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百,勇闯北宋
繁体版

第三十六章:堆肥

    自己连小小的江舟县城都没能走出去,还是先别想西伯利亚那块地方了。

    “能让粮食产量翻倍?公子,你莫不是在说笑吧?”

    “这不可能。”

    “公子说笑了。”

    工匠们这一回都是纷纷摇头。

    氨水的神奇作用,让他们虽然感到惊讶,但也能勉强接受,毕竟这可是李公子说的。

    但那所谓的“化肥”,能让粮食亩产直接翻倍?

    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一旁的钱山顿时不乐意了:“你们几个怎么说话呢?我家公子乃是海外仙师弟子,身怀仙术,变出点粮食算什么?”

    身为李道元最忠心的手下,钱山容不得别人说他半点不好。

    几位工匠顿时闭上了嘴,不过都是有些诧异。

    海外仙师?

    自从那一日寿宴过后,关于李道元那一日自称海外拜师仙人,学习仙术这些传闻便是不胫而走。

    成为了周围村庄里茶余饭后的谈资。

    更有人将那日李道元“招魂”,惩治泼皮夫妇的事情传开来,更是为这位李公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年头,大多数人都是很迷信的,稍微会写几张符箓胡说八道,都能被当成神仙,更别提李道元自从来到江舟县之后,各种惊人的行为举止了。

    糖冰、炼焦、水轮机、招魂、仙药……

    这些东西,以前大家甚至都闻所未闻!

    这不是神仙是什么?!

    李道元也没有解释。

    让自己的举动富有神秘色彩,便于自己的行动。

    “对了,公子,有件事要告诉您。”金安仿佛是想起了什么,上前一步道。

    “说吧。”

    金安沉声道:“您让我们大量采购铁矿,如今我们已经存储了约莫三千斤。”

    “但是隔壁县的矿主说如若我们以后要买铁矿,每斤的价格,要上涨五文钱,一斤要足足十文钱的价格!”

    “有这样的事?”李道元皱起了眉头。

    江舟县盛产煤矿,因此煤炭自己可以轻松买到。

    而铁矿则是需要从隔壁县购买。

    虽说古代都是盐铁专卖,然而北宋的铁矿煤矿,都是私营,官府只是从中抽税而已。

    而这个矿场主,应该是见到自己需求甚大,因此趁机抬价。

    “那个矿场主什么来头?”李道元问。

    金安回答道:“那矿场主名为马保德,据说在隔南浦县很是有几分权势,跟县令都交好。其余的我也不知道了。”

    李道元叹了口气:“好,你先下去休息吧,记得待会儿将焦炭收好。”

    点点头,金安行礼后才转身离去。

    …………

    吴家村。

    李道元的家宅已经建立好。

    外面看去,颇为寒酸。

    虽然占地很广,但里面的建筑只有孤零零三栋。

    其中两栋还是作为仓库使用,能居住的地方也就一间。

    特别是外墙,虽然用青砖制造而成,但是只有薄薄一层,仿佛一推就能倒塌下似的。

    比起一般人家的茅草屋土坯房,当然是好了不少。

    但是要跟那大名鼎鼎的孙员外家宅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最让人感到不解的是……

    堂堂李公子,居然在自家院子外面,堆积了数堆大粪!

    大粪这东西,在乡下也不稀奇,一般都是用作粪肥。

    可是这李公子倒好,将大粪当个宝似的埋了起来,上面盖着一层厚厚的稻草!

    每次经过,远远都能闻到一个臭味,让人只能掩鼻快步离开。

    此刻。

    李道元带着钱山几人站在粪堆前,指挥着他们干活。

    “这粪肥差不多可以用了,你们今日将他装起来就行,给我的田地施肥之后,余下的钱山你自己拿回去使用吧。”

    钱山皱着眉头,艰难地挥动叉子,将覆盖在粪肥上的稻草拨开,一边抱怨道:“公子,这大粪有什么稀奇的?你怎么还当个宝似的藏起来?”

    李道元解释道:“这玩意儿叫堆肥,可以提高粪肥的肥力。”

    钱山停下手来,脸上带着好奇:“啥?把大粪放一放就能更肥?这是什么道理?”

    钱山从小就种田,从来也没听说过这样的方法,对此感到很是不解。

    “第一,粪便中含有很多细菌和虫卵,堆肥的第一步就是用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将其杀死——你不用问什么是细菌,你只需要知道能杀死虫卵就行了。”

    李道元背诵着自己从书上看到的知识:“第二,粪便在高温中发酵,可以让纤维等物质讲解为更多的肥沃腐殖质。这就是为何,粪便要堆积发酵,利用率更高。”

    说着,他叹了口气:“只可惜时间太仓促了,原本堆肥需要两个多月才能彻底分解,我穿越过来一个月时间,恰好赶上农忙,这些堆肥也只能将就用了。”

    实际上,早在北魏的《齐民要术》里,就记载了一种简易的堆肥方法“踏粪法”。

    不过不是每个州每个县村都知道这种方法的,有的知道,不过因有些繁琐,效果也不是很大,便没有坚持下来。

    起码,吴家村的人并不知晓堆肥之法。

    钱山点点头,表示他根本没听懂。

    但他捕捉到了李道元话中的关键点:“公子,‘穿越’是什么意思?”

    “咳咳咳……这个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李道元干咳一声敷衍道。

    随即也是抄起叉子,跟钱山和几个佃户一起干起活来,一边道:“等会儿施肥的时候要小心,别把玉米苗踩坏了。”

    几个佃户应声。

    此刻,周围围了不少人指指点点,都是吴家村的人。

    不少人都是跑过来看笑话的。

    他们觉得,堂堂“李公子”,能跟海上的神仙学习仙术,那是多大的本事!

    因此心中敬仰。

    然而此刻,这些人觉得……

    李公子若是搞些法术还行,但在种田方面,完全就是瞎扯。

    大粪还要堆起来?

    还有那什么红薯、玉米,虽然味道是不错,但是产量真的有那么高?

    众人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李道元也不计较。

    跟这些村民讲道理是没用的,小农经济下的人,都十分固执,不愿变通。

    因为一旦变通,很有可能后果就是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