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从拿走苹果气运开始
繁体版

第45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样的一款移动端操作系统,在这个年代推上市场,会引发什么样的轰动效应,是可想而知的。

    什么塞班、黑莓、WM(WindowsMobile)、Palm……都绝对不堪一击。

    几乎可以说,就没一个能打的。

    至于随后到来的安卓和iOS,杨振也肯定能让它们跟在后面吃灰。

    想追?

    车尾灯都不给你看到,就问你们怎么追。

    估计也只能跟在后面抄作业了……

    丁蓉他们在看过这款操作系统之后,不得不叹服杨振天才般的能力。

    虽然不知道他开发这款系统,究竟用了多长时间,但是能一个人做出来,本身就已经算是个很了不得的事儿了。

    更何况,他还能做的如此出色了……

    丁蓉对此赞不绝口,“厉害啊,林纳斯·本纳迪克特·托瓦兹在你面前都得甘拜下风了。”

    杨振摆着手不置可否,“少拍马屁了,你们不可能看不出来,这个其实也是基于Linux开发出来的吧?”

    林纳斯是谁?

    那是一個人写出了Linux内核的牛人。

    但是牛归牛,真有多么厉害,那倒也未必。

    毕竟内核也不等于系统。

    而且所谓的Linux系统,实际上指的是GUN/Linux套件,也不是他一个人搞出来的,而是一群人。

    因此,杨振倒不是小看人,而是这种比较,在他看来属实过于无聊。

    更不要说,杨振其实已经算是谦虚的了。

    毕竟这款操作系统,表面看上去看,是基于Linux系统的,但其实从内核到底层逻辑,都是做了不小改动的。

    无非就是杨振做的足够隐蔽,不深入研究,一般就很难发现罢了。

    而随着以后用户和适用场景越来越广,他就会逐渐把那些类似于套壳的东西,给一点点的删去。

    然后就会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洗去铅华,褪去蒙尘的明珠……

    丁蓉不知道杨振背后隐藏的手段。

    但还是给予了超高的评价,“即使如此,也已经超乎想象了,而且关键还在于,你也太过于全能了,这让我们感觉压力有些大啊,所以把先你托高一点儿,这边大家伙儿,也多少能轻松一些嘛。”

    几个项目主管,就一起跟着“是啊”“对啊”的起哄。

    杨振的全能,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整个昆仑研究人员里,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材料研发,这种跨领域,且在每一个领域都能让人探不出深浅的能力,才是最让他们服气的。

    不要忘了,杨振还不到20岁呢。

    谁特么知道再下去几年时间,对方又能成长到什么高度?

    于是不知不觉间,杨振春风化雨一般,就把他在研究院的威望,给正式树立了起来。

    也算不上什么歪打正着,反而更像是水到渠成一般。

    只能说,当一个人的能力,高到让别人只能仰望的时候,那很多事情,其实就都变的理所当然了。

    在科技研发领域,会表现尤其明显。

    也正是因为杨振,几乎做到了在各个项目上的全知全能,研究院里在各个项目上的研发进度,也都被他带的飞起。

    但凡遇到什么关卡难点,往往都是举手投足间,就分分钟给搞定了。

    这特么,已经不能用大神来形容了好吧!

    虽然这会儿的昆仑研究院,已经快速膨胀到了小300人的规模。

    但无论是早一点入职的,还是最近才上岗的,无一例外,几乎都被这个小老板给征服了。

    靠的,单纯就是硬核的实力!

    而这对于一家科研机构而言,无疑也是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

    不得不说,甚至有些超出了杨振的预料。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终归也不是一件坏事儿,顺势利导就是了……

    杨振也恰到好处的,露出了一个少年意气的笑容,“想轻松?哪来的这种好事儿,现在很多项目,可都快进入紧要关头了,大家加把劲儿才是正解,所以,轻松是不可能轻松的,认了吧!”

    丁蓉他们就齐齐“嘁”了一声。

    都知道小老板性格好,开的起玩笑,所以平日里,很多人也没少拿他开玩笑。

    研发工作不同于其它行业,其性质有多么沉闷,是常人所很难理解的。

    所以总是要找点儿乐子,活跃一下气氛,大家都需要缓解一下,心里一直紧绷着的那根弦儿的。

    这就叫做张弛有度了!

    倒是陈亚军拍着胸膛给出了保证,“放心吧,最多三个月,芯片设计这一块儿,保证全部搞定。”

    他暂时负责几个芯片的设计开发工作。

    以前就职于IBM,说起来,还是丁蓉的师兄。

    杨振对他也颇为看好,所以也不惜委以重任。

    而事实也证明,这人能力水平没得说,也为杨振分担了不少的工作。

    杨振就哈哈一笑,投桃报李开始画饼,“好啊,这可是你说的,事儿做成了,大餐、休假、奖金,绝对量大管饱,完不成,那就要小心被你手底下那帮人,给埋怨到怀疑人生哈。”

    陈亚军哈哈一笑,“那就这么说定了,我转头就用这个,狠狠刺激一下他们,管保这些家伙能嗷嗷叫着直接拼命,想翻天?那是不可能的,哈哈!”

    好吧,谁说搞技术的,就不懂人性了。

    智商和情商,是肯定不能一概而论的……

    但是说到芯片,杨振就很自然的想到了接下来的流片。

    换句话说,就需要找芯片厂代工了。

    而这会儿,还处于90纳米制程工艺阶段。

    领先于全球的英特尔,也不过才刚刚引入65纳米制程工艺。

    紧随其后的,才是IBM、岛积电、摩罗、AMD、德仪、富士通、联电、中新国际等。

    所以,杨振从一开始,其实就没考虑过65纳米,而是选择了技术更为成熟的90纳米制程工艺。

    但是其实他能选择的厂家,其实也并不多。

    英特尔、AMD、摩罗这三家,估计压根儿就不会接这个单子。

    IBM、德仪、富士通价格估计不会低,对于送上门的小肥羊,那肯定是能宰就宰,绝无可能会心慈手软。

    而剩下的岛积电和联电,又是宝岛的企业。

    所以,杨振还是想也不想,就直接给排除在外了。

    那么最后,其实也就只剩一个选项了。

    那就是……中新国际。