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冠军侯,我在红楼插旗全世界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抵达雁门关!神武帝的心思!(求收藏!求支持!)

    神武王朝!

    雁门关外!

    十里处!

    东奴人军帐中!

    “单于,你是不是需要给我们一个解释?”

    “明明就要破城了,为何要撤退!”

    军帐内,一名满面胡须的壮汉不满对着东奴人的单于开口质问道。

    “雁门关只手可破,可必白白浪费勇士的性命呢?”

    “没准等到明日,这雁门关就直接投降了呢?”

    “这也说不一定的。”

    单于坐在王位上,端起桌上的酒杯在手中缓慢地摩擦地摩擦着,心不在焉地回应地回应道。

    “单于!”

    “损失的不是您的勇士,您当然不心疼。”

    “反正明日攻城,我不会再让我的勇士冲阵了。”

    “单于的勇士也是时候上战场了。”

    “不然,攻下雁门关之后,我等可不同意之前的分配了。”

    这么满面胡须的大汉,不满地开口说道。

    “呵呵,你们呢?”

    “也是这样认为的?”

    单于在听到这名壮汉的话后,眯着眼睛扫视了在场的众人一眼。

    被目光扫视过的东奴各部落首领纷纷低着头,不敢直视东奴大单于的眼睛。

    “呵呵,看吧,他们都没有什么意见。”

    单于见状后,再次轻笑了一下。

    “哼!”

    “一群懦夫!”

    “单于,反正明日我不会再让我的勇士出去了。”

    “谁爱去,谁去!”

    这名大汉说完后,扭头便掀开帘子走了出去。

    单于见状后,给自己的大王子使了一个眼神后,大王子也跟着走了出去。

    这一幕,被军帐中的众人看在眼中,余光看向单于后,纷纷低下了头

    神京城!

    皇宫!

    乾清宫!

    “夏秉忠,你觉得那宁荣二公的后人怎么样?”

    神武帝看着手中的奏章,淡淡地对着身后的夏秉忠开口询问道。

    “皇上,您是说玉门关的小将贾湖吗?”

    夏秉忠低着头,轻声地开口回应道。

    “宁荣二公的后人除了他还有谁?”

    “那个懦夫贾赦是吗?”

    神武帝放下奏章后,轻蔑地反问地反问道。

    在神武帝的眼中,荣国府的贾赦就是一个失败者。

    或者说,在他眼中,贾赦根本就不配做他姐姐长公主的夫君。

    一个懦弱的人,要是贾赦真的爱着长公主。

    在神武帝的眼中,贾赦就应该跟着她姐姐一起赴死,而不是苟且地活着。

    在听闻神武帝的语气不对后,夏秉忠将头低得更低了。

    这些年来,自从长公主去世之后,在神武帝这里,贾赦永远被神武帝瞧不起。

    “皇上,能仅凭一千余人就能在五万东奴人中,取敌将首级。”

    “此乃世间少有的猛将。”

    夏秉忠低着头夸赞道。

    “呵呵,难得见你如此的夸赞别人。”

    “看来你对这贾湖也挺上心的啊。”

    神武帝在听到夏秉忠的话后,轻笑地看着夏秉忠。

    “奴才不敢,只是玉门关的大捷,战绩甚是夸张,奴才记忆深刻。”

    夏秉忠闻言后,回身颤抖了一下,哆哆嗦嗦地回应地回应道。

    “呵呵,你怕什么?”

    神武帝扭头撇了夏秉忠一眼,语气的不满地看着夏秉忠。

    在看到夏秉忠将头低得更低的时候,神武帝不满地摇了地摇了摇头。

    帝王永远都是孤独的,原来一起嬉戏打闹的夏秉忠,如今也变得客客气气的。

    “行了,朕没说你。”

    “你说这贾湖立下如此的大功,朕封赏他什么好?”

    神武帝收回目光后,看着手中的那封玉门关的捷报,淡淡地开口询问道。

    这封捷报来得太是时候了,在神武帝最需要的时候,这封捷报来了。

    要知道,神武帝登基之后,王朝灾祸不断,边关战乱不止。

    昨天不是这个旱灾,就是那里发生了洪水。

    神武王朝,虽然现任皇帝是神武帝,但是大权却是在太上皇的手上。

    说直白一点,做得好了,是太上皇的功劳,做得不好了,就是他神武帝背锅。

    倒是近几年神武帝的名声在百姓口中并不好。

    甚至有些百姓还在怪罪朝廷,怪罪神武帝。

    怪罪神武帝不做事,放任下面的官员胡作非为。

    而这贾湖的一战,就像是一剂救命药一样,激活了那神武帝内心的雄心壮志。

    对于贾湖,神武帝势在必得。

    “皇上,贾湖立下如此的大功,非封爵不可。”

    “至于是什么爵位,皇上您定夺就行。”

    夏秉忠在听到神武帝的话后,沉思了一下,低声恭敬地对着神武帝回应道。

    “是吗?”

    神武帝扭头看着夏秉忠的面孔,半眯眼睛思考了起来。

    “呵呵,看来朕得去找一下父皇了。”

    “说来,朕也有一段时间没去见父皇了。”

    “对了,夏秉忠,荣国府是不是有个姑娘送进了皇宫?”

    “她人现在在哪里?”

    神武帝思考了半晌后,勾起嘴角,扭头对着夏秉忠询问道。

    “皇上,荣国府的确送了一个姑娘进宫,是荣国府二子贾政的嫡女。”

    “如今在皇后的宫中当女史。”

    夏秉忠脑海想了想后,恭敬地对着神武帝回应道。

    “她叫什么名字?”

    神武帝看着手中玉门关的捷报,轻声地询问地询问道。

    “回皇上,叫做贾元春。”

    夏秉忠低着头,恭敬地回应地回应着。

    “贾元春是吗?”

    “是贾湖的姐姐是吧?”

    神武帝眼神莫名地看着夏秉忠。

    “是!”

    夏秉忠再次回应着。

    “改日带过来给朕看看。”

    武运帝在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脸色突然笑了起来。

    “是。”

    ......

    雁门关外!

    十里处!

    看着不远处山坡后面散发的火光,贾湖挥手制止了前进的脚步。

    “小七,去看看。”

    勒住战马后,贾湖沉声地对着假期吩咐道。

    “二牛,你过来。”

    “现在是不是已经接近雁门关了?”

    随后贾湖将二牛叫到了自己的身边,看着不远处的火光轻声地对着二牛询问道。

    “回校尉,此处离雁门关不足十里。”

    二牛恭敬地对着贾湖解释道。

    “是吗?”

    “看来前方估计是东奴人的大本营了。”

    贾湖在听到二牛的话后,轻轻地皱了皱眉头。

    就在此时,前方探路得贾七返了回来。

    “大爷,前方是东奴人的大军。”

    贾七下来战马,单膝跪地,恭敬地对着贾湖开口说道。

    “看了猜到没错。”

    “带我去看看。”

    贾湖先是回应了贾七后,扭头向着东奴人的方向走。

    走到背坡处时,贾湖猫着腰,伸出头向前看去。

    只见眼前是一个巨大的平原。

    平原上,密密麻麻帐篷一个接一个。

    外围还有几对巡逻的东奴人来回地走动。

    粗略估计一下后,贾湖猜测着平原上的东奴人至少有十万的人马。

    不过和斥候汇报的二十万东奴人有所差距。

    看来雁门关也经历了几场大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