头上一位青衣男子翩翩落下,正是师兄古言。

    古言身姿俊朗,平日里因为忙于修行难免有些不修边幅,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形象,反而平白地为他添了一份随性洒脱的气质。

    古言此次前来,主要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他如今已经金丹稳固,是时候要出去历练了,这一去也不知道要多久,是要和小师弟好好道别一番;至于这第二件事,自然为了劝学。仙途苦涩,小师弟本来就是凡人,又是正值爱玩的年纪,难免受不住这孤寂之苦,只是这日日游山玩水,却也是浪费了大好光阴。

    “师兄”郑无爽看到古言,心里也是一阵欢喜,自从在乾元峰吃了冷脸子之后,郑无爽终于意识到他这位师兄是多好的一个人了。

    古言微微一笑,走上青舟,坐在郑无爽一旁。

    “师兄,你怎么来了?”郑无爽咧着嘴笑着问道。要知道平日里古言一直在忙着修炼,想要见他一面,自是相当难得。自自己拜入师门,郑无爽也才是第二次见到自己的这位二师兄。

    看着一脸惊喜的小师弟,古言心中也是一暖,良久这才缓缓解释道:“小师弟,愚兄接了师傅衣钵,日夜修炼不敢有一丝懈怠。现如今金丹稳固,是时候要下山去历练一番,此后整个兑和峰就交给师弟了。我观师弟虽然年少,却也是明事理的人,若好好修行,前途定当不可限量。师父向来很少收徒,或许你我二人便就成了这兑和峰以后的指望,我走之后还望师弟勤勉,莫要坠了师傅威名。”

    看师兄一脸诚恳,眼中竟是规劝之意,郑无爽也收了笑脸。

    在有之前的其他峰上的经历之后,对于这个师兄,郑无爽倍加珍惜。他端正身子,抬手行了一礼:“师兄教诲,师弟铭记于心。却不知师兄此番出外历练,准备何时回来啊?”

    古言环顾四周,不舍之情溢于言表。他来兑和峰也有了三年多了,平日里他忙着修行,还没有好好看看这座雄伟的山峰。

    纵然这里萧瑟孤寂,但是他却是喜欢得很,或许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里以后将会是他的兑和峰,或许是因为这里有他最敬重的人,或许是因为其他什么。

    良久,他深深叹了一口气,转过脸来缓缓回道:“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五年六载。”

    “这么久?”郑无爽很是诧异,不禁脱口而去。从他到上善学府以来,除了凌霄子,也只有这位师兄对自己好了。老实说,若是古言走两三个月,他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但是走个五六年,那他在峰上可就孤单了。

    “小师弟,于凡人而言,五年六载或许是漫长的,但是于我等修士,却不过弹指一挥间。你好好修行,待有一日得成道果,自是长久的逍遥快活,殊不知比现在强上多少倍。”正说着历练的事,古言却是又苦口婆心地劝起了小师弟,语重心长得让人不禁有些唏嘘。

    看着眼前的师兄,郑无爽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家里的亲人。此刻回想起来,临走之前,娘亲殷勤期盼神情让他心中不由得一酸。再回想自己这几个月的所作所为,他一瞬间羞愧难当,脸上不由自主发红发烫。

    看到了郑无爽脸上的惭愧,古言眼中有着一抹柔情,他自幼便是孤儿,一路走来不知道吃了多少苦。自从在兑和峰安定下来,他便把这里当做家了,更是把峰上的人当成了家人。

    两人静静地坐了一会,也不知过了多久,古言微微一笑,开口道:“如此,师兄便先走了。希望愚兄回来的那一天,师弟已经学有所成,习得御剑之术。到时候我们二人再好好聚聚,一同游览这峰上美景。这便是我想请师弟办的事,还请师弟竭力而为。”

    郑无爽心下一动,想起来这是他曾经许下的诺言。一时间,一股暖流袭上心头。

    一日之后,古言收拾停当,在告别师傅师弟之后,便下山去了。

    郑无爽落寞了一阵,看着师兄渐渐远去的背影,他心中也下定决心,无论以后的道路有多艰辛,他也要好好修行,给家人,给师兄,也给自己一个交代。

    告别师傅之后,他回家拿起了那本道书,一直看到太阳落下。待到起了炉灶做饭,他也没有放下。这一次,他决定无论书中内容有多干涩,也要坚持下去。

    少年看得仔细,却忘了锅里面的动静,直等到里面的东西烧焦了,传出一阵阵怪味,他才意识过来。郑无爽赶紧把手上的书扔在一边,急忙忙去取锅,只是锅耳烫得很,他一时没忍住。只听哐当一声,锅掉进了火堆里,溅起一阵火花洒向四周。

    这边他正着急顾着锅里面的东西,却没看见那溅起的火花落在道书之上,竟一下把那书点着了。直到书上起了火苗,他才反应过来。也顾不上其他,他赶忙脱了衣服,一顿抽打,火倒是灭了,可是书却只剩下了半本。

    一切消停之后,郑无爽靠墙坐了下来,他看着手里残破的道书,心里顿时没了主意。师兄走了,师父对他的态度,他看在眼里,心里也很清楚自己不招人喜欢。他也能理解,毕竟不沾情不带故的,人家凭什么把一身本事教给一个毫无根底的少年呢。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沾亲带故,老道人不也还是没有收自己为徒吗?

    郑无爽心如死灰,过了许久,他长叹了一口气,小心地用一块布把那半本道书包好,准备放进了自己的包袱里。至于其中内容,以后寻个机会去一趟乾元峰找凌霄子帮忙修复一下。想来喊了这么多声爷爷,老道人应该不会连这么一个小忙都不帮吧?

    待到他取过包裹,把书放进去,又看到了里面另外两本道书。郑无爽心里忽然又有了希望,他拿起了那本凌霄子给他道书,上面四个烫金大字《道源真经》尤为显眼。细读良久,少年脸上尽是喜色,心中直道这本书果真是个好宝贝。

    《道源真经》中记载了一些基础的修真法门,其中内容更是被凌霄子做了标注甚至配了画图,他可以照葫芦画瓢慢慢修炼。这不比那什么都看不懂的基础功法来得好。再者这书名也不简单啊,郑无爽当即就决定不换了,就学这本道经了。

    他顾不上吃饭,收了锅碗,将《道源真经》放在地上摊好,然后席腿而坐,双手捻诀放在膝盖之上,根据书中记载,努力摈弃心中杂念,融自身于自然万物之中,感受天地灵气所在。

    只是对于郑无爽这样的初学者而言,要做到心无杂念已经很不容易了,再要他在这种情况下感受天地灵气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每次当他坐好,想要静下心来的时候,明明外面安静无比却在那一刻显得格外的嘈杂,一时间什么声音都有,根本没法修炼。接连的失利让他有点心灰意冷了。不过好在他歇了一会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一切从头开始。

    一整夜过去了,郑无爽毫无所获,只是他也不再焦心。对他而言,有了修行的法子,便是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