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园情
繁体版

第一章 年岁已高

    不知不觉,巧儿父亲围绕在这片橘园已经快五个年头了。橘树们又一次长大了,而巧儿也长大了,不会经常在橘树底下玩耍了。

    巧儿离开了家,到了城市里面工作,只有过节放假才会回来,可是巧儿还是很想念父母亲,想念这片橘树。

    十年前,巧儿父亲独自坐在橘园的那头,那时候背影健壮的父亲,在巧儿眼里背挺得是那么直。沿着小路往前走,有一个小池塘,这个池塘小时候里面还种植着篙瓜,可甜了,吃上一口翠翠的,可以生吃也可以当菜吵熟了吃。巧儿父亲还在这个小池塘里放了鱼面,每天都会打草来喂鱼。

    这年,巧儿父亲六十岁了,身子骨没有以往健朗了。特别是用担子挑橘子的时候,只能挑一半。巧儿母亲虽说年岁要比她父亲小,可是腰也会时常隐隐作痛。

    再后来,巧儿父母就想了一个办法,两人直接用篓子装橘子,然后两人将橘子抬到了家中。巧儿每次回去,都会看到父母的乌黑头发已经慢慢变白了,随然无法接受时间给的无情变化,但是时间给了他们很多快乐。

    巧儿长大了,现今已经出嫁了,但是还是会跟小时候一样回到家就会依偎在父母亲的身边。如今,人人都有手机了,以前只有座机,出门在外接不到电话,如果家里没人就接不到电话了,如果是紧急事情,还要一个小灵通才可以。

    说起座机和小灵通知,那可是巧儿舅外公给买来的,舅外公年岁已高,那时候巧儿还小不懂事,感觉不到时间和年龄的距离,感受不到岁月的流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灵通可以放在身边,随身带着,只要设置了铃声,不管到哪里只要有卫星信号都会接得到电话,小灵通这个通讯工具可比座机更好用了。那时候,巧儿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巧儿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患过脑急,也就是头痛病,听巧儿母亲说,那是因为外公打的。

    其实,巧儿母亲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家中有7兄妹,她最小,如果是现在经济好的情况,最小的孩子那该是多么幸福啊,只可惜生错了时代。不过,如果是我的话,我也愿意出生在那个年代。因为那个时候的人都很纯朴漂亮,虽然医疗水平不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高,但是,那时候的人是最团结的,最纯粹的。

    而巧儿舅外公,在巧儿上高中时,又换了一个索尼牌子的手机,可以拍照、打电话、发信息,真的很实用。都过去这么些年了,巧儿忙着自己的工作和家事,没有来得及去看望最疼爱她的舅外公,就离开了人世。巧儿这才意识到,眼前事不管有多少,有多么重要,都要抽出时间去看望、去陪陪疼爱她的亲人,无情的岁月其实不是真的无情,只是为生活工作耽误,也只有合理分配时间,才不会有遗憾……

    那一年,巧儿听到舅外公身体不好的消息,就马上和妈妈去看望他老人家了,但是由于年岁已高,又摔了一跤没来的急说句话永远的离开了他的亲人们。

    原来时间不可能倒流,如果你停下了脚步,就会有很多事被耽误,有时候想休息却都在使劲往前行,看不到尽头。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巧儿回到家,看望离开很久没有见到的父母亲,为了生活而在城市工作拼搏的巧儿,每月都会向家里寄钱给父母,他们可是她最亲近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想念的人。

    其实,巧儿从来没有停止过想念父母亲和家乡的那片橘园,只是长大了迫不得已离开家乡,到了城市工作,可能这就是每个人长大了要面对的事吧。

    在巧儿的印象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灯泡似的头,头发掉了很多,就像一片大沙漠,只有少许的“沙漠绿洲”。

    当巧儿再次看到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时,先是一愣,接着又露出了出比看到前者时更忧伤的表情:那时他的形象与现在反差太大了。那时他头发浓密,高大的身材,挺拔得像一棵参天大树。脸上就像三国时张飞般的络腮胡子,黑黑的,硬硬的。当然最熟悉的给我印像就是深的还是他那沧桑有力的手。

    手掌很宽大,布满了清晰的纹路与微突的血管,还有手臂上密密的汗毛。手上最不同他人的地方是左手食指甲“一分为二”,分成了两半,如此印记后来听他讲,就像是读小学时候,家中养有耕牛,要去割草,不小心割破了手留下来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