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搞事业,你竟然想跟我结婚
繁体版

第21章 驴得水

    《风声》小说原文的描述是,这座神秘豪宅位于西子湖畔,宅子的原主人裘老爷富甲一方。直到被日伪机构占领时,裘庄仍保留着富丽堂皇的原貌。

    为了构建这么个富丽堂皇的地方,剧组光借来的古董道具,差不多就得有五百万,听起来可能不多,但是作为对比,08年京城的房价,差不多也就一万出头。

    剧组到了天津,还是住在酒店,好在拍摄地,就在市中心,比大连那边的郊区可方便多了。

    海河边上,一个私人会所。

    蒋博和李兵兵晚上约了任权在这里碰面。

    多少得照顾点李兵兵,同时也不要给大家添麻烦。

    吃饭就不必了,上了壶茶,西湖龙井。

    据说是老板通过私人关系,从狮峰的茶园里专门订的,算是认领了一小块茶园,不过还是交给当地人来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品质。

    西湖龙井在高档绿茶市场里,一直占据着相当的市场份额,产量有限价格高,就会有很多人动歪脑筋。

    比如,拿浙江龙井来冒充。

    主要是产区不一样,西湖龙井的主产区,就在西湖西边的山上,狮峰、虎跑,都是核心产区,为了保护这块茶园,各方面也着实出了不少力。

    但是山就那么大,能种茶的地方,也就那么多,再怎么努力,也只能保证品质,对于产量的提高,效果几乎略等于无。

    而浙江龙井就不一样了,主产区在一百多公里外的嵊州,和杭州不一样,嵊州几乎就是在山里,连绵不绝的山脉,层层环绕。

    只要海拔和气候合适,就可以大规模的进行茶树种植,但换了个地方,茶叶的品质肯定不一样,相较于西湖龙井的炒豆香,浙江龙井就苦涩很多。

    为了做到口味相似,就得上科技与狠活。

    成本差了十多倍,利润率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市场泛滥几乎就是必然。

    所以才有了会所老板这样的做法,直接从源头下手,连茶园边上的市场都信不过。

    大闸蟹也有类似的问题。

    外地的螃蟹,直接运到阳澄湖旁边的市场,冒充阳澄湖大闸蟹出售,就可以卖出个不菲的价格。

    蒋博到的时候,任权已经提前到了,桌子上已经泡上了茶,假假也是混娱乐圈的,晚上不吃饭,早就养成了习惯。

    见了面先打招呼,李兵兵介绍道:“权哥,这就是我之前跟你提的蒋博,也是我弟弟。”

    任权的眼神怎么说呢,就有点奇怪,羡慕?嫉妒?还有点抵触?

    想想也能明白,李兵兵和任权两人同学四年,经常一块搭着出去拍广告,后来又一块搭着拍戏,关系一直都不错。

    再说李兵兵也是一大美女,任权一正常男的,怎么可能没点想法。

    之所以能一直保持在朋友关系上,一直都没有升级,估计还是李兵兵一直坚持。

    男女之间的友谊,大概都是这种模式。

    只要女的能咬牙坚持住挺住,男女之间就还有纯友谊,男的有想法也得憋着。

    要是女的一松口,那关系很快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看到蒋博,任权很难不失落。

    还弟弟?

    异父异母的干弟弟吗?

    虽然没啥关系,但还是有一种牛头人即视感。

    蒋博主动伸了手打招呼:“权哥好,我是蒋博,北影大一的学生。”

    别人伸手了,任权也得握上,不能失礼。

    不过看向李兵兵的眼神更幽怨了。

    萧雅轩的快乐吗?

    不管心里怎么想,手是握上了,还一边打招呼:“你好,你好,之前就听你兵兵姐提起过,北影的才子,很优秀的摄影师。

    听你兵兵姐说,你有一些投资想法,想跟我见面聊一聊,先坐下,咱们好好谈谈。”

    情况李兵兵肯定之前介绍过了,大家时间都很紧张,能提前做的工作,最好提前都做了,见了面谈干货就是。

    蒋博坐下,接过任权递过来的茶盏,品了一口之后说:“好茶!”

    放下茶盏,才又继续介绍:“投资的事情,咱们稍微往后放放,估计你也是看在兵兵姐的面子上,才愿意听两句,实际上心里还是不太认可。”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蒋博很清楚,自己和任权可没有信任基础。

    男人和女人不一样,女人有可能为了男人感情用事,但男人绝对不会为了男人感情用事。

    不如先退一步,聊点其他的,一步步来,不能扯了蛋。

    任权倒是没想到,蒋博还会有这么个策略,本来还真以为是个小白脸傍富婆,没想到还真小看了。

    任权给自己也倒了盏茶,轻轻喝了之后,笑着说:“不谈投资的话,那你想跟我聊点什么?”

    语气比之前多了几分郑重,也多了几分期待。

    蒋博随手从身旁的包里,拿了两个本子,分别递给李兵兵和任权,解释道:“这是我画的一部分镜头,你们可以先看看,要是有兴趣的话,咱们就聊聊这个。”

    所谓分镜头,其实就是拍摄脚本。

    一部电影,在最开始的时候,可能有原著,也有可能没有原著,但都要经过编剧的手,改编成适合导演和演员使用的剧本。

    不过到了这一步,也还都是文字内容,从文本变成影像,还需要再一次的加工,那就是画分镜头脚本。

    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很重要,是摄影师进行拍摄的依据,也是剪辑师进行后期制作的基础,同时也是演员和所有创作人员领会导演意图,理解剧本内容,进行再创作的依据。

    简单点说吧,有了完整的分镜头脚本,就等于是把一部电影制作出来的蓝图搞定了,导演、摄影、演员等剧组工作人员,按照蓝图拍就完事了。

    蒋博随手拿出来的脚本,就是最近这段时间,根据脑子里的画面,复刻出来的本子。

    脑子里是画面,蒋博又是个摄影师,对绘画可比对文字更熟悉,你瞧这不,秦始皇摸电线,赢麻了~

    本子的内容不复杂,主要内容就是民国时期,一所偏远学校中,老师们将一头驴虚报成老师,冒领薪水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没错,就是《驴得水》。

    蒋博脑子里有很多部电影,之所以选这个,主要还是成本上的考虑。

    对于小成本电影而言,经费有限,大制作大场面是不要想了,想要突围,只能靠文本取胜,放到蒋博这里,就是场景简单。

    像《风声》里面,动辄五百万的家具装修,想都不要想了。

    以小博大,能选的类型,就基本限定死了,要么喜剧,要么悲剧。

    鉴于国内做悲剧,几乎都已经被戏剧写绝了,那么留给蒋博的其他选项,几乎就全部被消灭了,只能选个喜剧。

    做喜剧不丢人,冯晓刚当年,不就是靠着拍喜剧发的家。

    一开始中影韩三坪提贺岁档概念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在给冯晓刚命题作文,大过年的,拍个悲剧肯定不合适,只能上喜剧。

    蒋博画出来的内容挺多,差不多都够一部电影了,但是给出来的只有一部分,所以李兵兵和任权,也就看了小半个钟头,也就看到了最后一页。

    任权先放下剧本,轻轻敲着桌子说:“分镜头和剧本都不错,都是你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