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春秋
繁体版

第四十篇 短尾铁线莲 | 花朵像洁白的雪片,果实像厚厚的雪团

    最早见到短尾铁线莲是在我家附近的BJ回龙观龙锦苑四区,时间是2016年9月。它匍匐在绿篱里边,正开着花,花白而小。当时只知道它是铁线莲属的植物,可它比起此属的课代表铁线莲,就逊色多了,看上去更像杂草。

    回家对照中国植物图像库,才知道它是短尾铁线莲。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特征是叶子带尾巴,按照《中国植物志》的说法,是“顶端渐尖或长渐尖”。但尾巴不会很长,因为有资料说还有一种长尾尖铁线莲ClematisacuminatadeCandollevar.longicaudataW.T.Wang。由于无法找到“长尾尖”的图片资料,它俩的区别也就无从得知了。

    11月再去龙锦苑四区时,又在一处隔离栏上发现了短尾铁线莲。它已经结果,果实的绒毛覆盖了整个隔离栏,像覆盖了厚厚的雪。它的果实是聚合果,每个单个瘦果顶端都有一根长而弯曲的长须,须上都是鸟羽一般的白色绒毛。许多果实聚在一起,就如同雪团。

    可第二年再去看时,两处短尾铁线莲都没有了,物业的人已把它们清理了。在我眼里的稀有植物,在他们眼里就是杂草。

    直到2019年8月中旬,我才在龙锦苑四区再次见到这种植物。当时只有花蕾。两天后,又在龙跃苑二区遇到一片,已经开花。

    短尾铁线莲是中国本土植物,据《中国植物志》说,其分布于XZ、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河南、湖南、浙江、江苏、山西、河北、NMG等省区和东北地区。朝鲜、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日本也有分布。

    在中国的本草书籍中,是否收录短尾铁线莲,不详。主要是因为古人关注的是植物的药性,而对原植物的特征没有太在意。

    中国植物学著作中收载短尾铁线莲最早的,可能是1953年出版的《华北经济植物志要》。不过本植物的标本采集要早得多,JS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保存有Y.Yabe于1906年采集于五台山铁林寺的标本。美国哈佛大学标本馆保存有E.H.Wilson于1907年采集于ChinaKuling,4000feet(中国库灵,4000英尺)的标本。

    1962年出版的《BJ植物志》上册收载短尾铁线莲ClematisbrevicaudataDC.,说它“生山地灌丛或林缘或平地路旁”,“全草有毒,不可食”。1965年出版的《贵州民间药物》收载短尾铁线莲(ClematisbrevicaudataDC.)提到“别名山木通(各地均称),红钉耙藤(榕江),小木通(独山)”,“性味:性凉,味苦。功用:除湿热,利小便。”1959年出版的《东北植物检索表》收载本植物(C.brevicaudataDC.)时,所用中文名称为“林地铁线莲”,说它“生于林中湿地”。1974年出版的《秦岭植物志》第一卷第二册收载短尾铁线莲ClematisbrevicaudataDC.时,提到它别名有“石通、连架拐(略阳)”。

    对于上述名称,本人的理解是:

    “短尾铁线莲”,因其为铁线莲属植物,叶子“顶端渐尖或长渐尖”成尾状,故名。属代表“铁线莲”因其茎如铁线而花如莲,故名。

    “林地铁线莲”,因生于林中湿地,故名。

    “山木通”,因《贵州民间药物》将短尾铁线莲作为中药山木通的原植物,故名。但《中华本草》考证,中药山木通的原植物为山木通ClematisfinetianaLevl.etVaniot。木通为中药,原植物为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木通名字由来:因茎中导管粗大,断面可见众多细孔,两头相通,故名。中药中往往把与中药木通相类的植物,叫“某木通”。

    “小木通”,因《贵州民间药物》将短尾铁引莲作为中药小木通的原植物,故名。但《中华本草》考证,中药小木通的原植物为毛蕊铁线莲ClematislasiandraMaxi

    “石通”,为短尾铁线莲的中药名。起名缘由同中药山木通,又生于山中石隙,故名。

    “红钉耙藤”,《中华本草》收载本植物时,将“红钉耙藤”作为其中药正名。其名由来,猜测与其为藤本,茎如铁线,且茎呈紫红色相关,可能觉得它的茎似钉耙的齿吧。

    “连架拐”,猜测与其攀爬成架而侧枝横向生硬地拐出有关。是否如此,还需向陕西略阳人请教。

    关于短尾铁线莲的功用,《中国植物志》采用了《全国中草药汇编》的说法:“藤茎入药,清热利尿、通乳、消食、通便;主治尿道感染、尿频、尿道痛,心烦尿赤、口舌生疮、腹中胀满、大便秘结、乳汁不通(全国中草药汇编)。”

    短尾铁线莲的拉丁学名是ClematisbrevicaudataDC.,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