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伊林加
随着五天的行程,火车终于停靠在伊林加市,几乎每到一站火车就要停下来补充补给,像伊林市也算一个大站,所以会停靠的时间久一点。
作为威尔斯的家乡,所以他也要在这里和自己的家人们见上一面。
走出车厢,让威尔斯感觉有些彷徨,首先就是一座陌生的车站大楼,总共有两层高,用红砖修建,和欧洲无异,当初威尔斯离开伊林加市的时候,这里只有几间小房子,和一个简陋的木制站牌,甚至脚下根本没有月台。
踩在用水泥和砖石构建的月台上,看着眼前的站楼,这不是威尔斯记忆里的“伊林加市火车站”。
“怎么了,威尔斯?”玛丽搂着儿子看到丈夫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问询道。
威尔斯稳定情绪说道:“可能是近乡情怯,而且伊林加市这座车站和我记忆里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心绪有些复杂。”
艾德利斯:“威尔斯先生,这座车站应该是三,四年前刚建好的,虽然经常走中央铁路线,但是对于各个车站的建设时间我也记得不太清楚,不过以前东非很多车站条件非常差,所以和你记忆里有太大落差是可以理解的。”
“是啊,当初伊林加市火车站可没有这么豪华,那个时候进站的地方都是用简易围栏围起来的,周边都是泥巴地和草地,火车就停在铁路上,登车都很费劲,要先把箱子先搬到车上,然后拉着车门边框爬上去。”威尔斯回忆道。
他用脚往地上跺了跺,“现在都用上混凝土台面了,出了车门中间只有一条小缝,放上踏板,可以平齐的从车上走过来。”
说着他指着车站楼道:“以前这里只有四间小屋子,我记得还有一间仓库,现在都没了,变成了气派的候车大厅,现在连客货都分离了么?”
“货运站是转移了,我们之前经过多多马市的时候你应该见过,现在都是通过岔道分开,这样能极大提升效率,我想前面不远应该就有这样的岔道通往货运站。”艾德利斯解释道。
以前东非车次少,大多数列车都是客货混装,像现在威尔斯一行人乘坐的客运专列在以前是不常见的。
“连伊林加市这种东非籍籍无名的小城市都能建设这么好,那东非其他城市应该都不差。”威尔斯说道。
“其实伊林加市放在东非来说不算小城市吧!毕竟整個铁路线,从多多马到姆贝亚市中间,伊林加市都算一座较大城市了。”艾德利斯说道。
东非城市之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尤其是那些国家重点发展或者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当然,除开这些因素,总体上东部城市强于其他地区,主要还是因为开发早。
“问题是现在谁会来接你?”
威尔斯离开家乡这么多年,总不可能带着这么一大堆行李往家里跑,主要是他家在村子里,而不是伊林加市市区,这样距离可就远了。
“政府是通知你的家人了,不过火车并不是很准时的交通工具,我们可能要在这里等一等,如果不行的话就只能去邮政系统的驿站里凑活过一晚上了。”艾德利斯说道。
东非的火车也不能保证准点,这在这个时代是习以为常的,不过除非遇到突发事件,比如恶劣的天灾,一般情况下误差不会超过六个小时,而威尔斯一行人这趟行程是很顺利的,所以应该不会晚点太久。
威尔斯抬起腕表看了看时间说道:“我们这趟车还早到了一个小时,会不会是他们按照正常时间表来接站的?”
艾德利斯:“我先去问一问工作人员,你们是在这里等着,还是和我一起,亦或者先回车厢里?”
“艾德利斯先生,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还是在这里等着吧!”威尔斯说道。
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和家人错开,所以在这里等待一段时间也无所谓。
眼见如此,艾德利斯只好自己先去找个地方休息,让他在站台上陪着肯定是不愿意的。
“威尔斯,这里还是挺晒的,我就先带威金斯去车厢里了!”玛丽说道。
“嗯,先去吧!”威尔斯说道。
目前伊林加市火车站虽然变化很大,但也是露天车站,没有棚子遮风挡雨,当然,这也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
威金斯只能一个人在站台上等待,为了打发时间,只好先四处转转,同时和车站的铁路职工聊聊天。
一个常年负责维持秩序的本地职工就和威尔斯聊了起来。
“你是从德国留学回来的东非人?”
“是的,不仅如此我还是伊林加市本地人。”
“那可真了不起,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可是很难出国的,你一定是天才样的人物,像我家那几个小子学习就不专心,只能等中学毕业后去社会上工作了。”
“其实,我也不是什么天才,东非的课程还是很简单的,这一点我在欧洲深有体会,欧洲人比我们学的更多,而且他们学校也更严格。”
“先生,伱可太谦虚了,每年东非能出国留学的可都是凤毛麟角,一定是脑子好使,不然也竞争不过那么多人。”
威尔斯只能笑笑不说话,他说的可是实话,东非能学到的东西在他那个时候确实很少,包括他的小学和中学,教师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
所以学习主要还是靠自学,威尔斯也只是专心攻读课本上的知识,因为有些原理之类的可能老师也搞不清楚。
但是等到了德国后,威尔斯发现那里的学生才是真正的涉猎广泛,有时候语言都要学好几门,不像东非只教德语。
当然,东非毕竟和欧洲不同,欧洲那么多国家,所以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不然未来恐怕只能在自己国家里打转。
不过只会一门德语的威尔斯感觉还不错,因为德意志邦国很多,不过后来为了能够了解新技术,他也自学了英语和法语。
“知识总归是有用的,我们这一代,即便在欧洲靠着知识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可以安身立命,成家就业,毕竟在工业时代,国家很重视知识型人才的价值。”威尔斯说道。
“谁说不是呢!可惜我家里几个不成器的玩意,就不知道上进,像你这样的成功人士才应该是他们的榜样。”
对于这点,恐怕是东非普及义务教育的弊端,太容易得到就不容易珍惜。
“如果没有太大的追求,这样也挺好,就像我在欧洲待了很多年,和家人见面的机会都很少。”威尔斯说道,这是威尔斯的真实感觉,不是能用生活质量所能弥补。
当然,这种情况未来肯定会得到好转,毕竟东非正在一步步走向开放,对社会人员的流动限制也会进一步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