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轶事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卖冰棍小伙致富记

    如今退休在家已有几十个年头了,有时遇到下雨天或是高温天,自己尽量不外出,当然特殊情况例外。有一日,天气相当炎热,这个时候需要来点冰镇饮品解暑。我马上带上一只冷饮包,去超市买了一盒冷饮甜筒,回到家便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装,拿一只吃起来,嗯,真是凉快到酷爽啊!吃着吃着便浮想联翩了,眼前不断浮现出几十年前常在校园门口卖冰棍小伙的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边疆农场的一所场部中心学校的学生们从小学至高中都是全寄宿生,一共有七百多名。有一年的夏季特别的炎热,室外气温常高达40度左右;边疆不仅和内地有时差,在气候方面也与内地有差别,学生放暑假是在七月上旬,当时的办公室及教室也没有空调这种现代设备,甚至连电风扇这种基础降温设备也是没有的,但师生们也早已习以为常了!

    那几日中考刚完毕,小学及中学生们正处于期末考试的复习阶段,天气实在是太热了!一天中午放学了,学生们一出校门,就感觉骄阳似火,一抬头眼睛都睁不开。大家又热又渴,走出校门后有些学生和教师准备往学校大食堂去,这时看见前面绿化林带边有一小伙扶着自行车上的冰棍箱,他的脖子上搭着一条白毛巾。他一见校门口走出一批学生,便大声吆喝起来:“冰棍儿、雪糕,快来买呀!”他的喊声刚起,就有许多学生首当其冲,跑过去争抢着买冰棍。

    那小伙儿边收钱边将冰棍儿递给学生们,脸上笑盈盈的,操着一口浓重的陕北口音。在校的教师们闻声也前去买冰棍和雪糕,买过后就疾步的往家走,生怕冷饮化了;有的师生们是边吃边走,仿佛是全靠冰棍解暑救命!下午第一节课后,只见那小伙还在校门口卖冰棍,难道冰棍儿还没有卖完?当时有的教师与校领导沟通后说到可以用活动经费给教师们买些冰棍降暑,也算是给教师的福利。征得领导同意后,教导处一位教师立即去校门口叫上小伙来办公室,他打开冰棍箱,咦?怎么还有这么多的冰棍儿?难道中午没卖出去多少?他却笑着说:“之前批发的一箱冰棍儿早就卖完了,我又去街上批发了一箱!”哦,原来销路还不错嘛!就这样,那位小伙每天蹲在校门口卖冰棍儿,有时中午只见他在绿化林边,手里一边拿着馕饼啃着,一边拿着行军壶喝水,他可真能吃苦,赚这个钱也真是不容易呀!

    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他叫小强了。就这样日复一日,熬到学校放暑假了,他才从学校旁撤摊了。后来,据说他在别处仍坐着卖冰棍儿,这个生意时常要走街串巷的。边疆的天气入秋后已是气温逐日低下了,有一日我有事去街上,正巧碰见小强,见他骑着自行车后座没有冰棍箱,他一见我很是高兴的下车,用普通话和我打起了招呼。当我问起他是否还在做卖冰棍儿的生意时,他一口否认了。当时我回单位的班车还未到,就与他攀谈起来。原来他在夏日里卖冰棍儿,但平时到一处建筑工地打点儿零工。他原本是进疆投奔亲戚的,但那个年代就业机会也不多。如今凭他勤劳的双手和活络的经营头脑,这两年靠积攒的一些钱买了一辆小四轮车,批发些蔬菜到处摆摊。

    他打算开个门店做生意,想来小强也是真有头脑,这也是很好的出路呀!没过多久,有邻居告诉我说,农场总部附近新开了家蔬菜小卖部,品种挺多的。太好了!这回买菜方便了,正好学校也放假了,我就便与邻居前往那个店。去到了那里,只见店里挤满了人,蔬菜品种真的蛮多的,因为平时在农场里虽然也有种菜卖的,但很多蔬菜是按季节生长采摘的。而这家店里却样样都可以买到,挑选好蔬菜过秤准备付款时,眼前一亮,这不是那位卖冰棍的小强吗?真当起小老板了!因为店内顾客较多,他只与我打个招呼,没有时间搭讪。从那以后,我就成了他的老顾客了。这真是很有意思,买卖、买冰棍儿结识的熟人!有时候他还问我需要啥蔬菜呀,可以送到我家。这个我便拒绝了,因为他一人经营一家店,也是没空闲的。

    又过了两月,我再去小强菜店时,只见过秤的是一位俊俏的姑娘。哦,小强啥时候娶妻了?他开始过起了夫唱妇随的日子,真为他高兴。问起小强现在干嘛,他妻子说,小强又去另一处开了家蔬菜店了。

    有时候啊,回想起来,年轻人只要肯吃苦不怕累,还需要动脑筋抓住商机,又何尝不能闯出一番新天地呢?卖冰棍儿的小伙虽然不是干大事业,但他一如既往从零开始,从小事做起,一步步的成为一个小老板,也致富成功成家立业了!

    真的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成功也没有事业大小之分,能为他人服务又能于已有利的便是最好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