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日记
繁体版

第九章来了个太监

    “你的意思,是皇帝想要拉拢我?”

    “这不能叫做拉拢,这叫做对您的封赏。像是您这种身份,您怎么做,皇帝管不了,所以就用了这种模棱两可的恩赏。

    其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其实是皇帝对您的考验,您要是坚决不答应这件事情,皇帝以后对您的态度就不会这么好了。”

    宋衡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但是皇帝知道本公会答应这件事情,

    安阳和本公本来就是青梅竹马,本公年少时,经常出入宫中,在本公身旁作伴的,就是安阳。

    父亲也对安阳很是喜欢,所以就和陛下私下请求,想让公主嫁给本公。

    按照本朝的律法,侯以上的爵位,是不允许和公主通婚的。

    太宗朝时的那几位异姓王,也都不敢有这种想法,本公这样的,本来是不可能得到这样的恩赐的。

    但是皇帝恩准了父亲的请求,本公自五年前,就和安阳有婚约了。

    只是当时年纪还小,也就没有昭告天下。本来想着是在安阳十六岁的时候完婚,但是没想到那年父亲病故,就拖到了现在。

    本公当时以为,父亲已经去世,和皇帝又只是口头约定,这桩婚事也就此罢了。

    没想到陛下居然愿意等本公数年,也让安阳等了本公三年,对于女子来说,三年的青春可就很是宝贵的。”

    齐年北没有点破现实,男女之间的情爱之事,说开了可就没那么美好和欢愉。

    皇帝或许也是心疼自己的女儿,但是绝大一部分原因,都是齐国公这个身份的含义。

    自从大吴立国以来,山东士族就一直是皇帝的心腹大患。

    大吴在江南起事,所以大吴的根基就来源于江南等地,可是江南等地距离长安城颇远,又有很重的乡土情节,所以江南来到长安城当官的人并不多。和山东士族在长安城中相比,也就是略多一些。

    而且齐国公的封地就在河南道,按照大吴的律法,国公的食邑应该在三千户左右。

    可是齐国公一脉的祖宗,在大吴高祖皇帝的时候,就得到了二成河南道的封地,

    大吴立国初,河南道有八十万户,齐国公食邑一万户,那时候的齐国公宋齐可谓是显赫一时。

    现在的河南道有百万户,再加上几十年来,皇帝对齐国公食邑的削减,只有现如今的五千户,齐国公看起来衰弱,可是封地还是接近二成。

    那二成封地对于人口众多的河南道来说,可谓是一块大肥肉。

    就算是只收部分的税收,并不收取全部税收,也能够让齐国公跻身大吴的富豪行列。

    而且齐国公封地所在的位置正好包含鲁郡,齐国公又对孔家十分尊重,所以齐国公很受山东士族的敬重。

    “本公知道你在想什么,本公对这些事情也是心知肚明。朝中早有削减封地的奏章,但是父亲一直带着本公住在京中,这种奏章也就少了些。”宋衡知道齐年北会想些什么,他只是懒得说起自己的家世罢了。

    “您既然知道这件事情,就应该知道在您守丧的时候,陛下还准许安阳公主嫁给您,是因为什么事情。”

    “不管因为什么事情,和你的关系都不大吧?本公自然知道皇帝的意思。

    可是男男女女的情爱,要是都和皇权王族挂上关系,就有些无趣了。

    皇帝对我齐国公一脉的心思,还是很明显的,除了太祖皇帝之外,对宋家就没有多少恩赐。

    何况在太祖皇帝朝,宋家的封赏就被剥夺过一些,当然对于本公来说,所谓恩赏也不过就是鱼肉百姓。

    本公喜欢安阳,安阳也仰慕本公,两个人既然在一起了,那就是最好的。说那些权谋的事情做什么?

    本公记得本朝戏折子写得最好的那位先生,就曾经在戏折子里写过这样的话,若是提后宫之爱,说红颜祸水;提和亲之爱,说权谋诡计;提公主下嫁,说皇帝权衡;提男女之爱,说不堪情、色。那此间再无情爱可言。”

    “也就是在这牢狱当中,在青楼里面,我就给您赏银了。”

    宋衡沉默了一会儿,“你的爱好还真是颇为广泛,就是遇人就熟络的习惯,并不算得上是个太好的习惯。

    遇见人就能够熟络其实是种能力,但是在长安城这种地方,你遇人就熟络不太好,言多必失。

    也就是遇见本公,换做是其他纨绔子弟,听见你说这种话,怕是有杀你的心了。

    他们虽然经常会去青楼,但是真正放在明面上,还被人当成玩笑的话,他们是都不会答应的。

    那种真正把去青楼当做风月事,并且完全不屑一顾的,自然是不会在意的,可是这种人终究是少数。

    王公贵族当中,不顾及自己脸面的小辈有不少,但是老辈不多,都会约束一些。

    还有,越是那种脸上挂着笑容的人,越是危险。本公不算,本公还不是那种道貌岸然……”

    就在这时牢房里出现了些声音,宋衡的耳力不错,听出了那声音的主人是谁。

    虽然不算太熟悉,但是好歹也是听过几次,能够一下子认出来也不算是意外。

    “好了,接本公的人来了。”

    齐年北也是听见了一些声音,却没有想到是有人来接宋衡。

    “那我先离您稍微远一点,免得让人知道你从我这里知道什么内幕。”

    宋衡点点头,“在本公救你出去之前,你都要避免和别人说本公问过你什么事情。

    等你到了刑部的大牢,本公才能够保证你的安全,而现在你只能靠自己。”

    齐年北没再说话,用沉默表达了自己的答案。

    齐年北缩在病房的一角,像是没有一点和宋衡打交道的想法。

    略显尖锐的声音响起,“你们居然敢把国公关在重犯的牢狱里面,你们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吧。”

    齐年北熟悉的声音响起,是他的老熟人,京兆尹黄九溪。

    黄九溪的声音有些慌乱,“我们也是实在不知道这些事情的,知道是国公大人的话,断然不敢把他拘押到大牢之中的。”

    “哼,咱家先不管你们是因为什么罪恶把国公关进去的,现在,你们都必须要把国公放出来。

    还不快点,都愣在这里做什么?”

    黄九溪也是呵斥衙役,“想什么呢?赶快把牢门打开,还要让国公在这里待下去吗?”

    衙役们自然是什么都不敢说,痛痛快快地打开了牢门。

    这座大牢的钥匙一直都是放在京兆少尹手里的,可是那位京兆少尹知道自己来这里,是要和宋衡结仇的,就告病不来了。

    他也不是蠢货,把国公关进来,都让他记住自己的脸了,再被人知道名字和官职,怕是要被人记恨了。

    宋衡坦然地盘腿在那里,看起来像是在打坐的样子,看见宋衡泰然自若的样子,老太监直接小跑到他的身边。

    “哟,我的也,您怎么还在这里打坐上了?”

    宋衡缓缓地睁开眼睛,看着弯着腰站在自己面前的老太监,连忙起身抱拳行礼,“公公,好久不见。”

    老太监连忙还礼,“大爷啊,您就别折煞咱家了。

    咱家哪里受得起您这个礼节啊,咱家寻找您将近两个时辰了,却不曾想您被这些瞎眼的家伙关到这里了。”

    “还是本公有罪,既然是有罪,被人关进来也是正常的。”

    “我的大爷,您就别在这里挑剔这个事情了,现在陛下那边可是等着您呢。

    要是咱家再带不回去您,咱家的这颗脑袋可就要掉在地上了。”

    在这里待了一个下午,又加上一个晚上,要是京兆府这边像模像样地审问他一次,他也不会太尖酸刻薄。

    然而他们不给宋衡面子,宋衡也就不想给他们面子了“本公倒是想出去,就是害怕京兆尹大人不让。”

    黄九溪是正四品大员不假,在朝中虽说不如三省重臣和封疆大吏,但也算是权柄彪悍,称得上是朝中的大人物。

    可在听到宋衡的话后,这位四品大员直接跪在地上,连忙说道:“齐国公,您并无罪责,是下官手下的人抓错人了。

    只是昨天在核查,就让您在这里受罪一夜,是下官的疏忽,还请国公恕罪,快些去见陛下吧。”

    黄九溪都跪在地上,他身后的那些衙役自然也是不能够站着的,像下饺子一般跪在地上。

    还有几个竟然直接在地上磕起头来,一旁缩在角落里的齐年北,觉得自己这次出去有望。

    “本公可不敢轻易离开这里,要是你们京兆府再罗列什么其他的罪名,本公到时候可就是百口莫辩了。”

    黄九溪都快哭出来了,他没怎么和宋衡打过交道,但是也从未听说这位齐国公竟然是如此尖酸刻薄之人。

    黄九溪接着劝慰道:“下官这里给您道歉了,等到事情结束后,下官亲自去往国公府给你赔礼道歉,就请您去见陛下吧。”

    宋衡装作为难的样子,看向站在一旁不说话的老太监,“公公是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