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天下:华夏快进两千年
繁体版

第24章 神人司马错

    “启禀太医令,公子政身体康健,只是肝气虚旺,卑职已开了一幅药方,正要请太医令审查。”

    帮嬴政诊断的老太医,看见夏无且和乌桓过来,急忙起身行礼。

    “可。汝详细编写诊籍,报于内宫。”

    夏无且看过之后,又详细跟嬴政解释了药方用法,就准备送两人出太医署。

    “且慢。”

    嬴政却伸出手,拦住了夏无且。

    “政,有一事不明,可否请太医令为我解惑?”

    “公子但问便是。”

    “我曾祖长寿,岁七旬有四。为何我祖父年刚过半百,登基仅三日,竟半夜暴薨!敢问太医令当时可在场?”

    嬴政此言一出,夏无且愣住了,身后那位老太医低头鞠躬的腰也久久没有抬起,衣襟下摆微微颤动。

    “回禀公子!先王驾鹤仙去当夜,下官出诊在外,恰巧不在宫中。”

    “但是君王薨,按律各部司首会查,审查无虞,具名封档,诊籍存档于宗庙典籍室。”

    “公子若有疑虑,可奏请秦王恩准,查阅诊籍。”

    夏无且的回话,滴水不漏,无可挑剔。

    嬴政剑眉一挑,似要发作。乌桓赶紧拉了一下嬴政的衣角,轻轻摇摇头。

    嬴政才终于按下性子,和乌桓登车离去。

    -----------------

    夜幕降临在蜀郡湔山,从山下可以看见山脚下的农家灯火如星星一般,次第亮起。

    湔山军营建于山上,依托山形错落有致。在军营后方有一巨大石岩,顶部平整,被军中将士戏称为“点将台”。

    此时正值初夏,山中的夜晚清凉,虫鸣啾啾,江水淙淙。

    点将台上支起一张木案,上面摆满了白日里民众送来感谢的腊肉、山兔、野鸡。

    李泰又端来了葵菜、菽豆、咸齑,木案上,两坛酒已经开封了一坛。

    就着一旁篝火的亮光,李冰、侨蹇、张毋疴和李泰四人围坐在一起。

    “侨老头,答应你的酒可是兑现了也!下次莫要聒噪!”

    李冰得意地说道,侨蹇也哈哈笑道:

    “不中!今日又帮你抓了两个楚国细作,老冰儿还是欠我两坛酒!”

    张毋疴也笑了:“老道亦有出力撒!莫如今夜饮得痛快,一人一坛喝干算球!”

    侨蹇:“不中、不中!得让这老冰儿一直欠着我们,天涯海角追着他的屁股讨要。哈哈!”

    边上李泰忧虑地说:“楚国不消停啊,这都多少年了,一直觊觎巴蜀。”

    张毋疴抚须说道:“这还真不怪楚国,他们是不敢不来啊!要说司马错将军真是神人,大秦战将我就认他!”

    李泰拱手请教:“大家都说武安君白起厉害,怎么张道叔独爱司马错将军?”

    张毋疴呷一口酒,闭目细细回味,然后才开口说道:

    “那都是快七十年前的事情了,难怪二郎不知啊!”

    有酒有肉,怎么能够没有故事呢?

    于是三人一边饮酒一边听张道长娓娓道来……

    话说七十年前,正值秦惠王当政。

    秦惠是个雄主,他王十九岁即位,诛商鞅却重其法,用张仪而破合纵。北扫义渠,东出函谷,大破五国联军,雄心勃勃,想要问鼎中原。

    当时,秦国内部围绕制定重要国策发生了一场著名的讨论,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欲伐韩。

    张仪认为,应该先与魏国、楚国结盟,发兵占领伊水、洛水、黄河之间的三川之地,占据轘辕、缑氏这两个重要的隘口,挡住屯留要道。

    那魏国就会被隔在南阳,楚国的兵也止步南郑,秦国就可以攻取新城、宜阳二城,进逼东周公国、西周公国的郊外,讨伐周主之罪,并随时可以发兵侵入楚、魏国内。

    周朝无法自救,一定会献出九鼎宝器。

    到时候,大秦据九鼎、按图籍,挟周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争名者必争于朝廷,争利者必争于市廛。今三川、周室,不就是天下的市朝吗?大王不去争,却只顾着争什么戎狄,这样离王业就远啦!”

    这是张仪的原话,他定的国策是攻打三江之地。

    司马错的看法完全不同!

    司马错认为,国家要富足的,就一定先要让土地广阔;想让士兵更强壮,就一定要先让人民富裕起来;想要成为天下之王的,就一定要先让自己的德誉满天下。

    地、民、德三者兼备,成就王业是自然而然的事。

    现在秦国地小民贫,所以要先从容易的做起。

    巴蜀,虽然是西边的偏僻之国,然而却是戎狄的领袖,而且蜀王治政暴虐,如同桀、纣,巴蜀之民,不满很久了。

    以我们大秦之师攻之,就像是豺狼驱逐羊群一样容易。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军队不需要多少损伤,就可以轻松占领。

    这样得到一国的疆土,天下人不会认为秦国残暴;得到巴蜀天府之国全部的利益,诸侯们不认为我们秦国贪婪。

    是可以一举而名利双收,而且还有禁暴止乱的美名。

    但如果按照张仪的策略,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又没什么利益,还有不义之名。

    三川之地是好,但各国都不敢去进攻,我们攻打的话,危险!

    周自知必失九鼎,韩自知必亡三川,那么两国必然并力合谋,将九鼎、三川许给楚国、魏国,并向齐国、赵国求救。

    他们要把鼎许给楚,把地送给魏,大王你能禁止吗?

    所以司马错认为这是有风险的策略,不像伐蜀那样完美无缺。

    最终,秦惠王听取了司马错的策略。

    起兵伐蜀,十个月就攻取了巴蜀,将蜀王更号为侯,而派陈庄入蜀为相。

    得到巴蜀后,秦国更加的富足强盛,也就越来越看不起各国诸侯了。

    李泰听得入神,听完感慨道:

    “出则为将入则为相,说的就是司马错将军这样的人吧!”

    张毋疴:“是啊!司马错将军还说得蜀即得楚,他认为占据巴蜀就能占据上流,可以顺流而下攻打楚国。”

    “事实证明了司马错将军的高瞻远瞩都是对的!”

    “在攻占了巴蜀三十六年后,楚军主力集结西北部秦、楚边境前线与秦国对峙。”

    “司马错率大军由陇西进入汉中,增补巴、蜀军队十万,接着乘坐大船万艘,载米六百万斛,从巴地沿涪水南下,进攻楚国。”

    “乘着楚后方空虚,一举攻克楚国黔中郡。楚顷襄王被迫献上庸和汉水以北地区给秦以罢兵。”

    “两年后,楚国反攻夺回了巫郡、黔中郡。大将军白起以借鉴司马错伐楚的进军路线,选择入汉中顺汉水南下,出其不意地突入楚境,迅速攻取了分布在汉水流域的楚国重镇。”

    “秦军长驱直入,直抵楚国别都鄢城,接着水淹鄢城,迅速攻下楚国国都,挖了历代楚王的祖坟,放火烧了夷陵道,夺回了巫郡、黔中郡,秦首次置黔中郡。”

    李泰听张毋疴将这段巴蜀往事娓娓道来,不禁听得心驰神往。

    “知道楚国细作为什么前仆后继地来了吧?巴蜀,永远是悬在楚国头上的一把剑啊!”

    “是!二郎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