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从拿走苹果气运开始
繁体版

第82章 瞄上了高通

    丁蓉看他这么言之凿凿,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行,你都这么说了,那项目组这边,可就甩开膀子干了哈。”

    杨振摆摆手,哈哈一笑,“早就该这么想了,之前还以为你不太在意这些小事儿,要不然,肯定不会让你白担心的。”

    丁蓉翻了个白眼。

    心说,那还不是之前并没有意识到,这个SOFDM项目的重要性吗?

    提起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下在2004年底,在各国众多移动通信运营商、制造商和研究机构的要求下,3GPP所通过的LTE项目的立项。

    LTE是LongTermEvolution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长期演进项目。

    它后来商用后,就是大家所熟知的4G了。

    然后一年之后,也就是去年的12月,3GPP就选定了LET的基本传输技术。

    即下行OFDM,上行SC(单载波)FDMA。

    前者因为技术成熟,所以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后者,则因为其高峰均比(PAPR),让一些设备商觉得会增加终端的功效成本和功率消耗,进而会限制终端的使用时间,所以有些疑虑;

    剩下的那些,则觉得可以通过滤波、削峰等方法,限制峰均比。

    但是不管怎么样,最终还是一致通过了SC-FDMA。

    而丁蓉目前正在研究的SOFDM项目,恰恰就是基于OFDM的一种改进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OFDM技术,它可就要先进得多了。

    所以说,昆仑研究院这边,无疑就等于是直接掌握了LTE在基本传输技术上,推出来的两个标准。

    也就是上行的OFDM和下行的SC-FDMA。

    标准是什么,是整个行业遵循的技术标准。

    营销界流传的那句“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里的标准,指的,就是这個了!

    丁蓉不是搞营销的,但是搞科研的,自然也清楚什么叫做技术标准。

    这才是她忽然多了点压力的原因。

    但杨振似乎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心思。

    笑呵呵的看着她,“你不会觉得OFDM技术,仅仅也就是一个传输标准吧?”

    丁蓉愣了一下,“不然呢,难道还有其它我不了解的事儿?”

    杨振嘴角轻轻挑了一下,眼神里闪过几丝打趣,“前几天我在香江,看到了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新一期出版物上,对IEEE802·16e所采用的调制方式,仍然是OFDM……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了吧?”

    丁蓉脸上浮现出些许的惊讶,“WiMax的技术标准,这是要继续蚕食高通在CT领域的地盘了?”

    杨振哈哈一笑,冲她竖了个大拇指。

    WiMax也叫做无线城域网标准,早在2001年就通过了。

    它不同于Wifi对应的标准是IEEE802·11,而是802·16标准,比Wifi覆盖范围更广。

    而这次IEEE802·16e再次确定采用OFDM技术作为调制方式,基本上也就相当于说:大家注意了哈,我要开始抢高通CT的地盘了哈,不相关的请让一让,免得被误伤啊……

    这个CT,可不是医院里的那个CT,而是ComunicationTechnology的缩写,也就是通信技术。

    那么OFDM为什么和高通的CDMA这么过不去?

    原因很简单,之前的1998年,在ITU(国际电信联盟)征集3G提案的时候,基于OFDM的提案还是有好几个的。

    毕竟,它在80年代初就建立了完整的链路技术框架,并在ADSL、DVB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商用。

    所以可谓是信心十足。

    结果却是被高通的大法师Viterbi领军的CDMA阵营,给打击的差点儿自闭。

    但是实际上呢,CDMA是有个很致命的弱点的。

    那就是自干扰。

    要克服这个问题,看上去MUD(多用户检测)技术应该是个很好的方向。

    但多用户检测技术又叫做联合检测,是TD-SCDMA最核心的技术。

    没错,就是我国提出来的那个3G通信标准TD-SCDMA。

    而且多用户检测技术也不是没有问题,因为它在复杂度上有些偏高,再加上WCDMA和CDMA2000的系统设计,对于MUD的支持也比较困难,无法做到商业化。

    所以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到了OFDM技术上。

    OFDM通过循环前缀和频域均衡等不太复杂的技术,有效的消除了用户间的干扰,而且相较于多用户检测技术,它的复杂度,可就要小多了。

    正是出于这些技术上的澄清问题,再加上高通的专利陷阱已经很深了,这才有了3GPP推动LET项目的立项。

    而这一次LTE在4G标准上的统一,也算是终于打破了高通在3G时代,近乎于一统天下的垄断格局……

    现在丁蓉用蚕食做比喻,其实倒也没错。

    杨振就笑呵呵的说了一句,“天下人苦高通久矣!”

    心里却明白,这才哪到哪儿啊。

    现在的高通,虽然在业界声名赫赫,而且手里捏着2000多项的3G技术专利,其中还包括了3G时代,最为核心的软切换和功率控制。

    但其实也就仅此而已了。

    或许在2G时代,被欧洲GSM标准给压得狠了,所以一朝得势,就有了些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的嚣张。

    靠着庞大的专利族群和技术壁垒,掐着下游公司厂商的脖子,开始疯一般的收割着金钱,独享着丰厚利润。

    一手是庞大的律师团队,申请专利、谈专利授权、控告侵权,然后通过并购和官司,不停的打击竞争对手,构筑着专利护城河;

    一手则利用大量的垃圾专利,在原有核心专利保护将要到期时,用这些垃圾专利,充当核心专利的新技术环节,构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专利护城河。

    别看3G时代有三大标准。

    但不管是欧洲的WCDMA,还是我国的TD-SCDMA,其实都没有绕开CDMA的底层专利技术。

    所以,该交的专利费,大家一毛都不能少交。

    而这,也是为什么刚刚跨入3G没几年,就出现了不约而同围剿高通的事情。

    诺记联合爱信、德仪等6家公司,共同起诉高通是之一;

    OFDM技术被再次重用是之一;

    3GPP在LTE项目的标准指定上,无形的排斥高通,其实也是之一……

    所以杨振说“天下苦高通久矣”,算不上夸张。

    但记忆里告诉杨振,这时候的高通,相较于后世那个敲骨吸髓的高通,还有些小巫见大巫。

    别的不说,4G时代的五大核心专利,华伟手里可是掌握了SFR/STR和SOFDM两个的。

    高通虽然仍然捏着SC-FDMA、Turbo码、Alam-outi码,但后面两个却是一个已经过期,而一个则快要过期了。

    但是为什么高通还是死死的压着整个行业呢?

    原因很简单,那时候的华伟,底气还不足,腰杆还不硬,国家还无法给予更多的支持!

    这,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